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山药丰产栽培技术

2011-04-01何圣米潘广敏汪芽芬

长江蔬菜 2011年1期
关键词:托布津块根薯块

何圣米 潘广敏 汪芽芬

紫山药系薯蓣科山药属普通山药种(Dioscorea batataDecne)的一个地方品种,为多年生蔓性植物,块根呈块状,因块根表皮和肉色呈紫色而得名。浙江省山区种植紫山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规模种植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台州黄岩、温州瑞安、衢州江山等。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紫色食品的消费骤增,紫山药的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6元/kg左右,农民种植效益一般在7.5万元/hm2以上,种植紫山药已经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紫山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作畦、施基肥

紫山药为深根系长蔓块根植物,宜选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能力强,排水容易的砂壤土田块种植。一般在3月翻耕,作成南北朝向的畦,畦连沟宽120 cm,畦沟深15~20 cm。翻耕时,在畦面中间开沟施入基肥,基肥用量为每1 hm2施腐熟栏肥 30~45 t、三元复合肥 300 kg。

2 选种、播种

紫山药一般采用块根切块繁殖,因紫山药块根有顶端生长优势,为有利于出苗、齐苗,选择无病虫损伤的块根上半部按3 cm×3 cm纵切成种薯块,每个种薯块都应带有顶芽,并用草木灰涂抹在种薯块切口上,晒1~2 h后在室内存放2~3天,待切面愈合后播种,或将切好的种薯块浸入0.5%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5 min,晾干后播种。一般5月初(立夏前后)直播,畦面双行播种,播种密度为48 000穴/hm2左右,行距70 cm,穴距30 cm,播种时薯皮面朝上,覆土2~3 cm厚。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和肥水管理

当紫山药苗高约10 cm时,追施1次催苗肥,施稀薄人粪尿约15 t/hm2,促进枝蔓生长;8月底至9月中旬是薯块生长膨大的关键期,此时要重施薯块膨大肥,每1 hm2用人粪尿22.5~30 t对水浇施根部或用三元复合肥1 500~2 250 kg撒施于根部裂缝处,然后灌1次跑马水,以满足块茎膨大对肥水的需求;追肥前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后适当培土。同时在7~8月高温季节若遇长期干旱天气还应灌跑马水1~2次,做好抗旱工作。

3.2 整枝、搭架、引蔓

出苗后,要留强健主芽1~2个,同时抹除其余赘芽,以减少养分损失。紫山药是长蔓无限生长型植物,当蔓长30~50 cm 时,选用2.2~2.5 m长的小竹竿搭成“人”字架,及时引蔓上架。

3.3 病虫害防治

紫山药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和炭疽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蚜虫等。

①病害防治 与其他作物轮作1~2年,最好采用水旱轮作;选用无病田块留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种薯切块后及时用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浸种消毒;菌核病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1 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5%使百克 (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②虫害防治 用5%锐劲特1 500倍液或10%除尽1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10%吡虫啉1 000倍液或3%莫比朗2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加10%吡虫啉1 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喷药时间应在晴天14:00后进行,防治地老虎要对准植株基部喷药。

4 收获与贮藏

紫山药收获一般从10月开始,到初霜来临之前结束。一般产量在30~37.5 t/hm2。在收获时选用无病害、无虫伤的块根作种用,并及时消毒贮藏。

贮藏期紫山药块根在低于12℃时易受冷害,冻伤部位用手指轻压感觉有弹性,切开时肉质变异,出现水渍状,失去食用价值。因此贮藏期要求保持室温18~20℃,用5%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5 min,晾干后再贮藏。

猜你喜欢

托布津块根薯块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花毛茛块根储存技术及盆花生产技术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