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限性骨脓肿13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2011-03-30孙宏志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骨髓炎骨化局限性

张 冉 孙宏志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 柳州 545006

局限性骨脓肿是亚急性骨髓炎一种局部形式[1],好发于下肢长骨,多见于干骺端,不易与骨样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相鉴别。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1992~2006年收治的13例局限性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今后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7~39岁, 平均(15.4±9.3)岁。13岁以下儿童7例。发病部位:股骨近端2例,远端3例,胫骨上端4例,中段1例,远端2例,发生于干骺端12例;发生于骨干1例且病灶有部分在骨皮质内。

1.2 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发病时间均较长,病程6个月~2年,多数不能确定起病时间,因多次出现间断性肢体疼痛而就诊。仅有2例患者无间断性肢体疼痛,为外伤后X线摄片时发现病灶,其中1例仅有骨干病变;1例患者发病时疼痛剧烈,发病6个月后有臀肌萎缩;多数患者疼痛为局限性胀痛,不吃止痛药可耐受,故未能及时就诊。2例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增高,其余正常。血沉有2例>20 mm/h。

1.3 X线及CT特点

干骺端松质骨内病变者12例,1例病灶在骨干;可见一类圆形骨质密度减低区,直径0.8~2.0 cm不等,典型病例见图1。周边显示环形骨质硬化,胫骨干病变患者病灶旁骨皮质增厚,均无死骨影,8例行CT扫描,所见与X线片基本一致,位于骨皮质的病例,于硬化增厚的皮质内有透光影。典型病例见图 2。CT扫描显示:左股骨颈基底部见一卵圆形低密度影,CT值38 HU,直径约0.6 cm,其边界有骨质硬化环,CT值210~ 240 HU。

1.4 病理特点

镜下见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以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主。见图 3。

1.5 治疗

13例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术加异体骨植骨术。术前30 min静脉用抗生素,术中拍X线片或C型臂电透定位开骨窗,均见病灶内为肉芽样组织,边缘为硬化骨质,把肉芽组织、硬化骨质一并刮除,清除病灶后植入异体冻干骨,术后有9例未放置引流。术后患肢制动,静脉使用抗菌素1周,口服抗菌素2周。

图1 局限性骨脓肿X线片

图2 局限性骨脓肿CT片

图3 局限性骨脓肿病理片(图A:HE×200;图B:HE×100; 图C:HE×200)

2 结果

13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10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片,有2例患者所植的骨吸收,8例植骨6~12个月愈合。8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仍有局部不适。

3 讨论

局限性骨脓肿是亚急性骨髓炎一种局部形式,常发生于下肢长骨,在骨骺闭合前干骺端最常受累,在成人干骺端、骨干均可受累,通常认为局限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是细菌栓子通过血循环停留在干骺端,或骨干,形成局部病灶[2]。多数由于患者抵抗力强或细菌毒力较低而形成局限性脓肿。这种病灶多有反复发作史,症状发生后使用抗菌素多可缓解。有间断性肢体疼痛,X线示圆形或椭圆型溶骨性破坏,边缘有硬化高密度影。因无典型红、肿、热、痛急性骨髓炎症状,当症状较轻、病灶较小,X线边缘硬化不明显时,易漏诊、误诊,X线表现很难确定为局限性骨脓肿。本组6例患者术前不能明确诊断,考虑为骨样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以及局限性骨质增生;术后结合病理才明确诊断。

骨样骨瘤多见于7~25岁人群,好发于胫骨、股骨等长骨干,有持续局限性疼痛,其疼痛程度较一般良性肿瘤明显,且夜间痛加重,疼痛性质为钝痛或刺痛,小量阿斯匹林可缓解,随着病程加长,疼痛加剧,变成持续性,检查局部有压痛,病程长者可有肌萎缩[3-4],本组患者多数为间断性肢体疼痛,可与之鉴别。骨样骨瘤X线见硬化的骨皮质内有一卵圆形透光影[5],称为“病巢”,本组X线表现多数与之类似,不易鉴别。骨样骨瘤肿瘤位于骨硬化中心,称为瘤巢;切面呈灰红色或紫红色,为颗粒状或沙砾状,质地脆而易碎。镜下肿瘤中央为骨样组织,周围有少量纤维组织及骨母细胞围绕,也可有破骨细胞存在,间质中有丰富的血管,瘤巢中央可发生钙化或骨化[6],局限性骨脓肿镜下见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可与之鉴别。

非骨化性纤维瘤以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皮质处较常见,多数呈膨胀性生长,边缘为硬化骨组织的薄壳。病灶发展缓慢、潜在,且要在数年之后才会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当局限性骨脓肿边缘硬化不明显容易与之鉴别,典型非骨化性纤维瘤表现为向外突出,骨壳变薄,这与骨感染病灶四围均硬化增厚有明显区别。非骨化性纤维瘤病理检查,镜下多见骨样组织骨小梁呈放射状或条索状排列,大量骨样组织、基质钙化不均,富于血管,常见多核巨细胞[7];与局限性骨脓肿镜所见有明显区别。

慢性骨髓炎如不手术一般难以治愈,故局限性骨脓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1]。术中可在电透下开骨窗避免骨窗开的过大,骨缺损过多,并且局限性骨脓肿病灶多数较小,无X线定位不易找到。本组患者行病灶清除术加异体骨植骨术效果满意。

[1]S Terry Canale.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M].第10版.卢世璧,王继芳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30-634.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45.

[3]郭巨灵.临床骨科学(骨肿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7.

[4]李广学,郭卫,唐顺,等.骨样骨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骨伤,2010,24(8):629-631.

[5]丁军强.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30):5364.

[6]王玉凯.骨肿瘤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35.

[7]赵定麟.现代骨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77.

猜你喜欢

骨髓炎骨化局限性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回顾性分析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