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烟机弹丝辘转速与产品物理质量的关系

2011-02-09陈小林李飞宇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烟支端部烟丝

陈小林,李飞宇,李 清,李 曦

(重庆烟草工业公司涪陵分厂,重庆 408000)

目前国内部分卷烟企业卷接设备使用的英国MOLINS公司生产的PASSIM和许昌烟机厂引进其技术生产的ZJ19型卷烟机,其弹丝辘和集流管由独立电机驱动,转速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为研究弹丝辘转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将目前的卷烟机弹丝辘与集流管由独立电机驱动改为弹丝辘驱动电机变频控制,并将转速控制集成到卷烟机主机控制程序中,使得弹丝辘的转速可调。研究相同品牌的烟丝在不同的弹丝辘的转速下对跑条烟丝结构均匀性、烟丝造碎和卷烟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比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转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为确定不同品牌的烟丝最佳的弹丝辘的转速奠定其础。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设备与仪器

材料:重庆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涪陵分厂A品牌成品烟丝。

设备:PASSIM(英国MOLINS公司)及GDx1(意大利GD公司)机组。

仪器:YQ-2烟丝振动分选筛分(郑州烟草研究院)、PG603-S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索定D51型多功能测试台(法国索定检测仪器设备公司)、端部掉丝量测定仪(成都瑞拓公司)、JWQ-I型烟支含末振动分选筛分(郑州烟草研究院)。

(二)方法

1.试验方法。

1)在改装后的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可调范围内(即转速在300~1600rpm),设置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分别为950 rpm、1150rpm、1350rpm和1550rpm四个试验水平。

2)试验期间卷烟机其他参数设置不变。

2.检测方法

1)跑条烟丝结构:系统运行稳定后,在PASSIM跑条丝出口处按卷烟工艺规范[1]取样和测试,每一水平下测试10次,并计算其平均值。

2)烟支物理指标:系统运行稳定后,在GDX1条烟出口处按GB5606—2005《卷烟》等间隔抽样5次,烟支吸阻和烟支单支质量按GB5606—2005《卷烟》[2]每一水平测试10次;烟支端部掉丝量按GB5606—2005《卷烟》每一水平测试两组即10次;烟支含末率按GB5606—2005《卷烟》每一水平测试5 次[3]。

二、结果与分析

(一)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产品物理质量指标对比分析

表1为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产品物理质量指标平均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跑条烟丝结构在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跑条烟丝的结构分布发生变化,随着卷烟机弹丝辘转速的增加,烟枪整丝率和长丝率也逐渐增加,而中丝率、短丝率和碎丝率逐渐降低;烟支质量标偏平均值在卷烟机弹丝辘动转速1550rpm时最低;烟支吸阻和烟支单支质量由于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发生变化后,在其他参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供丝流量发生变化后烟支单支质量发生波动而引起吸阻有一定的波动,烟支质量越低,烟支吸阻相对较低,但烟支质量标偏波较大,在弹丝辘转速1550rpm时烟支质量标偏最小,950rpm时次之;烟支的含末率除转速在卷烟机弹丝辘转速1150rpm时较低外,其他水平下均无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设计值要求;烟支端掉丝量在卷烟机弹丝辘转速1350rppm时最低测试的平均值为3.085%,1550rppm时次之测试的平均值为3.49%。

(二)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产品物理质量指标方差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对有明显差异的跑条烟丝结构、烟支质量标偏和烟支端部掉丝量进行方差分析。

表2是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在4个试验水平下跑条丝结构方差分析,每一个试验水平下测试10组数据。表2显示,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对跑条丝的整丝率、长丝率、中丝率、短丝率和碎丝率均有显著影响。这与对比分析的结果一致。

表3是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在4个试验水平下对烟支的端部掉丝量、烟支质量标偏和含末率的方差分析,其中部掉丝量和烟支质量每一水平下测试10次。从表3可以看出,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对烟支的端部掉丝量和烟支质量标偏均有显著影响。这与对比分析的结果一致。

表1 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产品物理质量指标平均值

表2 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跑条丝结构方差分析

表3 卷烟机弹丝辘不同转速下烟支部分物理指标方差分析

三、结果与探讨

1)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卷烟机弹丝辘转速的增加,跑条丝整丝率和长丝率也逐渐增加,而中丝率、短丝率和碎丝率逐渐降低;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对烟支质量标偏和烟支端部掉丝量有较大影响,但在试验范围内烟支含末率、烟支单支质量和烟支吸阻无明显差异。

2)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对跑条丝的结构分布、烟支的端部掉丝量和烟支质量标偏均有显著影响。

[1]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工艺规范[S].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国家烟草专卖局.GB5606-2005卷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刘文卿.实验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张佑法)

猜你喜欢

烟支端部烟丝
大型水轮发电机绕组端部电晕问题探讨
HCSR油船甲板强横梁端部通道开孔分析
降低ZJ17型卷接机组烟支皱纹缺陷率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短支烟加工工序间烟丝尺寸分布分析
弹簧扁钢51CrV4端部开裂原因分析
基于Fluent 仿真的膨胀烟丝回潮筒的优化改进
不同干燥方式下配方烟丝的保润性能
接装纸激光打孔方式对细支卷烟物理指标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短支烟加工工序间烟丝尺寸分布研究
ZJ17D细支烟激光打孔装置拨烟辊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