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州古城文化精选》教学改革探讨

2011-03-31胡方萍

关键词:荆州学时古城

胡方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荆州 434100)

《荆州古城文化精选》教学改革探讨

胡方萍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荆州 434100)

《荆州古城文化精选》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校本课程,着力打造荆州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力求形成具有荆州特色的旅游文化亮点,形成能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精彩看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荆州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荆州古城;文化;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改革

一、课程设计理念

《荆州古城文化精选》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学科,是在荆楚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而开设的一门素质拓展课,也是该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荆州古城文物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需要一批能深入了解荆州文化的应用性人才,因此,该课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还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并举,涉及荆州古城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名人轶事等内容,为系统地了解荆州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同时,该课程还将思想性与实践性结合,强调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坚持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荆州,认识荆州,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学时安排

《荆州古城文化精选》为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共20个学时。根据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把全部教学内容分7个专题进行讲解。第1章2个学时,第2章2个学时,第3章4个学时,第4章4个学时,第5章2个学时,第6章2个学时,第7章2个学时,期末考核2个学时。其中,第3章“三国与荆州古城”、第4章“荆州古城名胜古迹”为教学重点,需要详细讲解。

三、教学方法

第1章“荆州古城文化概述”,以讲解法为主,通过讲解,让学生对荆州古城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对荆州文化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荆州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该章偏重于荆州古城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其他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为何荆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使教材内容延伸,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荆州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第2章“楚国与荆州古城”,以情景模拟法为主,着重让学生了解楚国的兴衰及其与荆州的历史渊源。楚国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教材以大量的历史故事和典故串联起内容,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让学生体验情景再现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做到“玩中学,学中乐”。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对楚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有助于了解荆楚文化。情景模拟法既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又起到了宣传荆州的作用。

第3章“三国与荆州古城”,采用讨论法。三国与荆州历来密不可分,三国文化也与荆州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授课中,主要将史书中的历史人物与影视作品中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如讲三国人物时,可以设计“我最喜爱的三国英雄”、“从刘备的成功看职场综合能力”等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第4章“荆州古城名胜古迹”,采用实地参观游览法,这不仅增强了直观性,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到荆州城有关景点进行实地的文化考察和户外教学,让学生对荆州的名胜古迹产生直观的印象和感性认识。荆州城内外名胜古迹众多,可谓“三步一景点,五步一传说”,如此密集的景观和文化对于学生了解荆州的历史无疑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还可采用角色转换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户外景点中,转换角色,模拟导游,介绍荆州的名胜古迹。

第5章“荆州古城民俗风情”和第7章“荆州古城出土文物”,以图片音像视听法为主,通过图片和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荆州的风土人情及出土文物。第5章主要让学生了解荆州古城风俗民情的形成,着重掌握荆楚凤图腾的象征意义以及金凤腾飞在当代荆州人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马山民歌的价值。第7章主要展示荆州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培养学生由文物看文化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两章在教学中也可辅助实地参观法,组织学生到荆州博物馆参观。

第6章“荆州古城历史名人”,采用人物故事演绎法。选择荆州历史名人的事迹进行演绎,将其是非功过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析。如在讲解“救世宰相”张居正时,从“少时立志”、“临危受命”、“改革贡献”到“死后惨景”等,展示张居正生前死后一幕幕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让学生对张居正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

四、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过程的专题制、团队化运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打破模块内容的限制,实行专题制的授课形式;课程教师形成一个合作互补的团队,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安排不同的专题训练内容,并指导学生组成协作团队,共同完成专题训练任务,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开放式教学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课内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同时,灵活运用分组讨论、实地考察、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拓展教室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文化考察和户外观光,将课堂搬到荆州文化的发生地——荆州,进行实地教学、考察调研、实习实训,将教室、校内多媒体室、校外教学有机结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这样的课程实训方式,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扩大教师概念

聘请校外具有专业职业资格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承担适当的教学任务。校外教师一般由荆州文化、旅游相关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的职责互不相同又密切联系,校内教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理论问题,校外教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校内外教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新式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五)改革考核模式

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代替单一的书面考试。充分发挥考核手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鉴定、引导和激励功能,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通过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便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G718.5

A

1673-1395(2011)06-0142-02

2011-03-21

胡方萍(1970—),女,湖北公安人,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猜你喜欢

荆州学时古城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良渚古城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