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线面在公共环境陶瓷艺术中运用的新思考

2011-03-11袁冶余勇

中国陶瓷工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形式

袁冶 余勇

(1.英国布莱顿大学;2.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0)

1 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点线面

在把陶瓷艺术运用到公共环境的设计中,从点线面的角度来升华其基本设计运用方法,那么点、线、面的形式美元素是不会孤立存在的,通常都是在公共环境中结合在一起,而且点线面之间的差异也常让很多人认为模糊不清。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点元素可以认为是一条线或一个面,当从不同的距离去观察研究时,公共环境中的一个平面又可看做是点、线和实体的面。当今的公共环境设计,我们会发现点线面的变化身影,由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位置,我们会感悟到应用在公共环境中的陶瓷艺术所具有的特殊艺术魅力。

2 以点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

2.1 设计中“点”的概念

从几何学的层面来说,点只有位置的变化但没有大小的差别,点是线的起始和结束,也是线与线的相交。从环境设计的艺术层面而言,点元素须具备一定的形象才可以在环境中有视觉反应的表现,而且公共环境中以点为形式的陶瓷艺术在外形概念上是不定性的。从抽象理解的角度而言或按人们想象的情景来说,我们理想中的点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小而圆的实体小圆圈,那么在公共环境中的陶瓷艺术以点的形式出现,也应如此,然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凡外表相对小的物体为点。那么这里所谓的“小”只是与整体环境相对而言,所以在公共环境中,陶瓷艺术以小的点作为基本的造型元素,在大的公共环境中作为视觉焦点点缀环境,从而达到对公众的审美作用,如(图1)古尔公园内部空间的顶棚设计,就是运用点的成功典范。2.2陶瓷艺术“点”的运用方法

图1 古尔公园内Fig.1 The inside of Park Güell

图2 莺歌陶瓷艺术博物馆外景Fig.2 The outside of Yingge Ceram ics Museum

在公共环境艺术中,以点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作品越小,其给人点的感觉越强,点的表现形式越大,陶瓷艺术则会有面的视觉导向,而运用的陶瓷艺术如果过于小,其基本轮廓就会跟随环境中其他客观事物一起变得模糊,在引起公众的注意的目的就会相对困难,而需要表现的艺术作品必须形式清晰,所以陶瓷艺术的点的界限是不可以用一个绝对标尺去衡量的,由于其意境要表现的极为深远,陶瓷艺术的点的构成为整体的公共环境注入了活力。同时,作为公共环境中视觉要素的关键表现,陶瓷艺术以点的形式能够被创造并设计成多种多样的形状:它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接近圆形如(图2)莺歌陶瓷艺术博物馆外水景中运用的陶瓷艺术球体景观、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或是有规则的形,例如远方的一个陶瓷艺术景观小品,陶瓷艺术雕塑,陶瓷艺术纪念碑,或者是公共环境中游步小路上点缀的陶瓷碎片等,我们都可以将它视作处于公共环境环境里的点。

此外,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以点的形式运用应做到重点突出,并且在公共环境整个设计的构图中,是以点的装饰和分布来控制公共环境的整体效果。在功能划分和表现内容的组合上,运用的陶瓷艺术应该以点的表现形式承担着核心作用。在分布规划时要做到疏密有秩,主次有别。运用的陶瓷艺术在注重聚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游客流量的问题可能造成其装饰功能失调。因此,运用的“点”又应当有发散的形态,以心理引导的形式引导游客。做到聚散有致,形成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装饰效果。

运用在公共环境中的点的陶瓷艺术与其他环境因素应相协调、相映衬。使得一个陶瓷艺术以点的形式构成环境核心部分,成为公众视线的中心。并且使两个点在一视域或空间内,让游人公众的视觉自觉将其联系起来,因此,以点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互为背景。例如当我们从公共环境的某一个点向另外一个点看去,周围的环境都成了近景、背景。反之以别的点看过来,这里的点与环境又成了近景、背景。这样以点的形式而且互相借景的布局设计手法,就能增加公共环境中的层次感。

3 以线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

3.1 设计中“线”的概念

同样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线是点移动轨迹的记录表象,此外,两个薄的面相交也会被记录成线。并且线有长度、方向以及所在位置的不同,无粗细的差别。那么在公共环境中作为视觉形象的以线为运用形式的陶瓷艺术,就不仅具有长短、方向以及位置的差别而且具有粗细的不同。所以在公共环境设计当中,陶瓷艺术的线和点的表现形式一样具有其他环境元素在对公众视觉上不可取代的表现力。关于陶瓷艺术线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线”存在的状态,将以“线”为表现形式划分为公共环境空间中实体的和虚拟的线。

3.2 陶瓷艺术“线”的运用方法

在公共环境空间的设计中,运用融合了陶瓷艺术的线性空间,除了对公众具有较强烈的空间和方向导向性,也为公共环境增添了些许神秘的气氛。如陶瓷装饰的花架、陶瓷装饰的游廊等都具有路径引导与方向暗示的作用。而公共环境虚拟的线是指在环境中的视觉导向空间、运动空间中客观存在的视线运动轨迹,其轨迹不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存在的,例如动线和视线。在公共环境设计的表现中,就有很多利用公众的视线和动线的移动轨迹而形成的有空间变化如(图3)公园内的陶瓷艺术水波座椅,该例就很好的说明了运用陶瓷艺术线来划分层次空间并引导公众的视线变化。陶瓷艺术如何融入公共环境,我们可以运用例如陶瓷艺术景观、建筑外立面上的陶瓷艺术壁画、与植物元素搭配的陶瓷艺术小品等,它们都会随着公众的移动、视角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此外在公共环境中以线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还有纵向上高差层次的区别,可以使公众处于不同的高度观赏公共环境或是环境中的陶瓷艺术。除此之外,为使各个具有动态特性的公共环境空间陶瓷艺术景观要素达到均衡的位置状态,在运用陶瓷艺术线的要素的组织和限定上,环境中的轴线成为了维护空间秩序的组织者,作为统一的轴线要素,控制着空间内其他要素围绕着它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建立公共环境空间秩序的为最终目的。

图3 陶瓷艺术水波座椅Fig.3 Ceram ic wave seats

在公共环境空间设计中运用陶瓷艺术以线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环境路径通道,即公共环境内的道路。它除作为公众游览导向线路的交通性功能外,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公共环境的主体结构导引路径,为决定公共环境结构的功能性因素而存在,所以把陶瓷艺术运用到该线性结构脉络中是可行的。另一种是公共环境的范围边界,其边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高差方向不同引起的边界,如下沉式公共广场的两个台面高低划分的边界;另外一种是异质面域在一同高度之间的边界,如水面与地面之间或草地与铺地之间的交界线。那么这三种边界的装饰元素和功能划分的角色就可以运用陶瓷艺术以线的形式进行设计运用。

以线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应具备导向引导的功能,线具有方向性,以陶瓷艺术来引导公众人流的加速、汇集、停滞、分流、定向。而且以线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还能具备分隔功能,因为公共环境中的面是通过线来界定划分的,因此线具有界定空间的功能,所以以线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同样应该具备此功能。此外,建筑是通过墙体来分割空间,而在运用陶瓷艺术的公共环境划设计中,划分空间线的要素交织建筑则更加丰富,它包括陶瓷铺装路径、陶瓷装饰构筑物、与陶瓷融合的植物、通过陶瓷艺术划分的地形等。

在公共环境中以线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应当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自然性原则,在崇尚返璞归真的今天,公共环境应该是自然植物和自然景观的集粹,因此陶瓷艺术的线的形态首先要追求自然,要达到自然美的效果。

(2)序列性原则,以陶瓷艺术装饰的线的路径从空间展示功能上而言,是连接公共环境空间中两个点的通道,环境内各要素通过布局组合序列的安排,在有限范围的环境中渗透不同设计规划手段,使公众视觉上产生各种对陶瓷艺术的企盼和悬念,从而取得使运用在公共环境内的陶瓷艺术扩张时空,变有限为无限的艺术效果。

(3)功能性原则、运用的线性陶瓷艺术除了形态上的线性要求外,还应有一定功能性,如路径设计中的线性陶瓷艺术公共设施要满足公众休憩、观赏、交往等各种实际需求。

4 以面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

4.1 设计中“面”的概念

依然以几何学为切入点,在几何学中面是线规则运用动或不规则运用的轨迹。与公共环境中的点的形式的陶瓷艺术相比,它是一个空间中相对面积较大的陶瓷艺术元素,点强调位置关系,面强调其表现的形状和体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共环境设计中的点和面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分,在强调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把公共环境中的陶瓷艺术称为点,在设计中需要强调面积体量的时候,在设计中我们则将它看为面。

4.2 陶瓷艺术“面”的运用方法

公共环境中以面的形态出现的陶瓷艺术是较为丰富的,不同面的形态的陶瓷艺术在环境中的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几何形特征的陶瓷艺术面表现较为规则平稳、有着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在公共环境中多为陶瓷艺术壁画。自然形态的面,不同外形组合的陶瓷艺术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公共环境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表达效果。有机形的陶瓷艺术在公共环境中所呈现的面,可得到柔和以及自然抽象的表现形式。而陶瓷艺术独有的偶然形的个性面,则表象的更加自由、活泼而富有一定哲理性。人造的陶瓷艺术的面的表现形式,具有较为直观且理性的人文讲述特点。例如(图4)艾未未在英国泰特艺术馆展出的陶瓜子,上亿颗陶瓜子在泰特艺术馆最大的公共展馆形成一个巨大的面,无声息的向来此参观的公众讲述着景德镇最本质的文化。

在公共环境中,以面的形式运用的陶瓷艺术可理解为一种媒介,陶瓷艺术的纹理或釉色的应用,可作为围合空间的手段。如映射的池塘的陶瓷边缘,大型广场的陶瓷艺术壁画围合等。

从城市地理学的概念上对区域也就是面的理解是;我们所存在的地球表面的任意部分,那么它在公共环境中分类是平均质地的话,即为一个实际环境分区。公共环境空间设计中的面,可按照公众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休闲区、游憩区、服务区以及管理区等。按照环境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植被、水体、硬质铺地等。

在以面的形式在公共环境中运用陶瓷艺术的组成要素方面来讲绿地植被、硬质铺地、水体等,都可以做为在公共环境中表现陶瓷艺术的载体。在公共环境中以面的形式运用陶瓷艺术也应做到与公共环境设计为一整体,而陶瓷艺术面则是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基本单元,要避免产生“杂乱无章”、“雷同单调”“主从不分”、“各自为政”、的现象。还顺应自然,部分公共环境选址通常取向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往往山清水秀,那么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设计公共环境应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放在醒目位置考虑,只需稍事疏理,略加点缀,便可风光如画。

图4 泰特艺术馆内陶瓜子Fig.4 Porcelain sunflower seeds in Tate Gallery

5 结语

陶瓷艺术已广泛地运用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并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因此,在公共环境中的陶瓷艺术设计中了解掌握运用好点线面的表现形态,对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和艺术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1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杨志.走进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新陶网,2006

3孙振华.陶艺的公共性.美术同盟,2003

4赵强.陶艺与环境.东华大学学报,2000,(5):71~74

5金文伟.试论现代陶艺语言的生成.中国陶瓷工业,2002,10

6赵强.陶艺与环境.东华大学学报.2000,(5):71~74

7郑乃铭.艺术家看公共艺术.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86

8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

9徐进.从文化视角探讨公共环境中的陶瓷艺术.中国陶瓷工业,2004,2

10朱辉球.独特的艺术魅力-瓷都环境陶艺创作浅论.中国陶瓷,2004,04

11皮道坚.拓展眼界的当代陶艺.陶艺论坛,2004,07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学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