APP下载

开放经济下我国农业安全度测算与对策研究

2011-04-16金赛美曹秋菊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依存度外资竞争力

金赛美,曹秋菊

(湖南商学院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20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农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农业拥有自主权、控制权和发展权,特别是指农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具有竞争力,能够应对各种生存与发展的外来干扰或威胁,从而保证本国现有的或潜在的权益免受危害并不断获得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能力。从静态上看,农业安全是指一国农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从动态上看,农业安全是指农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下的发展力,即指可以主要依赖本国的资本、技术和品牌获得发展,并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测算产业安全程度时,许多指标(即使是同类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比性。虽然所有的指标都对产业安全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我们无法直接用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得到相关产业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另外,在判断产业安全状况时,也需要对所涉及的多项评价指标确定权重。权重是各个指标在指标总体中重要程度的度量,权重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准确性。因此,权重的确定是评价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对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将不可比指标变为可比指标,并确定权重。目前一般采用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斐法等确定权重。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从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倾向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指标,确定权数。这种方法能够消除指标样本间的相互关系,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量的前提下,提取少量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得到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在构造综合评价值时所涉及的权数都是从数学变换中伴随生成的,不是人为确定的,因而具有客观性。这样,使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项指标的局限性,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1]。

1 我国农业安全度指标的选择

本文选取国际竞争力指数、出口对外依存度、资本对外依存度、外资股权控制率共4个农业安全度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国际竞争力指数直接反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示一国或某产业进出口贸易差额占一国或某产业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基本公式是:TCit=(Xit-Mit)/(Xit+Mit),利用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表1)的数据,可得出1995-2009年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表3)。

表1 1995-2009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美元)

出口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它可以用国内产业当年出口的数额与产业当年的总产值之比来衡量。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受跨国因素影响就越大,产业的生存安全度也就越低。利用表1中数据,可得出1995-2009年我国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表3)。

资本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它可以用当年年末国内产业国外资本存量与产业总资本存量之比来衡量。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高,一旦外资撤离而又没有足够的资本及时注入,将危及产业的生存安全。

表2 1995-2009年我国农业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

外资股权控制率是从股权角度反映外资对国内产业控制的情况,可用外资股权控制企业的注册资本数额与全部企业的注册资本数额之比来计算。由于目前许多外资企业未全部投产以及内资企业资产负债比例太高等原因,因此,用产值计算会低估产业外资股权控制力,而且也不符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情况。利用我国农业外商投资企业(表2)中的数据,可得出1995-2009年我国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表3)。

表3 1995-2009年我国农业安全度测算指标体系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并且下降幅度很大,由原来的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变为具有比较竞争劣势,说明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农业出口依存度呈现降低的趋势,说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能力和创汇能力偏低,农业的国际参与度小。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事实上,近1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值的比重最高的年份仅为3.7%,而丹麦和荷兰两个小国就达3.9%,较之欧盟和美国而言,更是望尘莫及;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外资的大举进入,弱化了国家对农业的控制。近年来,外资进入农业项目的资金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并且大都集中在消费市场广、利润空间大、发展潜力好的优势产业,已经进入了108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其中有99家是集中在粮油、肉类、牛奶、水产、蔬菜等产业[2]。

2 农业安全度的测算与结果分析

2.1 测算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在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求解时,我们最多可以得到与测度项个数一样多的因子。如果保留所有的因子,就起不到降维的目的了。但是我们知道因子的大小排列,可以对它们进行舍取[3]。

(2)4个指标的处理:(Xi-均值)/标准差,得到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然后进行因子分析。缺省数据用平均值代替。

(3)因经济开放条件下影响农业安全的最主要的四项指标是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农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和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因此,采用这四项指标1995—2009年的数据。

2.2 测算过程

测算农业国际竞争力、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农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和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4项指标的权重,运用表3中的数据,用SPSS软件,总方差测算结果如下(表4):

表4 总方差解释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为(表5):

表5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则:

①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权重为:

0.548×0.357+0.314×(-0.356)=0.084

②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指标权重为:

0.548×0.093+0.314×0.727=0.330

③农业资本对外依存度指标权重为:

0.548×0.370+0.314×0.341=0.310

④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指标权重为:

0.548×(-0.429)+0.314×0.157=-0.136

测算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农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和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四项指标的权重(表 6):

表6 农业安全度四项指标的权重

我们将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分别给予相应的评价值(90、70、50、30、10)。依据表 3 数据,从农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农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农业外资股权控制率等单项指标角度来评判,我国的农业安全度赋值分别为50、70、70、50,再根据因子分析法中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我国农业安全度为:

0.084×50+0.330×70+0.310×70+(-0.136)×50=42.20

归纳得出我国产业安全度评价数据(表7)。

2.3 结果分析

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年)的研究[4],中国农业的内部因素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较大,当安全度评价值分别落在区间[90,100],[75,90],[60,75],[40,60]和[0,40]上时,我们将中国农业分别界定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从表7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是不安全的。这与何维达,何昌教授对中国三大产业安全初步估算的数据[4],分析得出我国农业是基本安全的结论相比,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农业变得不安全。可见,根据近1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及更深程度地参与全球竞争,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农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农业安全问题已经和必将变得十分突出。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我国的农业安全。

表7 我国农业安全度评价表

3 对策和建议

3.1 努力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5]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农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农产品的综合素质的表现。一般来说,在开放经济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弱是影响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科技投入力度,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势农业,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①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业的投资责任,在中央政府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强化地方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②根据世贸组织国内支持“微量允许标准”条款的规定,对特定产品和非特定产品都享有相当于农产品总产值8.5%的补贴空间。③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力度,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结构,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向农业生产者转移。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科技对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提保障,必须广开门路,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认证等,扶持出口生产基地;同时,还要允许各类农业企业申请国家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等措施。通过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劳动力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科技的使用是通过生产者来进行的,加大科技投入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使农业劳动力具有运用科技的能力,即要加大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

(3)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多元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具体来讲,应该将提升产品品质等级和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作为调整重点,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环节的调整和各因素的有效利用,提升产品的品质等级,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立足比较优势,发展优势农业,争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发展我国农业的基本立足点;但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比较优势上,而应通过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因为只有建立起竞争优势才能赢得最大的动态利益。竞争优势才是农业获得利润的真正源泉。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①有机农业是我国的农业优势之一,它是规避绿色贸易壁垒的最佳战略。有机农业优点很多,在过去10年中,有机农产品,特别是有机水果和有机蔬菜的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目前有机食品的销售只占全球食品市场1%-2%的份额,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占到1%-2%的话,每年就可以增加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②要提高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区竞争力。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的竞争,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通过产业扶植和适当的保护,可以创造更强的竞争优势[6]。

3.2 加强立法,提高农业引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投资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和国际营销技巧、观念等我国急需的要素,对我国的农业升级和优化、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是出于和服从其全球战略,它与我国的根本的长远利益有很多的不一致。因此,我国农业在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也应正视外资企业对我国农业的渗透和控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1)加快农业领域的立法工作,对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加以有效引导和监督。充分借鉴国外农业利用外资的经验,结合当前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加快出台既符合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农业领域予以有效引导和管理。

(2)控制重要农业领域,避免外资控制普遍化。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对外资的布局进行监控,我们应避免外国资本控制我国的支柱农业。农业企业与外资的适当合作是无可非议的,少部分农业企业在改制中被外资控制也将难以避免。然而常常有这种现象:最初外资并不控股,但由于中方资本不足,在增资扩股中,外资取得了控股地位;一家农业企业改为合资企业,同行业大企业生怕在竞争中失利,也改为合资企业。这种合资的羊群效应极易导致农业的普遍合资。今后如果外资大举并购而我国政府又引导不力的话,农业将存在着被外资普遍控制的危险,我国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性。因此,要设立外资并购和涉农企业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对大宗农产品和重要畜禽产品,要制定外资并购的行业评价标准,细化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条件;与此同时,在合作模式与范围、合同规范等方面要有相应的监管措施,要完善和规范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政策。

[1] 金水英,吴应宇.因子分析法与企业发展能力的衡量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9):74-75

[2] 朱信凯.警惕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后产生的负面影响[C].国际资本与中国新农业发展论坛,2010.09

[3] 罗其友,高明杰,姜文来,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与我国农业资源安全阈值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4):392-396

[4] 何维达,何 昌.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中国工业经济,2002(2):25-31

[5] 吕佳.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0(5):12

[6] 许旭.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出路[J].消费导刊,2010(7):59

猜你喜欢

依存度外资竞争力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将超六成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