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图时代对未成年人的阅读冲击与图书馆的对策思考

2011-03-18湖南省少儿图书馆长沙41000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1期
关键词:读图青少年图书馆

●金 晖(湖南省少儿图书馆,长沙 410005)

插图绣像本图书中国古已有之,如《水浒传》《金瓶梅》《西厢记》,一直到建国后的连环画,可见图文并茂的书籍在我国根基深厚。而随着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更是普遍进入了以图画为主体内容进行阅读的时代,即所谓的读图时代。图书中插画、照片的比例越来越大,电影电视、电脑网络、卡通漫画铺天盖地,古典艺术、精英文化也不断以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字似乎退居成为图片的辅助和注释。[1]读图时代的来临使未成年人面临新的阅读环境,传统的阅读活动受到很大冲击。为此,图书馆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宣传角度,做好未成年人的阅读指导工作。

1 读图时代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冲击

1.1 电视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冲击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接受电视传媒的频率和时间正迅速增长。我国少儿最常见的课外活动也是看电视,并由此远离了书籍文化,使得大众对于传媒带给孩子们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普遍认为电视造成了孩子的早熟、攀比、暴力等不良倾向。电视的多元信息也带来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可以说,电视削弱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力。

1.2 动漫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冲击

动漫形象及动漫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当代青少年。但有的动漫作品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充斥着血腥暴力、色情犯罪等渣滓。同时,动漫卡通的泛滥,使得文史和科普等经典书刊在市场上倍受冷落,以至造成了“读图”的“灾难性阅读”,并伴随着不少精神污染。

1.3 网络对未成年人阅读的冲击

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有过上网经历,其中42%的学生经常上网,46%的学生有E-mail地址,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较,网络阅读具有阅读环境的开放性、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等优势,受到未成年人的青睐,与此同时,它也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思维方式、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首先,网络造成了功利化价值观念的泛化,关注热点成为阅读时尚,读实用图书成为当务之急,那些经典名著自然少有问津了;其次,网络阅读直接作用于视听,这种信息的接受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热衷于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字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严重制约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再次,网络的超文本特点也对学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学生在阅读中经常沉迷于玩游戏和聊天,并不自觉地受到“黄赌毒”等精神垃圾的污染。[2]

2 读图时代未成年人错失了文化营养

“未成年人最爱读图读网,渐失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这是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主办方公布的一项“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电视、动漫、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的最爱,而传统概念上的课外书籍等在未成年人的阅读生活中日渐失宠,使得未成年人的阅读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气。[3]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因为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大脑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还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塑造过程,更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想要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将会很难。如果一代人均是如此,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抽空了文化内涵的时代,其发展也将失去方向。

3 读图时代图书馆的对策探讨

3.1 坚持传统阅读为核心,发挥以书育人的教育职能

3.1.1 营造宽松阅读环境,配置合理阅读资源

未成年人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温馨的氛围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设置低幼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室内布置则要新颖怡人、富有情趣,使少儿读者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同时,应把好文献质量关,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书刊,并关注阅读反馈信息;还可参照国外通行做法,由馆员、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组成选书委员会,建设高质量的馆藏资源。

3.1.2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营造浓郁阅读氛围

读书要从娃娃抓起,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图书馆除了引导少年儿童进馆借阅外,还必须视其好动好奇、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进行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使之汇成体系、形成特色。如举办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和科技知识竞赛等,提高其读书求知的兴趣;此外,还要为他们开展美术书法、诗歌朗诵、巧手制作比赛等系列素质教育,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课外生活,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

3.1.3 加强阅读指导工作,将阅读辅导引入教学实践

将未成年人阅读辅导纳入教学实践是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的最佳尝试,也是图书馆推动少儿阅读的重要方式。阅读指导的内容可直接开设到课堂上,由馆员和教师共同研究少儿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一起开展有关阅读指导的教学工作。

3.2 强化网络阅读导向功能,引领现代阅读新风尚

3.2.1 重视少儿网站和数字资源建设

图书馆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未成年人网络阅读指导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图书馆员则要肩负起网络信息导航的重任,及时把最有价值的网络资源传递给少年儿童。针对未成年人专属网站匮乏的现状,图书馆还要注重少儿网站建设,努力使其成为青少年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少儿网站建设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欣赏品位,从而激发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搭建未成年人阅读的全新平台。

3.2.2 建立绿色网络空间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室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馆员和技术设备先进的资源,在网络阅读指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给未成年人提供一个绿色网络空间和安全上网实践基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孩子们进入网吧。图书馆还应借助计算机的分级审查制度,利用防火墙或杀毒软件,通过网上监控、过滤、屏蔽等措施对“黄赌毒”内容进行有效拦截。同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职责,认真巡防,耐心辅导,真心疏通,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营造绿色温馨的网络阅读环境,确保积极健康的网络阅读效果。

3.2.3 开辟未成年人读书社区

阅读社区是一种以文本为主的网上阅读讨论组织,它以读书论坛、电子公告牌等形式展开。图书馆可在自己网站开辟未成年人阅读社区,在图书馆员的主持和引导下,与青少年讨论有关阅读的种种问题。

向未成年人推荐优秀网站和相关站点,这是网上导读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如“中国少年在线网”是一家公益性的青少年休闲网站,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青少年网站;深受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喜爱的“步步成长网”也是极为精彩的少儿网站。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定期在网上发布新书推荐和好书评价信息,无论是印刷书籍还是电子读物,都可直接指引到具体的收藏位置,更能方便读者的获取,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结果。

3.2.4 传统阅读指导与网络阅读指导相辅相成

在湖南省少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经常有中小学生带着作业来寻求帮助。他们一般是把搜索引擎查到的资料下载作为答案交给老师,但结果通常是肤浅粗糙的。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就会推荐孩子们去借阅相应的馆藏书籍,进行深度阅读,尽量找出完整答案。笔者以为,这种将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结合的作法值得大力提倡。未成年人由网络阅读,通过图书馆员的引导,自然地进入传统阅读,因传统阅读获得的成果和体验会促使孩子们进行更多的传统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可起到极佳的阅读效果。

3.2.5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未成年人信息能力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努力培养未成年人信息能力,使他们在繁杂的网络世界中学会辨别、查找、整理、利用信息,这才是网络阅读指导的最终目的。[4]由此,图书馆可开展各种数据库的专题讲座,教会未成年人掌握浏览器的下载、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解决网络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轻松驾驭网络。在这方面,我馆曾多次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同开展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内容有: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藏书数据库的使用;学习利用互联网和馆藏文献研究课题;以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在这些活动中,图书馆员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1]周世辟.读图时代的到来和现代阅读的兴起[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1):17-20.

[2]袁跃.网络阅读的趣味与困惑[N].北京日报,2009-09-25(C7).

[3]金杨眉.信息化背景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4):56-58.

[4]寇蕊.未成年人网络阅读之我见[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47-49.

猜你喜欢

读图青少年图书馆
青少年发明家
图书馆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去图书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