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考进化论

2011-03-09策划本刊编辑部

决策 2011年11期
关键词:炮灰国考干部人事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杨 敏 徐浩程 贺海峰

【策划人语】

2012年,国考已经18岁,即将迎来自己的“成人礼”。

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成人礼”?曾经,它被称赞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被各方寄予厚望;当下,纠结,却是许多人提及它时心中跳出的第一感受——没人会否认国考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作用与意义,也没人面对汹涌的“国考热”不迟疑三分。

无论是否被妖魔化,国考的确是最容易被随手拿来当做指摘时政的靶子。但如果将国考还原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呢?

从最初“把好进门口”到公平性与科学性结合,从6门考试科目到2门,从偏向应届毕业生到侧重基层工作经历……18年,作为一种选拔方式,国考从未停止过调整自己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科学化的进程。这既是其内在逻辑的要求,也是环境推动所致。

也许正因如此,才引来每年百余万人趋之若鹜,才会有“做炮灰,也要给时代留点余温”的感叹。

国考不完美。没有一项制度或方式是完美的。重要的是这项制度、方式是公正的、进化的,而不是偏颇的、僵化的。

“国考热”终将过去,但在“国考热”压力下逐渐进化的国考终将进一步畅通、完善社会精英进入党政机关的渠道。

猜你喜欢

炮灰国考干部人事
基于体制改革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研究
病案突进
江雪的诗 〔组诗选二〕
BOX OFFIcEBOMBING AT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