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

2011-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3期
关键词:后遗胃管反流

杜 娟

(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4)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遗患者的常见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1]。22%~65%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常发生呼吸道感染、营养缺乏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应充分重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护理。我科对50例脑卒中后遗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系统的饮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有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50例,其中男41例,女9例,脑梗死38例,脑出血12例,年龄56~84(68.5±4.6)岁。

1.2 观察与评估

认真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如: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认知能力、呼吸功能、语言功能、体位的控制能力等。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病人能否从口进食,进食需要的时间、每口及每次进食的量和种类、咳嗽能力,饮水时有无呛咳,以及家属的照护能力,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保证饮食安全。轻中度的患者尽早行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经口进食,重度患者给予留置胃管行鼻饲。

2 喂饲护理

2.1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受教育的程度、性格、情绪变化等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鼓励患者克服困难,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能积极主动配合饮食护理。

2.2 吞咽训练

根据吞咽障碍部位对吞咽功能各方面进行训练。包括:咽冷刺激;触觉刺激及吸允训练;声门上训练;面部肌肉训练;以增强其协调能力,训练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循序渐进。

2.3 摄食训练

经过吞咽训练以后,进行摄食训练。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进食体位,能减少食物反流与误吸的发生。取坐位的患者颈部稍前屈,取半卧位的患者,进食时将头偏向麻痹侧,可提高对食团的推动力。如有食物滞留口内鼓励患者用舌的运动将食物后送以利吞咽。食物的形态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和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

2.4 饮食环境管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有利于患者集中精神进餐。协助患者做好进餐前的准备,如排便、洗手、漱口,取合适的体位。进餐时不要讲话、关闭电视机,收音机,停止护理活动等避免分散注意力,影响顺利吞咽。

2.5 食物的选择

选择软饭、半流、糊状或胨状的黏稠食物,水茶等稀薄液体最容易导致误吸。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且爽滑,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2]。

2.6 进食的协助

在进食过程中,适当给患者喝一点白开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体误入气管[3]。如果用杯子饮水,杯中的水至少保留半杯,患者低头饮水的体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喂食时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要细心和耐心,勿催促患者,以利充分咀嚼。

3 鼻饲的护理

3.1 留置鼻饲护理

为了预防食物反流,置管时应增加胃管插入长度[4]。一般要比常规长度增加7~10cm,使最末侧孔能进入胃内,防止注入的食物反流。

3.2 改变鼻饲时体位

借重力作用防止食物反流,如鼻饲前后根据患者病情摇高床头(≥30°)、采取办坐卧位或坐位。

3.3 分次灌饲法

用注射器分次灌注,每次灌注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确定无误后,方可灌食。鼻饲时尽量抬高床头,使之成30°~60°角。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反流误吸[5]。

3.4 更换胃管

拔管时为防止液体滴入气管,用止血钳夹紧胃管开口端,拔至咽喉处时快速拔出。胃管留置时间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适当延长,一般每1个月更换一次。胃酸长期腐蚀胃管,可使胃管变硬,有损伤胃黏膜的危险。

3.5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咽部分泌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清水清洁鼻腔,进餐前后,睡前,晨起选择适合的溶液漱进行口腔护理或漱口水漱口。

3.6 误吸的预防

备好吸引装置,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如患者呛咳误吸或呕吐,立即取头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做颈部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防止颈部后倾,肌肉挛缩所致的吞咽不利;咳嗽训练,努力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6]。

3.7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讲解如何选择食物,每次进食量,进食速度,进食的体位、以及发生误吸时的一般急救知识。

4 结 果

50例脑卒中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经系统规律的饮食护理,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脱水、严重营养不良、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5 讨 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状,胃肠道内营养的供给是人类固有的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最佳途径。尤其在疾病状态下,尽早采取胃肠内营养,对恢复和维持胃肠道功能有益.重视饮食护理,正确评估患者病情,选择鼻饲、喂食等不同形式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尽早行康复训练。如摄食-吞咽功能训练;咳嗽排痰、加强肌力训练;上肢进食功能训练等。选择使用合适的餐具和辅助工具,注意食物的调配、凡是与摄食有关的细节均应考虑在内,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增加进食的安全,避免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孙伟平.11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12(4):282-284.

[2]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179.

[3] 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5.

[4] 侯学荣.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800-801.

[5] 梁海燕,许克虹.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3.

[6] 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5.

猜你喜欢

后遗胃管反流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