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人员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1-03-20周志统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1年3期
关键词:监控室致病性病原

周志统,瞿涤

1.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上海201508;2.复旦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上海 20003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SARS)暴发流行后,2003~2004年国内、外发生数起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全球重视。为防止实验室意外感染,避免所研究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各级部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颁布了系列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以规范从事病原微生物工作的实验室,尤其对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政策:明确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y, BSL-3)、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必须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并获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兽医主管部门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资格认证后,方可开展相应实验活动[1-4]。由于BSL-3实验室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基础研究、病原检测和鉴定,以及疫苗和治疗药物研发、考核等工作的场所,即使实验室具有较为完善的设备和操作程序,实验人员仍存在被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5]。在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发生的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感染案例,均为一线研究人员。经分析,其共同原因是工作人员主观上麻痹大意,未能按照实验室安全规范和程序操作[6]。实验室管理的疏漏和意外事故导致工作人员感染,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周围人群感染。因此,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运转过程中,实验室主要管理人员对日常工作的严格管理显得更为重要[7]。经数年BSL-3实验室运转和管理,我们体会到实验室必须按规范和程序运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与“人”密切相关,如何管理好实验人员是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

1 对BSL-3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要求

BSL-3实验室是培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人才的场所。在严格按国家标准(GB19489-2008)要求建设BSL-3实验室的设备、设施(在此称“硬件”) 后,实验人员将是决定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在BSL-3实验人员管理方面,除需经生物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等必备上岗条件及营造内部和谐氛围外,实验室主要管理者还必须考虑实验人员是否具有高度责任心、思想上是否对生物安全重视、对所要开展实验项目的熟悉程度、个人防护操作的熟练水平等,而高职称、高学历不一定是进入BSL-3实验室工作的必备条件。

1.1 具备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工作背景

BSL-3实验室要求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不仅需注意操作过程,还需注意各操作步骤的生物安全防护及意外事故的及时处理。因此,为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转,对进入BSL-3实验室操作的实验人员,最好有2年以上病原微生物学的工作经历,尤其要求已能熟练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并掌握实验原理。具有上述技能的人,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含实际操作中的生物安全注意事项等),可在BSL-3实验室中开展工作。本科生或低年级在读研究生,鉴于对病原微生物缺乏充分了解,特别是对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不够熟练,不适宜立即进入BSL-3实验室工作。世界卫生组织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004)中也特別强调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和技能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中的重要性[8]。

1.2 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有熟练操作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基础,但初次进BSL-3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见习(中央监控室观察),并在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带教下实习3个月(可根据每个人掌握的程度决定是否延长)。在掌握个人防护、进出流程、应急预案、废弃物处置和清场等程序后,该人员才能遵循双人操作制度在BSL-3实验室中进行独立操作。

2 BSL-3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培训重点

在进入BSL-3实验室前,实验人员按规定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1],但目前培训状况是理论多于实际。我们体会到,除了让培训者了解生物安全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外,更应注重培训以下几点:①必须认识到个人(或实验工作人员)原因造成生物安全事故需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清楚在BSL-3实验室哪些事可干、哪些事不可干。②进出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脱卸程序,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生物安全风险的操作步骤及防范措施等是培训的重点,而病原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的学习和熟练程度不应由BSL-3实验室负责培训(进入实验室前就应具备)。③BSL-3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BSL-3实验室的管理,还需经常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充分考虑我国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学习国内、外相关单位BSL-3实验室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吸收、改良和利用,形成文件并严格执行。

3 BSL-3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管理重点

在BSL-3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环节中,对实验人员的管理最为困难。对新进的实验人员与具有BSL-3实验室工作经验的实验人员,管理的重点有所不同。

对新进的实验人员,需重点关注其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及对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进出流程的执行。一般来说,这些实验人员初进BSL-3实验室,往往比较谨慎,并能认真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和操作程序,在生物安全方面出错的可能性相对较少;但在实验中若出现意外事故,则较易紧张和不知所措。因此,需特别关注其在实验中的可能出错并及时处理。对具有BSL-3实验室工作经验的人员,应特别关注其生物安全操作和进出流程的操作。因在实验室长期工作未发生问题,可能会放松对生物安全的要求,无意中未遵循所制订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进出流程。因此,对实验人员的管理应具有个性管理、过程管理等特点。

4 中央监控室监控的注意要点

4.1 对监控人员的要求

不同实验室所制订的中央监控室人员的职责不同,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实验室设备、设施进行保养和维护;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时,对实验活动进行监控,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特殊需要。我们的体会是,中央监控室人员不仅要对开展的项目相当了解,还要清楚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序。每次实验均应对实验人员全程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对人员进出、实验活动及实验结束后的清场等过程进行监控和影像记录。因此,BSL-3实验室中央监控室的监控人员不仅要对实验室设备、设施有很好的了解,还必须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生物安全的防范要点。

4.2 监控人员对实验人员和实验活动的注意重点

中央监控室监控人员对实验人员和实验活动的注意重点如下:①实验室人员的个人防护是否到位,是否有漏穿、漏戴和没有按实验室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②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反生物安全规定的操作,尤其需注意在无意识或工作紧张状态下所出现的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小动作。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后,未更换手套就直接接触个人防护用品或生物安全柜外的仪器,造成个人防护用品和仪器的污染。③实验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的活动与其所申请的实验内容是否相符,其更改的实验方案有无与BSL-3实验室管理负责人讨论、经过风险评估及得到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批准。④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生物安全事件的意外发生。⑤BSL-3实验室核心区的设备或仪器是否出现不为实验人员注意到的故障。⑥鉴于BSL-3实验室监控及控制程序的特殊性,中央监控室的电脑不得外接网络。⑦实验室24 h连续运行时,中央监控室应考虑安排人员值班,以便及时排除实验室设备、设施的突发小故障。当出现比较棘手的故障时,也可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赶到现场。

总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需长期受到重视。在实验室设备、设施等硬件满足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操作程序等综合措施,加强对BSL-3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必须不断提高BSL-3实验室人员基本素质(包括人品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经常化的培训,加深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知和意识,提高其实际操作和应急实战的能力。只有具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保证BSL-3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到位,掌控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转,防患于未然,确保科研人员的安全,有利于高致病性微生物检测和研究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污染,保证人群的安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EB/OL]. 2004.http://www.doc88.com/p-99739771456.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微生物生物医学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WS233-2002) [S].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通用要求(GB 19489-2008) [S].20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 [S].2004.

[5] 李劲松. 病原微生物BSL-3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要求[J].中国医学装备,2004,1 (2): 34-36.

[6] 梁秀兰,贺淑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势在必行[J]. 实用医技杂志,2005, 12 (1B): 221-222.

[7] 李湘东, 孙理华.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 (5): 126-128.

[8] WHO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Third Edition [DB/OL]. http://www.who.int/csr/resources/publications/biosafety/WHO_CDS_CSR_LYO_2004_11/en/.

猜你喜欢

监控室致病性病原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施远程巡检对策探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基于DHMM的孤立词语音识别在导航监控室中的应用研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致病性大肠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监控室建设对提升乡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探索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