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2007年至2009年度流感监测分析

2011-01-29马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6期
关键词:哨点病原学毒株

马红梅 许 军 杨 明 华 华 邢 锐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约有20%的成年人和5%的儿童患一次流感。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复杂,迄今人们还不能有效的控制它。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监测网络,进行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每年定期发布流感流行动态和防治标准,推荐疫苗株。本文对黑龙江省2007年至2009两个监测年度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黑龙江省流感流行趋势和特点,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来源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全省7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病原学资料为同期全省3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1.2 监测内容与方法

1.2.1 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

按照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儿内科门诊和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儿童医院在儿内科和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监测门诊每日登记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病例总数,每周统计后网上直报。监测时间为每监测年度的10月1日所在周至次年3月31日所在周。

1.2.2 病原学监测

每周每家哨点监测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他实验室确诊依据)的咽拭子5~10份,4℃保存送至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具体参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1]。

2 结 果

2.2.1 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报告情况

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平均为3.45%,最高5.7%,出现在2008年5周;最低1.8%,出现在2007年第40周;2008年至2009年度ILI%平均为2.03%,最高3.5%,出现在2008年第41周;最低1.1%,出现在2009年第11周。2008至2009年度黑龙江省ILI%平均值较2007年至2008年度偏低,整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ILI%曲线全年相对平稳,见表1。

2.2.2 病原学监测情况

2007年至2008年度全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收到来自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的咽拭标本924份,全部进行了病毒分离,分离到144株毒株,经HI鉴定B型70株,占48.6%;A型74株,占51.4%。其中A(H1N1)亚型2株,占1.4%;A(H3N2)亚型72株,占50%。2008年至2009年度从995份标本中分离到130株毒株,经HI鉴定A(H1N1)亚型121份,占93.08%;A(H3N2)亚型9份,占6.92%。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流行的优势毒株为乙型和甲3(H3N2),2008年至2009年度优势毒株是甲1(H1N1)。2007年至2009年度季节性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见表2。

表1 2007~2009年度哨点监测医院ILI及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统计

表2 2007~2009年度季节性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

3 讨 论

从连续两年的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至2009年度黑龙江省ILI%平均值(2.03%)较2007年至2008年度(3.45%)偏低,有显著差异(P<0.05),整体水平低于去年同期。黑龙江省的季节性流感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和次年1月份,而同期的病毒分离率最高出现在1月份,两项指标的时间基本吻合,说明12月份、1月份确实是黑龙江省流感病毒活跃的时期。病毒分离结果有时会出现滞后,忽高忽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ILI与病毒分离结果相比更稳定、可靠,具有早期预警意义,可作为预测流感流行的指标[2]。

从病毒分离情况看,黑龙江省这两年的流感流行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7年至2008年度黑龙江省季节性流感乙型和甲3型共同成为优势毒株,乙型占48.6%,H3N2占50%,H1N1仅占1.4%;而2008年至2009年度甲1是优势毒株,H1N1占93.1%,H3N2占6.9%,完全不见了乙型的踪影。流感优势毒株的变化对流感流行有何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05-2010)[Z].2005.

[2]张顺祥,谷利妞,程小雯,等.季节性流感监测中病毒分子变异分析的意义[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5):23-27.

猜你喜欢

哨点病原学毒株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运行情况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振聋发聩·合力助推接触镜安全 2017全国接触镜安全监控峰会暨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第二届联席会圆满召开
泰州市海陵区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建设及管理措施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