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乡愁的美学价值

2011-04-12乔瑞雪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思乡乡愁故乡

□乔瑞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编辑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国长期以来的农耕生活使得乡愁成为中国古典诗词抒情的主要内容,它主要表现在乡愁和亲友愁两方面。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乡愁具有民族的审美价值。

一、乡愁

故乡既是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又是人生旅途的最后最好归宿。“我国文化里的安土重迁习惯及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观念与重亲情的传统结合,构成了我国文学里的乡土情蕴的思想基础。”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更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间阻心理和乡土之恋。汉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北朝乐府民歌《陇头歌辞》:“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柳永《八声甘州》“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等都体现了距离所造成的乡愁。《诗经》中的《采薇》《君子于役》、《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和唐宋的边塞诗词及贬谪诗歌久唱不衰。

由于人们从小生活在故乡,对故乡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自然地理状况都很熟悉,故乡似乎更利于自我的发展,于是人们便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和“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之叹。个人的穷达荣辱、进退升迁、悲欢离合、苦辣酸甜始终与故乡紧紧相连。故乡的亲情、山川景物缭绕于诗人梦魂,乡情与家人骨肉亲情常常融合在一起。如屈原的《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思乡和爱国的情感是一致的。在战争风云中战士也常常怀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小雅·采薇》是《诗经》中最好的一首以戍边士兵怀乡为主题的抒情诗。乐府《悲歌》以“悲歌可以当泣,适望可以当归”抒发思乡之痛,虽然“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仍然遏止不住对乡土的怀恋。

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生动地以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对家乡的长久思念。

流落异乡,羁旅孤愁;夜阑人静,触景伤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北飞的大雁更牵动诗人归乡的心弦:“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诗人的眷恋之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下,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之二)虽然无家可归仍然逢人便情不自禁地谈论故乡:“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王问《赠吴之山》)极望天涯,不见故乡,抒发了异乡游子怀归的苦楚:“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宋词中也不乏羁旅思乡的名篇,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下片:“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柳永的《雨霖铃》写尽离别漂泊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思乡作品从不同角序抒发了人们普遍具有的乡思情。

中国很早以来就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封建社会,如果说元明以后的小说戏剧更代表了来自城市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的话,那么作为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就更多地体现了农业社会的文化与文明。“这不仅表现为思想情感上的乡土情韵,同时还对诗歌的创作心态、审美观念、表现方式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农业社会效法大自然的节奏秩序导致了崇尚‘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生活的周而复始和简单再生产滋养了复古思想与静观情趣;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五谷花果草木等盛衰枯荣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诗人‘触景生情’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和生产方式奠定了自《诗经》以来的传统诗歌乐志畅神、重在表现自身价值和生存状况的写作目的。于是,思乡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最让人感怀动容的题材。”

事无巨细,一一惦念。在啰嗦琐细中,写尽了每分每秒对家乡的难以释怀。此种问法,前有陶渊明的“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后有王维的“客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小窗前,寒梅着花未?”可见人共此心,今古同怀。此外,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卢纶的《至德途中书事》:“衰颜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写尽久别归乡的复杂感受,无论荣辱贵贱,无论故乡是否还接受自己,都载欣载奔,归心似箭。

二、亲友愁

在儒家知识分子眼中,国与家的界限不太明显,家族观念已经内化为一种植根故土、情系亲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文人笔下的家愁基本上是国愁的反映,如战乱、贫穷、疾病、生离死别等等。如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夕团聚之夜自己还漂泊在外,年复一年,既不知亲人现状,又不明自己未来,将万里未归人的痛苦焦急心情展露得淋漓尽致。再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用有意拉长时间距离的手法,来增加思乡感情的浓度;用雁归而人不归,正月初七花还没有开放,而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已不能克制,来表明希望早日归家的愿望。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造成这些情感和欲望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外,更多的则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成败得失、忧谗畏讥、相思离别、穷困窘迫。

从西汉开始,随着社会的动乱,产生了大批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南北朝诗人的赠答诗较多。旅途孤寂,举目凄凉,离愁别绪充满胸怀。“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唐代诗人的赠别诗,主题的处理与前人大不相同,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提到了新的艺术高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知心朋友纵然远在天边,仍然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别的地方像小儿女一样让泪水沾湿了手巾。这里既写深厚的友谊,又有鼓舞人的力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春草而及别情,歌颂了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抒发了遭贬后仍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情怀。李颀的《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写的是临别勉励。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送别的歌声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来写别离时的情景,既表现了友人的情深谊重,又不给人以悲伤凄凉之感。

诗骚成辞,信手拈来,写游子思归两地情怀,言浅意深。胡马越鸟,同类相亲;以物比人,同心同德。来自家乡的一切让人依恋,千里之外的游子只愿隔家近一点,再近一点。因“生别离”而生怨、生问、生疑、生望,于回环往复中见出紧凑与单纯。

孟郊的《游子吟》是传诵久远的母爱的颂歌。杜甫的《月夜》和组诗《羌村》都写流亡途中对骨肉亲人的思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怀念兄弟的名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人人传诵的名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家喻户晓。白居易、王安石、黄庭坚抒写骨肉至情的诗都很动人。曹植的《七步诗》却是另一种情况:“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它是对统治者骨肉相残的批判。

写朋友重逢的喜悦,以杜甫的几首诗传诵最广。“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赠卫八处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古人提倡相知交心、解衣推食、生死与共的真友谊,批判虚情假意、朝秦暮楚、世态炎凉的假朋友。有的诗发出如下的议论:“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友道益彰。”(孟郊《赠别崔纯亮》)又如:“贫交不在多黄金,黄金不多交亦深;意气还将然诺重,得失荣枯何是论!”(顾统《贫交行》)

三、结论

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国事家事天下事,处处脱不掉悲愁的缠绕。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写尽了人间的哀戚悲愁。而悲,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诗化,还使中国诗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次,从而产生更大的美学效应。

参考文献:

[1]陈萍,丁武 .文学阅读与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夏传才.中国古典诗词鉴赏[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思乡乡愁故乡
故乡的牵挂
永远的乡愁
走在故乡
乡愁
月之故乡
九月的乡愁
《故乡》同步练习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