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良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2011-02-08何乔仙徐柱启汪洋宝马国生

卫生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陆良县娱乐场所安全套

何乔仙,徐柱启,汪洋宝,马国生

(陆良县卫生局,云南 陆良 655600)

1 前言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总面积为2096平方公里,县城区面积达771.9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3%。辖10个乡镇,一个华侨农场137个村委会,总人口631506人,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2009年12月22日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05例。2007年调查显示,有娱乐场所43户,有暗娼500余人。为有效控制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传播,降低普通人群感染HIV的危险性,减缓艾滋病在陆良的流行和蔓延,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陆良县实施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采取政策开发与倡导、机构能力建设、大众宣传教育、针对暗娼人群开展同伴教育活动、自愿咨询检测、外展服务、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安全套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干预对象主要是陆良县境内各发廊、桑拿室、卡拉OK厅、歌舞厅、夜总会、小旅社、出租房等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性行为交易的暗娼1129人次。

2.2 评估方法

2007年至2009年每年对目标人群开展综合检测,进行干预效果评估。2007年基线调查娱乐场所43户,暗娼365名;2008年调查娱乐场所40户,暗娼364名;2009年调查娱乐场所33户,暗娼400名。采用双阶段概率抽样法(PPS)。应用省中英项目办统一制作的行为知识调查问卷,由工作人员深入娱乐场所对暗娼开展人口学、艾滋病传播预防相关知识及高危行为等情况调查,调查问卷经审核录入EpiData系统,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 项目实施的主要活动

3.1 基线调查

2007年4月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项目工作推进情况提供考核依据,调查娱乐场所的数量、分布、结构等基本情况;对暗娼开展了综合行为问卷和血清学检测。

3.2 政策开发和倡导

2007年4月召开陆良县中英艾滋病项目启动会1次,项目协调会、平台工作会、娱乐场所业主培训会、妈咪培训会共37次,工作考察3次。

3.3 机构能力建设

为加强政府的领导,协调并整合各部门、组织与社会的防艾力量,促进合作,作平台。至项目结束参加省项目办举办的为建设支持性环境做保障,2007年成立了陆良县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领导小组。搭建和完善了项目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干预技能培训班 11个,23人次参加。县级组织召开的各类能力建设培训班32个,受训人员256人次;组织现场考察学习4次,40人参加;经验交流会5次,125人参加;举办业主培训班6次,424人次参加;举办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培训班110个,3854人参加。

3.4 针对暗娼人群开展的行为干预

通过联谊会、业主培训会等方式,获得娱乐场所业主的认可及支持。招募2名外展骨干及7名同伴教育员。由她们逐渐负责活动中心的日常工作。分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动项目期间,培训同伴教育骨干 25次,190人次参加。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增强活动中心的吸引力和凝集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生存技能培训;提供各种健康服务。

根据目标人群妇科疾病、性病相对高发的特点,项目邀请相关的医生到妇女健康中心为目标人群进行现场的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测、免费B超、妇科检查等服务。定期开展女性性工作者的社区外展及同伴教育;建立转介网络及机制,为目标人群提供各种转介服务;开展安全套的免费发放与社会营销。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对40个娱乐场所进行了艾滋病干预活动,场所干预覆盖率为100%。累计发放安全套103554只,接受外展服务和同伴教育的暗娼的数量累计达1346人,平均每个项目年度对暗娼448人进行干预,进一步扩大了干预的广度和深度。

4 结果与分析[1]

4.1 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依次为 52.88%(193/365)、94.8%(345/364)、97.5%(390/400),其正确认识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明显提高(详见表1)。

表1 陆良县被调查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

4.2 暗娼人群关键行为指标变化情况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关键行为指标中,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及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最近一年做过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的比例明显得到提高;性病感染情况及暗娼中吸毒人员的比例明显下降(详见表2)。

表2 暗娼人群关键行为指标分析结果

4.3 暗娼人群接受干预措施的变化情况

2007年~2009年,各年接受干预服务的暗娼比例得到较大提高。其中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检测2007年为14.0%,2008年为75.8%,较2007年上升了61.8%,2009年达到98.3%,较2007年上升了84.3%,较2008年上升了22.5%;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数均为0;接受同伴教育2007年为17.5%,2008年为62.4%,2009年达到98%,较以往得到较大提高(详见表3)。

表3 暗娼人群最近一年接受干预措施覆盖情况

4.4 暗娼血清学检测情况

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陆良县暗娼阳性感染率有下降趋势,说明通过项目的实施,在暗娼中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及安全套发放,性病规范治疗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暗娼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改变其高危行为方式,有效遏制了性病、艾滋病在暗娼和嫖客及社会上的传播。

表4 暗娼人群分年血清学检测情况表

图1 陆良县2007年~2009年暗娼HIV阳性变化

5 讨论

5.1 体系是保障

自2000年12月起,陆良县积极组织成立了相关的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在防艾办的领导下,一方面定期向政府部门进行通报项目进展情况,以协调各相关部门,将项目工作与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另一方面,通过召开项目实施单位之间和平台之间的协调会,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项目执行期间,为做好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干预,召开协调、培训会20次,1140人次参加。

5.2 基线调查和综合检测是依据

为掌握艾滋病防治基本情况,了解陆良县主要目标人群的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流行现状,同时也为今后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项目在实施周期内,开展了女性性工作者项目启动之初的人群规模估计、基线调查及每年的行为学、血清学调查,为今后项目干预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

5.3 经验是方向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参加省项目办举办的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干预技能培训班11期,23人次参加。县级组织召开的各类能力建设培训班 32个,受训人员256人次;组织现场考察学习4次,40人参加;经验交流会5次,125人参加。采用国际上已经逐渐开始广泛采用的外展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参考“健康信念模式”、“知信行”;理论及行为转变理论模式[2],遵循“尊重、平等、不评判、保密”原则,规范性病诊疗,定期通知娱乐场所暗娼到保健院开展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测及诊疗活动。提高了陆良县项目工作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水平及工作技能,为项目运作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经验模式,也为项目工作顺利运作指明了方向。

5.4 干预出成效

通过两年多的干预服务,陆良县暗娼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得到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由52.88%提高到 97.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比例由57.5%提高到93.5%;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比例由21.9%提高到73.8%;最近一年做过HIV检测并知道检测结果的比例由31.78%提高到63.3%。

[1]黄仲谋,张小乔,李玉生,等.泸西县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6,20(3):254-257,210-213.

[2]付云朝,熊永昌,徐福成,等.金平县城区娱乐服务场所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云南预防医学,2005,3(10):8-10.

猜你喜欢

陆良县娱乐场所安全套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及预防措施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贫苦阶级的“公共娱乐场所”?:《雾都孤儿》与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