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巡礼

2011-02-17王鑫蓉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产学研科技成果

■ 本刊记者 王鑫蓉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巡礼

■ 本刊记者 王鑫蓉

自2005年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手推动省部产学研合作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省部产学研工作结下了累累硕果。五年省部合作,创新了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模式,促进了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走出了科技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推动了广东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

为充分发挥省部产学研结合先行地区和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优势创新资源,探索建立省部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和新模式,辐射带动全省各地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全面发展,按照《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省部产学研办从2006年起启动实施了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是指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和技术创新氛围,能够为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并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园区或企业等。

5年来,广东省各级财政共投入超过5亿元,引导62所高校、40个科研院所在广东共建了176个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镇)、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促进了一大批高校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作为省部产学研结合经验、模式和成效的载体,集聚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探索了一批宝贵经验和典型模式,营造了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和氛围。通过建立研究院、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措施,研发了一批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有效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了新兴产业,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在广东构建了一块块自主创新高地,带动了众多企业和区域自觉地开展产学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突围——“产学研合作”,助企业化危为机

近几年来,企业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竞争日益激烈,但依托产学研合作,涌现出了一批像炬力、国星光电这样的快速成长的公司。甚至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万和、蓝韵等公司依靠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仍然实现了正增长。

腾飞——“产学研利器”,频频突破关键技术

依靠省部产学研合作,集聚科技资源,企业科技创新百家争鸣,关键技术频频突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如深圳市飞亚达研制的“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手表,不但建立了自主创新民族品牌,还彰显了我泱泱大国之威。

破土——“产学研沃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在“产学研合作”这片沃土上,新能源之绿色照明、新材料之光伏玻璃、生物医药之多肽药物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继而茁壮成长。

蝶变——“产学研引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省部产学研结合作为推动广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开发新产品、修订技术标准、培养技术管理人才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企业从高劳动力密集度、低附加值模式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发展模式转变,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产学研科技成果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