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开展的研究

2011-03-18陈丽英

体育科学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福建体育运动体质

陈丽英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开展的研究

陈丽英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从加强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体质和技能入手,探讨现阶段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方式。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的有关选项纳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加强校园管理机制,能促进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开展。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持续开展

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根本教育,是改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现状的有效措施。自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福建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普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阳光体育运动的整体开展状态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内容、活动方式、组织管理、深入持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1]如何深入持续,卓有成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福建高校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比较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内容、活动方式、组织管理、深入持续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同全国高校一样,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高等教育“重文轻体”的传统观念,入校大学生体质和技能下降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缓慢,校园周边的体育活动环境和校园内的体育活动氛围及其管理等问题,都是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高等教育“重文轻体”的观念由来已久

高校体育教育虽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高校的领导把主要精力、物力和财力都倾斜于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注重在重点专业上抓出教学、科研、管理和发展等重大成果,从而忽视了体育的素质教育作用,体育教学学时大为减少,造成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降低,体质提升缓慢。这种重文轻体思想引导下的高校教育,必定会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

1.2 大学生体质和技能下降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新入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2]新入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不佳,体育活动的技能和方法非常贫乏,由于不会体育活动的方法,没有体育活动的习惯,影响了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这种不良现象的形成不仅要追究到中小学单一的应试教育,过分的升学教育,重文轻体的教育观念,智育至上的教学设置;还要追究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文化学习第一”的思想观念,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偏颇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为了子女成才就业,只重视子女的智育开发,文化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高和营养补给,而轻视子女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造成子女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营养过剩,体态肥胖,近视程度增加,运动生理机能退化,致使大多数学生的体能、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下降。这种应试升学的中小学教育观念和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方法必然会使学生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造成考入大学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准普遍低下,运动水平和运动技能下降,影响了新入校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普遍开展。

1.3 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利于体育创新发展

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校期间所学基本上是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都已经很熟练,不愿意再费力学习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自己编写教学大纲时,也基本上是自己所熟悉的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方法也基本是沿用竞技体育教学方式,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虽然在体育创新教育教学中有所改进,但也是大同小异,多年来仍没有太大的实质变化。许多高校沿用的体育教材和教学设置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等内容比例都很小,主体单一的竞技体育教学项目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体育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教学手段,只能是迫使大学生被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法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体育特长,抑制了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的竞技性和单一性,学生的参与面很小,是少数学生在为数不多的运动项目上的表演,不能起到体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育的教学效果。[3]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创新发展不足,影响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和持续开展。

1.4 校园内外环境氛围影响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内外环境有了明显改变,各类网吧、游戏厅、歌厅、迪吧、酒馆、影视院、录像厅、超市等场所比比皆是,而能够从事体育活动的健身房和球馆则少得可怜,这样校园环境氛围下主动从事体育活动的学生所剩无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在这种校园内外环境氛围中如何能够冲破重重围堵,健康有效开展,是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在休闲时间持续开展的重大问题。

2 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开展的策略

2.1 确立高校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要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确立高校教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变福建各高校“重文轻体”的不良观念。高校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育教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追求创新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培养大学生积极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和能力,形成热爱体育运动,崇尚身心健康的良好风气。遏制并扭转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深入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的体质。

2.2 更新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体育需求

2.2.1 以适宜的体育教学内容更新体育课程设置

更新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是要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调整高校体育长期以来以“竞技体育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方式,改变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技能专业化”教学观念,解决普通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技术和技能掌握程度不同的问题,在参与体育活动、学会体育技术、实现体育锻炼目标、达到体育运动效果之中获得体育情境体验和运动乐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竞技运动的非教材化来减少竞技性成分,通过简化动作技术结构来减小技术难度,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

2.2.2 以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阳光体育健康理念

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的宣传力度,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和终身体育的目标。同时尽可能让高校公共体育设施向大学生优惠开放,通过舆论宣传和场所开放努力为大学生从事阳光体育运动创造有利条件,唤起全校师生对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关注,确保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2.2.3 以丰富的社会体育活动拓展高校阳光体育内容

福建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等体育内容,是福建高校拓展阳光体育运动得天独厚的资源。既有大鼓凉伞、大鼓弄狮、车鼓、打陀螺、拉手舞、拍胸舞、踩球舞、跳鼓舞等民俗庆典活动,又有各类游街龙阵、狮阵、杀狮阵、宋江阵、八家阵、蜈蚣阵、车鼓阵、踩高跷阵、牛梨阵、跑旱船、角抵、布马等[4]各种体艺相结合的民俗活动;还有武艺、击剑、剑术、太极拳、角力、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福州鹤拳、虎尊、龙尊、罗汉、儒法、金狮、五梅、连城、六合门、自然门、地术犬法等民族传统武术;也有龙舟、舞龙、舞狮、赴蟠桃会、背篓球、竿球、陀螺、围棋、拔河、跳绳、龙灯、登高、射箭、斗鸡、斗鸟、斗虫、踏青、风筝、走索、打尺寸、客家花鼓、扯铃、棋艺、踢毽子、手倒立、肩上顶竿等传统体育项目;还有独具资源特色和环境优势的生态体育旅游、生态漂流、滑草、滑坡、溜索、登山、攀岩、蹦极、冲浪、潜水、游泳、轮滑运动、U型运动、滑翔伞、野外生存、定向越野等时尚体育运动项目;更有气功、导引、按摩等养生体育以及休闲体育项目。

将这些体育项目择优改革,选择那些强度与难度不太大、运动负荷量适中、易于开展并延伸社会和适合于成年人的、对终身增强体质实用性大的体育运动项目,[5]作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并要求大学生真正掌握一定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和相应的锻炼方法及知识,为终身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提高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不再是单一的竞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内容也不只是体育教师以往学会的专项体育技能,阳光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和业余体育竞赛和训练”。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要求体育教师学会新的体育项目和教学组织形式,成为一专多能的优秀体育教师,成为既能传授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又善于开发学生需要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师,成为能够指导体育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多种多样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的体育教师。

2.4 建立健全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管理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有关阳光体育活动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加强学生工作处、教务处、体育部、团委、学生会和大学生体育协会等部门对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规范化、活动日常化、管理制度化,并通过校园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内外环境进行必要的净化清理,营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良好的环境氛围,使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中深入持续地健康开展,保证福建高校素质教育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3 结束语

从加强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体质和技能入手,改变高等教育“重文轻体”的传统观念,更新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将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时尚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的有关选项纳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扩大阳光体育的内涵,丰富阳光体育的内容。争取85%以上的高校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水平,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福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续开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文件,2006.

[2]樊莲香.学生体质与健康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与存亡——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61-62.

[3]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25-27.

[4]谢军,陈少坚,林晓英.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6-12.

[5]李晓东,彭钢.论我国高校休闲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125-127.

Study about the Sunny Sports'Continuing Development in Fujian Colleges

CHEN Li-y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is paper used methods that include documentary analysis,comparative inspection,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Sunny Sports'development in Fujian colleges.Proceeded with reinforcing Sunny Sports in Fujian colleges and strengthening high college students'physique and skills,the thorough development metho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Sunny Sports in Fujian colleges is probed.The result shows that:to make some esse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folk sports,fashion sports,leisure sports,and health sports into Sunny Sports in colleges,can both intensify camp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Sunny Sports in Fujian colleges.

Fujian province;colleges;Sunny Sports;continuous development

G 807.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6-0075-03

2011-11-15

陈丽英(1977—),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 江国平]

猜你喜欢

福建体育运动体质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那个梦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福建医改新在哪?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