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关怀与高校工会措施

2011-03-18张红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工会

张红霞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2)

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关怀与高校工会措施

张红霞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2)

1 高校工会对高校图书馆员实施心理援助意义重大

坚持以职工为本,全面维护职工各项权益,是高校工会基本职责.在维权工作上,既要重视经济利益和民主权益维护,也要重视精神文化利益和心理关怀的实现.高校图书馆员在繁重单调工作之余,因缺少交流及文娱生活,除最基本休息外,精神文化心理等需求得不到满足,其精神压力不断增大,有的还可导致心理疾病.工会应主动维护馆员精神文化权益,构建馆员心理关怀机制,建立和谐高校、和谐工会、和谐高校图书馆意义重大.

2 高校工会针对图书馆员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援助

2.1 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特点

(1)机械化劳动,超负荷单一固定身体部位劳作,引起各种身心疾病.图书馆员工作长时坐姿,久坐不利血液循环,使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久坐对女性除影响体型外,还易患痛经、内分泌失调等妇科病,对男性则增加患慢性前列腺炎的几率.久坐时,骨连接处黏液分泌减少,易引发关节炎和脊椎病.馆员长时单手操作电脑,伴随头、眼、手频繁运动和大工作量,使肌肉骨骼反复紧张,引起一侧肩颈肌肉紧张僵硬,乃至各种肩颈慢性疾病.多次使用鼠标,易造成手部麻木、关节肿胀、动作不灵活等,形成“鼠标手”.身心相关,身体疾病自然引起心理不悦,导致心理不健康.

(2)工作环境枯燥、内容单一,易产生孤僻、抑郁、冷漠等不良情绪.图书馆员工作直接面对图书、电脑、信息和数据.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种操作趋向机械化,很少与读者交流,流通上借还工作看似轻松,也正是此乏味呆板的工作流程磨灭了工作热情.馆员工作很难看出成效,没成就感,且图书馆需安静借阅环境,馆员台前不便与他人做过多交流,以免影响读者.长在此工作环境中,其心理钝化,与人沟通困难,情感得不到宣泄,心理问题接踵而来,易产生孤僻、抑郁、冷漠等不良情绪.

(3)图书馆环境设施的多方污染,易产生焦虑、压抑、恐惧等负性情绪.光和电磁波污染使人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书库内阴暗少光,需长时采用荧光棒照明,此荧光污染对人体有害.监测仪和电脑辐射污染影响人体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会诱发癌症,加速人体癌细胞增殖,还对视力损害极大,使人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图书卫生消毒令人担忧,易使人产生强迫观念和行为倾向.图书本身是病菌、疾病交叉感染的载体.我国图书馆采用臭氧机消毒.紫外线杀毒要近距离照射,且紫外线对身体有害.长期处此不洁环境,令人倾向强迫清洁行为,强迫观念和行为泛化,易引发心理疾病.

图书馆室内通风不畅,封闭工作空间,易使人产生压抑、无聊情绪.为防盗和防图书暴晒,书库常年不见阳光,且常不开窗,室内空气污浊.如没用排风设备,库内通风不好,易阴暗潮湿,细菌等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易繁殖;纸张油墨铅字也会成为污染源,长处此中,人会鼻酸痒、打喷嚏,产生过敏.馆内人流量集中,也易造成空气污浊,尤其阅览室、自修室等人流量大,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2-5倍.长处此环境易使人产生压抑、无聊负性情绪.

(4)职业压力使馆员在行为、情绪及认知等方面都产生心理问题.职业压力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全体成员对各种内外刺激所产生的不平衡反应状态.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知识信息海量剧增,边缘学科交叉渗透,及个性化、多层次、高标准服务需求的就业竞争压力迫使每位馆员除了具备图书情报基本业务知识、计算机、外语及某一专业能力外,还要有相关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岗位.这种超负荷大工作量和高标准工作要求职业高压力,导致馆员不堪重负,在行为、情绪及认知等方面心理问题不断.

(5)职业认同感低,自卑心理强.职业认同感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认同态度.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性质使其在整个高校中处从属地位,被边缘化趋势使图书馆员职业认同感低,自卑心理强.总体上看,大多馆员对本职工作认同度不是很高,其中既有职业本身特性因素,也有馆员自身职业定位,及职业心态等问题.

2.2 高校工会针对图书馆员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援助的具体措施

高校工会结合高校图书馆员心理特点及自身优势,完全能很好地为馆员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工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适合高校图书馆员的各种文体、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困难帮扶活动等.高校总工会与图书馆分工会要经常举办各种适合图书馆员参加的心理沙龙、文体活动、身心健康讲座,如趣味运动会、歌咏比赛、舞会、戏剧欣赏会等.依托节日及时送温暖活动,从送钱送物发展成长期送政策、送技能、送保障、送身心健康检查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减轻图书馆馆员因机械化劳动,超负荷单一固定身体部位劳作而引起的各种身心疾病,消除因工作环境枯燥、内容单一而产生的孤僻、抑郁、冷漠等不良心理.

(2)改善图书馆生态环保和无污染设施建设,提高身心健康.图书馆整体环境受建筑结构制约,卫生整洁、健康环保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人流集中,负载量大,房间结构特殊等特点,采用环保节能材料,体现图书馆舒适、安全和文化等多功能.针对图书馆光电磁波污染,工作台应离检测仪2米以上,高校工会可发放抗光电磁波污染的物质福利设施,购置或督促图书馆购买臭氧机及图书专用消毒柜等设施,馆内通风要严格按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l8883-2002》,督促图书馆进行相关改造,这一系列措施可提高馆员身心健康,减轻由此引起的焦虑、恐惧情绪.

(3)工会经常提供各种学习、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高校工会要为馆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更新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学术水平,强化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把每位馆员都培养成信息管理员、知识导航员和网络中介员,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馆员,才能胜任个性化、多层次、高标准服务需求,才能在激烈就业竞争压力面前充满自信,减轻因职业竞争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

(4)结合图书馆自身资源优势,开展阅读疗法,建设心理放松室.据资料显示,阅读疗法对精神和情绪引发的疾病,如焦虑、抑郁、恐慌、偏执、心理失调等,及部分生理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对生理缺障、慢性疾病、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利用丰富馆藏资源,把助于解决心理问题或开发心理潜能的各种书刊以供阅读,并提供正确阅读指导.服务要多样化,如群体阅读指导(有相同和近似心理问题)、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有特定心理问题)、网上阅读治疗(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设心理阅读咨询平台),以上服务都要由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提供.

(5)工会与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免费提供心理咨询等专业心理援助.心理咨询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员,通过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关系,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障碍,发展个人潜能.高校工会可与校心理健康中心联合,为馆员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提高培训.

(6)实施EAP员工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 EAP).EAP员工援助计划是由管理者、工会、员工协会与咨询顾问公司、社会团体、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个人签约,为员工提供援助服务的总称.其工作模式是由员工服务机构支付费用,由专业人士提供服务,员工通过固定地点咨询及免费热线电话、网络等倾诉其困境和心理问题并获得帮助.借鉴EAP模式,高校工会可构建图书馆馆员心理援助制度:由专门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提供服务,由工会承担费用,让馆员获得免费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1]李劫,赵晓娜.心理在线:心理辅导要落实到每个员工[N].南京日报,2010-05-23.

[2]李文华.关于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4):56-60.

[3]易旭灿,王卫红.EAP 在中国的发展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5):55 -59.

[4]李静.依托工会组织开展高校教师心理援助计划[J].管理观察,2008(10):129-130.

[5]章海风,陆红梅,孙建波.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调查及改善措施[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2):37-39.

张红霞(1975-),女,硕士,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徐星华)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工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