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化护理

2011-02-11王彦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3期
关键词:医嘱结核病肺结核

王彦秋

(吉林省大安市结核病防治所,吉林 大安 131300)

结核病是一种长疗程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糖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与肺结核常并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或单纯肺结核患者不同,治疗和护理上也不同于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患者。活动性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诱发各种并发症。两病并发又可加重防治的难度。此时,疾病的痛苦和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副反应和隔离治疗的约束等因素,常使患者处于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或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疗效。为此,笔者总结此类患者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整体化护理措施,以探讨整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疾病控制与康复的积极意义。

1 化疗中的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督促患者遵守“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基本治疗原则。联合用药和规律用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必须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

在执行医嘱中,护理人员要遵守护理常规做好输液治疗;发药后必须见到患者遵医嘱真正服用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服用利福平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肝功能有无变化,皮肤有无黄染等现象的出现。服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时,应观察胃部是否有不适感。服用比嗪酰胺时,观察周身关节有无疼痛。服用异烟肼时,观察有无耳鸣。硫酸阿卡米星静脉给药有一定肾毒性,用药前常规化验。用药过程中血液尿素氮每月复查1次。治疗期内严格监测病情变化,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

护士应遵医嘱按时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做痰检时,应将痰盒、痰杯按时送到床边,并教会患者留取标本的正确方法和有关的注意问题,以保证化验的准确性;要陪同患者做胸透、摄片等检查,避免患者出现意外。

护士应教会并协助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当病情好转且稳定后,要鼓励患者做适量的室内外活动,逐步恢复体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护士应加强病室的日常管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保证患者每天睡眠时间在10h以上;要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治疗,以利于疾病的转归。

2 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对于2种疾病来说,肺结核应以消毒隔离为主,糖尿病以预防感染为主。要保持患者生活环境安静,病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患者情况经常到室外进行阳光浴,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每日用3%双氧水漱口,以保持个人口腔卫生。对排菌的活动性结核患者要隔离治疗,生活用具做到专人专用,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如,餐具等用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处理,被褥等要在阳光下曝晒或熏蒸进行消毒,痰和其他排泄物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焚烧、煮沸或用1%过氧乙酸浸泡1h后排入污水管网,病室用紫外线灯照射2h以净化空气。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抵抗力较低,护士应教会并协助患者勤翻身,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避免皮肤擦伤,预防继发性皮肤感染以及褥疮的发生。

3 加强心理护理

住院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结核中毒症状,甚至出现大咯血,身心受到的伤害和患者普遍有结核病和糖尿病难以治愈的观念,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合理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各项医嘱的同时,必须做好心理护理。

3.1 做好心理诱导

3.1.1 言行诱导

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进行积极的语言沟通,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在态度上,护士必须尊重患者;在感情上,护士必须贴近患者;在生活上,护士必须关心患者,对所有住院患者没有尊卑之分,热情对待。护士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护理工作,护理操作技术力求精益求精,使患者放心满意,从而使患者尽快消除紧张、恐惧、陌生孤独的心态,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

3.1.2 病情诱导

目的是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了解,避免由于不了解病情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揣测和疑虑。具体做法是:经治医生和护士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解释清楚患者应知道和想知道的关于疾病的各种知识,如结核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治疗的具体方法、疗程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使用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及其具体的表现和处理方法、如何进行消毒隔离、患病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遵医嘱的重要性等知识,使患者对结核病和糖尿病有充分的认识,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使之早日康复。

3.1.3 思想诱导

目的在于消除与减轻患者的心理困惑。此时,护士必须细心观察患者的言行、情感、神态、饮食和睡眠等情况的变化,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通过积极暗示,恰当地运用鼓励支持性语言,诱导其向自己倾诉不良心理反应出现的原因,通过耐心倾听,以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认真地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的开导工作,设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3.1.4 环境诱导

护士应根据医院的现有条件,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丰富患者业余生活;要保持病房环境整齐、温馨、美观,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从而使患者处在一个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里,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应对疾病所造成的痛苦。

3.2 中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年患者大多数是家庭中的核心成员,承担着较重的生活负担,常常担心因病中断经济来源,产生恐惧、苦恼、不安心治疗的心理特点。对这类患者,应该加强解释工作,关心和尊重患者,向其讲解结核病和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让他们明白按规定疗程用药是结核病痊愈的关键,若不按规定治疗,会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让他们明白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早期应用胰岛素的益处。

老年患者一般认为结核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加之患有糖尿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拒绝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细致地宣传肺结核疾病知识,了解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并通过治愈病例教育患者,使之懂得本病不是不治之症,消除自弃和恐惧心理,增加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同时,还应用温暖的语言、体贴关心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患者;此外还应做好家属的工作,使患者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同情,稳定其情绪,使之心情坦然,乐于治疗。

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要积极做好健康指导工作。患者出院后要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积极预防呼吸道和皮肤感染。要向患者宣传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交待如何配制糖尿病饮食,告知患者应长期严格执行。要教会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的时间、剂量和用法,教会并指导使用胰岛素患者正确的注射部位及方法,如何消毒器械,解释胰岛素的抗药性原因和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处理方法。要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检测,包括如何检测尿糖、血糖,并以此来调节降糖药物的量;还应做体重、血压、饮食量和用药情况的记录,必要时做尿酮体、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以早期发现并发症;定期查血常规、痰结核菌、肝肾功能等变化。要教会患者合理配制食谱,强调饮食提高结核病患者免疫力的重要性,按医嘱继续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嘱患者出现异常随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猜你喜欢

医嘱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