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机理剖析

2011-02-14方维慰

图书与情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鸿沟信息产业设施

摘 要:地域环境的非均衡性是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外生扰动,信息化有差别地进行区位选择是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内生需求。由此显现信息化布局选择的以下特征:信息设施建设的协同需求、信息产业布局的空间集聚、信息技术扩散的梯度效应、信息资源共享的有限性、信息主体质与量的不均等。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根本动因是信息化具有较强的空间继承性,而且在空间的运行具有"集聚"或"扩散"的需要。

关键词:地域 信息鸿沟 机理

中图分类号: G201;F4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1-0056-03

Analysi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gional Digital Divide

Fang Weiwei(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of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digital divide is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environment while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digital divide is the motives of the different choices of informatization location. The characters of spatial layouts of informatization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the coordinativ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facilities, th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gradient effec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limitation of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inequality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entity. The essential reason to form the regional digital divide is that informatization has a strong tendency of spatial succession, and has the demand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n its spatial progress.

Key words:region; digital divide; mechanism

CLC number: G201;F49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1-0056-03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信息化可以自然而然地带来一个“大同世界”:信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的阻隔,使世界联结成 “地球村”;信息资源可以超越国家边界、意识形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信息技术可以灵活地进行全球扩散;信息产业可以凭借高度的区位自由度,布局于世界每个角落。但是事实上,形形色色的信息落差与知识分隔比比皆是,甚至形成信息鸿沟,而且在地域空间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隐藏在信息鸿沟后面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固有的地域环境之间的选择与磨合,这种选择推动着信息化空间活动的分异与组合,形成不同程度的信息差距。为此,本文将以信息化与地域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依托,分析信息化各要素在地域中区位选择与布局的特征,从而总结地域信息鸿沟的形成机理。

1 地域信息化要素的布局特征

地域信息鸿沟是信息化在地域进程中极度非均衡的表现。由于地域系统本身存在着各种差异性,信息化必须遵照自身利益取向,选择适宜的区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与配置,从而导致不同地域单元上信息化发展的差异。信息化空间布局的倾向性与差异性是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内在要求,在此,本文归纳出各类信息化要素最突出的布局特征。

1.1 信息设施建设的协同效应

信息基础设施尽管可以成为跨越地域信息鸿沟的桥梁,然而它本身的建设却是具有时序性的,它总是优先选择能够与之具有协同效应的设施环境。

(1)信息设施对固有设施的依赖。信息基础设施是由光纤光缆和相应的软件构成的信号传输体系。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门槛、获得规模效益,信息设施在建设上存在着与地域固有基础设施相互依托的需要。互联网的设施建设通常是在已有的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升级,在施工上也是尽量在沿铁路和公路的原有槽沟中加铺新的光缆。信息设施的布局基本上是以既有的公路、铁路、运河等交通线为载体而进行的,因而,地域既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设施的扩展方向。

(2)信息基础设施的节点。为了谋求集聚效应最大化,信息基础设施多以节点与等级的空间组织方式布局于地域系统之中,这些信息节点按照功能和规模分为信息港、信息枢纽、信息交换中心。[1 ]信息基础设施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因而大城市是信息网络密集的地域节点。[2 ]而信息产品的供给也是按照点—线—面的层次关系进行的,依托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形成规模不等的信息集散中心或者信息市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就是依托原有城市体系的等级序列进行蔓延的,在走向上,信息网与交通网一样具有中心辐射性[3 ]。信息设施布局的节点态势与等级性决定了信息化硬件要素的地域不平衡性。

(3)信息设施建设的“边缘区”。农村,特别是偏远的乡村与生俱来就遭受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冷落,在信息设施建设中,农村也处于弱势。农村地广人稀、地形复杂,通信网络建设投入大、造价高,因此,农话单线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市话。[4 ]农村交易频率低,收入水平较低、文化素质较弱,制约了以利益为导向的投资者在农村进行信息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造成了信息化的城乡差距。因而,农村信息化需要政府进行扶持、引导与监管,实施以事业性运行为主,商业化运行为辅的建设模式。

1.2 信息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

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价值链拆分”和“空间分割”,产业的管理功能和生产功能在空间上进一步分离,表现为:管理、研发、生产的地域集中,宣传、销售、服务、技术的全球扩散,正是信息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造成地域之间信息产业水平的巨大差异。

(1)信息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机。信息产业效益的提高不仅依赖自身经营资源量的增长,而且还依赖外部环境的优化和创新网络的形成。因此,信息产业在地域上集中布局,除了能够共享基础设施、辅助行业、专家团队以及通过临近型的联合生产或者组建企业集团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还能够赢取知识的溢出效益。非产业性的外部交流以及与地方文化的融合都需要“空间的临近性”来保障,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容易使得知识溢出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信息产业虽然在全球领域扩张,但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地域经济、专业化分工、外部经济,信息产业往往选择在特定空间集中的布局方式。

(2)信息产业空间集聚的表现。目前,信息产业在组织方式上呈现巨型企业和大量中小科技企业并存的态势,集中布局在以下区位:①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周围,利用人才与知识优势,以信息技术产品研发、风险资本运作为主。②信息服务业集中在大都市的CBD区,与银行、信托、保险、会计、法律和广告等行业混合布局,以靠近客户市场。③信息制造业选择环境优美的地区,以保证产品在温和、阳光、清洁的环境中生产。④集聚在具有政策导向的高新技术园区、软件园区中。成功的科技园区不仅要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资金运作,而且还必须具备合作氛围和创新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硅谷科技工业园区。

1.3 信息技术扩散的梯度效应

信息技术扩散是一个时间推移和空间蔓延的复合过程,源于某个地域单元的信息技术逐渐被广阔的地域所接受、采纳、应用就是信息技术的空间扩散。理论上信息技术的扩散有助于缩小信息鸿沟,但是,由于扩散活动在时间维与空间维上都是非均衡的,因而会呈现技术应用的梯度效应。

(1)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的强化。联盟标准、公共标准由于协商的复杂性,出台很难,而事实标准在信息化时代就成为重要的标准。当技术应用者的份额很大,其标准就可能成为事实标准,而事实标准一旦确定,市场就会被锁定,并排斥其它的技术。如微软的操作系统、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在成为标准之后,其它企业就难以介入。因此,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扩散除了为了赢得更多的技术回报与高额利润,还为了推动信息技术“标准”的普及。这种出于自身需要的扩散企图带来的只是技术使用者规模的扩张,而非技术创新等级关系的改变。技术创新中心一般会保留核心技术,扩散外围和成熟技术,而且通过跨国公司的形式将技术“锁定”在集团内部。初始的创新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技术传播是一个中心发散的过程,在技术扩散中,创新中心的支配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化。

(2)信息技术扩散的不平衡。技术的空间扩散分为蔓延式扩散和等级式扩散,蔓延式扩散与距离摩擦作用相关,而等级式扩散则与扩散环境的吸引能力相关,而信息技术的空间扩散以等级式扩散为主,以蔓延式扩散为辅。由于各地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而,技术创新与扩散环境的相容度也各不相同,扩散环境的非均质性决定了技术空间扩散的非均衡性。在世界领域内,技术扩散的空间局限性与国际收入不均等、世界生产率差异的地域性是相吻合的。

1.4 信息资源共享的有限性

相对于信息设施、信息产业而言,信息资源是一种软性的信息化要素,它的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但是在现实中,信息资源共享也是非常有限的。

(1)信息资源管理的割据。信息资源开发与使用的宗旨是:开放与共享,但是,在事实上,人为造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却随处可见。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与统一的规划,各部门、各地区热衷于独自建网络、搭平台,往往造成网站设置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域名的关联度低,内容单调重复,使得已有的信息资源也不能有效利用。时至今日,中国计算机网、电信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依然遇到大量部门利益的牵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中的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桎梏。

(2)信息资源共享的规模限制。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是拥有者愿意将信息共享,使用者主动接收共享信息并且不损害彼此的利益关系。不论拥有者共享信息,还是使用者接收信息都是有成本的,信息资源共享并非无止境、无范围、无限制。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专业化生产都是遵循“成本一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在配置与生产过程中必须确定共享的最佳规模。若共享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造成总体信息福利的损失,因而,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受到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信息共享制度的制约。

(3)信息网络的强势效应。在世界上,各种文化是以大相径庭的强度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发达地区凭借着信息资源专业化生产的巨大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在网络空间上输出自己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而欠发达地区缺乏信息资源规模化开发的成本,无力参与网络文化的传播,文化领地被进一步侵占。目前网络传播的信息大部分是用英文编写的,这种语言屏障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大众而言就增添了上网获取信息的难度,也形成了无形的信息鸿沟与信息边界。[5 ]

1.5 信息主体质与量的不均衡

信息主体分为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人员与信息产品的服务对象,即信息系统的供给者与使用者。由于地域人口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差异,信息主体的数量与素质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信息化供给与使用的差异。

(1)信息人才的稀缺性与流动性。信息人才具有高素质、高层次、易流动的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大,欠发达地区因为缺乏大量的教育资金、无法提供较好的物质待遇、不能营造“干中学”的实践环境而缺乏、流失信息人才。而发达地区则会凭借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人尽其才的创业环境,培养和吸引人才,形成信息人才高地。世界信息产业的“头”、“脚”分离,就是按照不同地域人力资本的存量划分的。发达地区在劳动力质量上的优势,决定了其居于信息产业上游,获取超额利润;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数量上的优势,决定了其居于信息产业下游,获取平均利润。

(2)信息使用者的素质与市场规模。信息化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更离不开使用信息技术与资源的普通居民,居民的群体素质和消费结构影响着信息产品的需求水平。居民支付能力高,文化素质高,信息服务业就会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信息产品,扩展服务渠道。信息产品具有深度的顾客适应(customer groove-in),很容易锁定用户群,既有的用户基础会促进产品的未来投入,形成信息使用者与信息技术、产品之间的路径依赖。因而,现有的信息市场会持续受到关注,而没有市场基础的地区启动却非常艰难,形成地域信息化的落差。

2 地域信息鸿沟形成的基本动因

2.1 信息化具备较强的空间继承性

虽然信息化对于物质空间的超脱能力较强,但是,它的地基始终深埋于地域的土壤,“地域性”是信息化无法消除的烙印。信息化所需要的设施、技术、资金、文化、理念、制度、政策、人才等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是非均衡的,而且具有不完全流动性。面对这种充满“差异”的外部环境,信息化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为了与地区经济相融合,必须进行区位选择,而要素密集且廉价的地区势必成为信息化优先选择的地区。信息化具有发展的继承性,信息基础设施对原有设施的依附、信息产业对区位布局的选择、信息技术对扩散环境的评价、信息资源对用户规模的要求都表现出信息化对既有地域条件的承接关系。信息化具备的这种地域依赖性与空间继承性不仅延续着信息化初始条件的不平等,而且还会通过“优者更优”的循环积累效应放大地域的不平衡性,形成地域既有差距与新的信息差距的叠加。

2.2 信息化具有集聚与扩散的需求

地域环境的差异只是信息鸿沟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遵照自组织机制与自适应原则,频繁地进行着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才是推动信息化分异与组合的动力,而正是这种信息化的空间分异与组合形成了特有的信息化空间格局,导致信息鸿沟的产生。为了将企业中可流动的内部优势和特定区位不可流动的外在优势结合起来,信息产业进行着全球性扩散;为了规模经济、地域经济、专业化分工,特别是为了获得知识的溢出效益,信息产业又选择在特定地域集中布局;为了承接固有的设施条件,迎合顾客的需求倾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节点—网络、中心—外围的组织结构;为了普及技术标准,强化创新中心地位,信息技术以非线性的等级方式进行扩散;为了锁定用户,获得垄断利润,信息市场的拓展以地域的人口素质与消费能力为指针;就连虚拟的互联网在无摩擦地传播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也在塑造着新的信息边界。在信息化一系列的扩散与集聚活动中,信息化的空间运行中也进行着“中心”与“外围”的重组,当“中心”与“外围”的差距不断扩大,就出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空间等级体系,甚至是信息鸿沟。

参考文献:

[1]甄峰.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8-117.

[2]Moss M.L.,Townsend A.M.The Internet backbone and the American metropolis[J].The Information Society Journal,2000,(1):35- 47.

[3]路紫.信息经济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5-241.

[4]Grubesic T H.Inequities in the broadband revolution[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2):263-289.

[5]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中国互联网的地理学透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2-135.

作者简介:方维慰(1972— ),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鸿沟信息产业设施
浅析“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鸿沟为界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纳米产品在涂料、信息产业、材料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用途。
大唐电信获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