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1-04-14金敏丽钱奇霞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8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毕业设计风景园林

金敏丽,钱奇霞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31 1300)

风景园林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因此专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系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和创作作品的能力[1-2]。大多数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就业后将面临有关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因此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是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因此,通过毕业设计阶段对大学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来健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灵活运用,因而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与培养综合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各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就目前风景园林专业的现状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就业冲突

大四下半年是毕业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阶段,但同时也是进行毕业实习、求职择业的高峰期。一般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就已经开始进入各种设计单位进行实习,毕业实习的好处很多,但是同时也会对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冲击。学校的学习是研究型的,而实习单位的实践项目往往具有较浓的商业色彩,再加上目前园林市场的不规范,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操作中会暴露出很多弊端。这在无形之中会影响学生正确专业价值观的树立,潜移默化地影响毕业设计的完成效果。另外,由于目前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对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毕业设计环节,因此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大大压缩,使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1.2 选题方式缺乏人性化考虑

目前毕业设计往往是先由导师拟定题目,再由学生来选题,虽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导师与题目,但是学生选到既适合自己的导师又适合自己的题目并非易事。每个学生在专业上都有着自己的专长与爱好,且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也各有不同,这样的选题方式对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考虑较少。

1.3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内容部分重叠

目前,很多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存在着毕业设计内容与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部分重叠的现象。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案设计为主,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有相似之处,设计的深度往往停留在方案初步设计阶段,而对实际工程中综合问题的考虑较少,不知道如何运用学习到的各种知识使自己的设计更趋于合理与完善,常常是被动的认识与处理。

2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综合性与实用性是毕业设计不同于教学环节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教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在他毕业时不要教师教也能无师自通的人”[3]。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必须具有对园林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2.1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的一个最后环节,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毕业设计本身,而应该首先着眼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的园林专业为例,主要是培养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原料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的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主要必修专业课程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为表现类、植物类、建筑类、人文类、规划设计类、技术类、综合类等类型 (表1)。

表1 园林专业主要必修课程分类表

毕业设计是4年专业教学的一个整合与综合运用。毕业设计的改革首先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站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高度,摆正毕业设计教学的位置,处理好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对毕业设计教学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1 2009届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分布图

2.2 开展自主化、专题化选题

目前各高校的毕业设计题目多数由指导老师直接拟定。在拟定题目的过程中很少将毕业设计课题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相联系,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相对较被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数是为了毕业而设计。以近3年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的园林专业毕业选题为例,主要分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工程3个方向,包括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园林技术、植物文化、植物造景、植物技术与应用、园林预决算、园林施工等类型 (图1~3)。选题类型相对较多样化,但同时在选题的纵向深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园林规划设计的毕业课题为例,大部分选题是方案设计,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过多注重平面的造型与图面的表达,最终的成果往往停留在方案设计的初期阶段,缺少深入的细节设计与实际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能力,对于园林技术类的知识掌握也普遍较差。

在指导老师拟定课题大类型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学生结合毕业实习或就业协议的性质来定方向,进行专题化研究,根据不同课题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去进行深入研究,直至园林施工的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如针对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可以开设儿童活动场地详细设计、景观小品详细设计、植物种植详细设计、铺装详细设计、竖向设计等等景观的专题研究与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景观设计中空间、尺度、材料、颜色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理与把握能力。

在毕业设计阶段,指导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做自主化、专题化的深入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园林艺术知识与园林技术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自觉运用以适应今后的工作。

图2 2010届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分布图

图3 2011届园林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分布图

2.3 创建多元化、团队化的教学平台

综合性与实用性是毕业设计不同于教学环节的重要特点之一。虽然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安排各种类型的专业课程,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运用能力较薄弱。另外,无论是教学单位或者指导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如规划设计、艺术表现、植物造景、工程实践等,但是毕业生要掌握的是如何能够将所有这些技能尽可能全面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设计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能有所专长。因此,可以将导师与学生进行多元组合,开展团队化的毕业设计,如将园林规划设计、植物、建筑设计等方向的老师与学生组成团队来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毕业课题,共同搭建一个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设计的工作和学习平台,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力争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宽广视野、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2.4 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环节,建立毕业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包括前期的选题与开题、中期检查、后期毕业答辩与评分环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毕业设计全程监控体系,加强过程化管理,不仅可以让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活动有效实施,严格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同时可以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毕业设计按时和保质保量地完成。

3 结语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检验。对于风景园林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提升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高 翅.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风景园林教育宪章 [J].中国园林,2008,(1):29.

[3]钱伟长.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意见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毕业设计风景园林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与对策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细节处理在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