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旗

2011-02-26阿拉腾花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文化

□阿拉腾花

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旗

□阿拉腾花

察哈尔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的精粹。

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处察哈尔草原深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热土上,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交融,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明。历史上,作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所在的部落,察哈尔蒙古族与诸多民族广泛接触,吸收其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察哈尔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们创造并流传至今的礼仪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文化、体育竞技文化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是草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历史的不断演变过程,察右后旗形成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织的文化形态,这为今天察右后旗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开发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近年来,察右后旗贯彻自治区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方针,适时提出了“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战略目标,在弘扬察哈尔文化,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察哈尔文化。对旗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的街景和中心广场进行改造,主要街道建筑物、营业店铺牌匾都突出或融入了察哈尔文化元素和符号。在八骑大将护卫下,威武刚毅的成吉思汗雕塑巍然屹立于中心广场;象征察右后旗二十一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进新时代的二十一根汉白玉图腾柱环绕广场中央,鼻烟壶、奶桶、弓箭、摔跤服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十二尊牧民生活用具雕塑,呈环状点缀于广场东西;新区东入口处,一座雕花马鞍雕塑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坐落于白镇南端的杭宁达莱生态园,革命烈士纪念塔高高矗立于依山而建的马镫广场脊背上,用岩石制作的草原骏马群“奔腾”在山体南腰,增添了原生态气息;投资4000万元即将建成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察哈尔文化艺术展览中心,集群艺、展览、文化、图书、艺术于一体,构思精巧、气势宏伟,从设计理念、建筑结构、内部装饰以及建成后的展品陈列等方面都力求体现察哈尔文化特色。

二、文艺团队的建设和文艺节目的创作编排凸显民族特色。对旗乌兰牧骑进行了重组,一批一专多能的优秀演职人员被吸纳进来,在短短时间内成功创作了《心系察哈尔》、《心醉察哈尔》、《春满察哈尔》三台以察哈尔文化为基调的舞台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心醉察哈尔》还受邀参加了自治区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自治区第十八届那达慕文艺演出和乌兰察布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荣获自治区第十八届那达慕文艺演出最佳组织奖和乌兰察布市观摩评比演出剧目金奖。与内蒙古蓝色故乡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以察哈尔草原为背景、以反映察哈尔民族风情为主线的影片《尼玛家的女人们》,在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了民族题材创作奖。此外,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如灯展、灯谜、书画、文娱表演等,也处处体现察哈尔蒙古族风情。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力量广泛开展文物普查、征集工作,收集整理和及时申报察哈尔服饰、民俗、民歌、长调、阿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察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互访活动。先后组团参加了正蓝旗举办的察哈尔蒙古族宫廷音乐演奏赛活动和镶黄旗举办的察哈尔器乐曲演奏、民歌演唱等交流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赴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友邻旗县进行考察调研,增进了地区间的友谊,推动了地区间察哈尔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为传承、发扬丰富灿烂的察哈尔蒙古族文化,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深深地认识到,建设民族文化大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多层次、多视角地广泛进行察哈尔文化的宣传教育,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深入挖掘和研究察哈尔文化遗产,全力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使我们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在具体工作中,努力打好一个基础,理清两个思路,突出三个重点。

打好一个基础,即狠抓文化基础建设。尽快完善旗所在地街景改造和通往旗外主要公路出口的标识设置,使察哈尔文化元素、符号和深刻内涵更加准确、突出、完美;完成察哈尔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工程建设和内部装饰、展品布置,使之成为了解察哈尔、展示察哈尔、宣传察哈尔的窗口;完成基层文化馆、站建设;抓好人民公园——杭宁达莱生态园文化景观建设,充分体现察哈尔文化特色。

理清两个思路,一是通过多种途径让全旗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察哈尔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博大精深、推动历史的现实意义。二是进一步明确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主体文化是察哈尔蒙古族文化,主要途径是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主动配合、支持旗内企事业单位、企业家、有识之士和农牧民大力兴办察哈尔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研究制定扶持察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产品研发、创意设计、商标注册和市场开发等各方面给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工作中,坚持物质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发展双向推进。物质文化建设,重点在旅游、农牧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上,特别要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蒙餐、奶制品及其包装等品牌,努力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文化品位。抢救和发展非物质文化,要深入挖掘察哈尔老年艺术、察哈尔阿斯尔以及察哈尔民歌、民俗、礼仪、服饰、饮食、体育竞技、祭祀、民风等。特别要加强濒临失传的察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主打察哈尔文化品牌的同时,积极构建一元为主、多元并存,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的大文化格局。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抓好宣传教育。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宣传教育,使察哈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的良好环境。建立察哈尔文化网站;在旗电视台开办“话说察哈尔”栏目;在旗报开辟《察哈尔文化》专栏;在旗党校开办察哈尔文化专题讲座;在全旗中小学校建立察哈尔文化教育基地。二是挖掘、整理察哈尔文化遗产,并开展研究。成立了“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依托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察哈尔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促进工作。协助配合“研究会”推进反映察哈尔研究成果的专著、专辑的出版发行。组织力量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并运用普查研究成果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继续与友邻地区开展好文化交流,获取更多的察哈尔文化遗产。三是继续抓好乌兰牧骑的建设和群众性文化工作。要打造一支具有浓郁察哈尔草原文化特质的宣传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文化、艺术创新。力争把乌兰牧骑创作编排的歌舞剧《察哈尔婚礼》打造成我旗的品牌剧目,并构思、创作《察哈尔祭火》等表现察哈尔文化的新剧目。群众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坚持把察哈尔文化渗透、融合进去,让群众在娱乐中体验察哈尔文化的韵味,了解察哈尔文化的精髓,将传承、弘扬察哈尔文化变成自觉行动。此外,还要举办好“察哈尔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文化活动,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扩大察哈尔文化的对外认知度,提升察哈尔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相关链接:

首部以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专著《察哈尔民俗文化》2009年8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国内外学者研究蒙古族民俗文化已多年,但专门就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的著作还几乎是空白。而由纳森主编,满都麦总编,钢·土牧尔、策·蒙古勒扎布、松岱扎布、欧军等合编的《察哈尔民俗文化》,则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此书是近年来有关察哈尔蒙古族文化、民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集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为一体,开启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该书资料详实,广泛搜集整理散落在察哈尔地区的有关蒙古族历史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的第一手资料,从蕴藏于民间的民俗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察哈尔蒙古族文化的内涵,并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最新成果,收集利用了很多以前的学术著作中未曾注意到的新资料。经过细微阐释,深化了对察哈尔民俗文化的研究,颇具学术价值、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察哈尔右翼后旗文化局)

责任编辑:张燕翎

猜你喜欢

察哈尔蒙古族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明代以来黄旗海流域历史变迁初探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灿烂的察哈尔文化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