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晚期流产的研究

2011-04-12石雪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蜕膜司酮前列腺素

石雪梅

(山东省邹平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山东邹平256200)

药物流产是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单一药物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多年。近年兴起的药物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进展[1]。笔者总结近年临床实际应用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选自2008年7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单位门诊或者住院过期流产患者,共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0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26.7±3.7)岁;初产妇80例,经产妇50例。对照组130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4.6±4.2)岁;初产妇79例,经产妇51例。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5mg/次,3次/d,连服3d。全部患者均于第4天行刮宫术。所有患者胚胎均停止发育,子宫<12周。妇科检查示子宫小于实际孕周,质地不软;凝血功能、心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正常,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过敏史。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治疗组中127例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7.7%(127/130),不完全流产率2.3%(3/130);对照组中125例孕囊完整排出,完全流产率为96.2%(125/130),不完全流产率3.8%(5/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7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11.3,**P<0.01)

组别 n 孕囊排除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d)妊娠物排除后2h内阴道出血量(mL)对照组 130 13.1±3.4 131±69治疗组 130 8.9±2.4* 36±14**

3 讨论

用药物方法终止早、中期妊娠是国内外研究重点。近年来该领域最主要的进展为研制了前列腺素类药物及抗孕激素-米非司酮[2]。此外,国内在中草药方面也开发了天花粉结晶蛋白及等待药政局正式批准的芫花萜膜。前列腺素最早从人精液中分离出,为含有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现已知道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与体液中,包括子宫内膜、蜕膜、羊水、经血等。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平滑肌收缩、血小板凝聚、组织生长调节等。1960年首次分离出天然前列腺素,以后陆续发现一系列具有不同生理作用的PG类。其中影响生殖系统子宫活性的PG主要为PGE与PGF两大类型。由于天然PG在体内代谢迅速,作用短暂,给药途径复杂,流产效果差且副反应大,所以难以临床推广使用。70年代以来陆续研制成功一系列PG类似物,这些衍生物的代谢较慢,作用有高度选择性,生物活性强,副反应轻,且给药方法简便,现已广泛用于临床终止妊娠或促宫颈成熟。

外源性前列腺素直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收缩使宫腔内压增加,蜕膜绒毛内血管收缩,局部缺氧,绒毛蜕膜变性坏死而刺激大量内源性PG产生。前列腺素使宫颈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溶解、宫颈变软,易于扩张[3]。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商品名Cytotec,喜克溃)为PGE1衍生物,美国Searle药厂生产。该药物原是利用PGE1低剂量时的细胞保护作用而开发的消化道抗溃疡药物,口服200μg,每日4次,连服4~12周。早孕妇女服用200~600μg后,可见子宫张力显著增高,但流产率较低,故不能作为流产药。近年来发现与米非司酮配伍,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本品为片剂,每片200μg,口服后吸收迅速,空腹服用后(12±3)min血液中米索前列醇浓度达峰值,半衰期20~40min[4]。胃肠副反应较F型PG明显为轻。药物可在常温下保存,不必冷藏,而且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现已几乎取代其他PG制剂用于药物流产。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的研制成功是80年代抗生育药物领域的重大进展,尤其是与PG配伍终止早期妊娠(8周以内),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引起世界瞩目。米非司酮首先由法国Rousscl Uclaf药厂于80年代合成,RU486`为该药厂产品代号,属于炔诺酮衍生物。我国亦已合成生产,于1992年批准上市,商品名有米非司酮(北京制药三厂)、息隐(上海华联制药厂)与含珠停(浙江仙居制药厂)。抗孕激素通过与孕酮争夺孕激素受体使孕酮不能发挥作用,从而阻止排卵或干扰受精卵运行和植入。单独应用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仅60%左右,配伍前列腺素不仅提高完全流产率而且可减少PG用量。孕酮是维持早孕期蜕膜正常发育与机能的主要激素[5]。米非司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使孕酮不能发挥作用,因而蜕膜坏死出血,绒毛继发受损,内源性前列腺素产生增加,绒毛分泌的HCG减少,进而导致黄体溶解萎缩,功能减退,黄体产生的雌、孕激素下降,使蜕膜进一步剥离出血。

孕酮具有抑制子宫肌层活动的作用。米非司酮对抗孕酮的这种抑制作用而使子宫肌层处于兴奋状态,并且米非司酮还提高子宫肌层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从而使子宫出现阵发宫缩。米非司酮可使宫颈白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溶解而促宫颈成热,使宫颈变软扩张,有利于妊娠物的排出[2]。应用卡孕栓后下腹痛明显,几乎占80%,少数需用止痛剂。腹泻发生率约30%,但大多不严重。米索前列醇的胃肠道反应比卡孕栓为轻,但由于其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少数人可感到发热、潮红、手掌痒等,个别可发生荨麻疹。

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约70%妇女服米非司酮后即发生阴道出血,从开始服药至出现阴道出血平均为37~38h。约2%~7%妇女仅服米非司酮尚未用前列腺素以前即排出胎囊。应用前列腺素后,应观察记录血压、脉搏、腹痛、腹泻、呕吐、阴道出血等悄况,个别反应较重者可对症处理。注意有无胎囊排出,检查是否完整并记录胎囊直径。60%~70%妇女在应用前列腺素后4h内排出胎囊。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不多者,观察1h可回家休息。若出血较多,注射催产素无效,应立即刮宫。在医院观察6h胎囊未排出而阴道出血不多者,回家后应继续观察有无胎囊排出[4]。若有排出物应置清洁容器内带回请医生检查确认,若出血量多于月经应随时来院就诊。从服米非司酮起算,第8天尚未见胎囊排出者应返诊检查,根据临床与B超检查证实药物流产失败,则应及时行电吸人工流产术。胎囊已排出者,若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或出血超过3周未净,应及时到医院复诊,根据情况行清宫术,刮出物应送病理检查,并给抗生素。如有腹痛、发热等意外情况,应随时就诊,为利于药物吸收,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均宜空腹服用[3]。由于有1%~3%的药物流产妇女发生大量出血而需急诊刮宫,所以药物流产必须在有急救措施的医疗单位进行,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监护,绝不应将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发放给妇女带回家服用。

[1]刘春霞,侯兴华,孙乃英,等.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8(1):12-13.

[2]黄二霞,刘璧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50例[J].内蒙古中医院,2009,16(8):76.

[3]林建平,杨玉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4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4(5):51-52.

[4]张嘉美,叶碧桃,刘妙红.米非司酮配米索前例醇用于终止早孕药物剂量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1,11(1):31-32.

[5]王娅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37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31-132.

猜你喜欢

蜕膜司酮前列腺素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与外周血中IL-21、IL-27的影响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蜕膜化缺陷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龋露髓牙患者牙髓血前列腺素E2及弹性蛋白酶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