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2011-01-25王强戴惠学

长江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气候防虫网蓟马

王强,戴惠学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210042)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王强,戴惠学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210042)

详细阐述了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网室内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针对防虫网内豇豆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豇豆无公害防治技术。

防虫网;豇豆;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不断被媒体报道,诸如海南“毒豇豆”、青岛“毒韭菜”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民众反应强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强化了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从栽培入手,大量投资开展蔬菜防虫网栽培,希望能够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但实践证明,防虫网防虫作用不是万能的,在防虫网条件下栽培的蔬菜依然需要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若农药施用不合理,同样会产生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防虫网小气候条件下的气候特点及豇豆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并建立了较合理的无公害综合防治对策。

1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

1.1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影响因素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主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防虫网、栽培作物三大因素的影响。

①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是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及风、霜、雨、雪、雾等。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是以外部环境为基础,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②防虫网 小气候环境与防虫网规格、颜色、覆盖方式等密切相关。总体趋势是,防虫网目数越高,颜色越深、覆盖面积越大,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小气候环境与外部环境差异越大,相反,差异越小。

③栽培作物 栽培作物品种、种类、高矮、密度等对小气候环境影响较大。种植作物生长高度越高、密度越大,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1.2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小气候环境变化特点

①温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生产上常用的防虫网由直径0.16~0.25 mm无色透明的聚乙烯编织而成,规格20~32目(孔径0.495~0.833 mm)。覆盖条件下,防虫网内外温度差异不大,影响防虫网内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从理论上来讲,当防虫网内外光照强度相同时,由于防虫网的覆盖作用,防虫网内的温度高于防虫网外;但因防虫网还具有遮光和反光的作用,因此实际上防虫网内的光照强度低于防虫网外,两个因素基本相互抵消,从而导致防虫网内的温度与防虫网外相同位置的温度差异不大。防虫网内温度变化趋势为防虫网透光效果越差,反光效果越好,网室内温度相对越低,否则,温度相对越高。

试验表明,在25目(孔径0.701 mm)无色透明防虫网条件下,大棚温度在早晨和傍晚时与露地持平,而在晴天中午高温条件下,网内温度则比露地高约1℃;大棚内10 cm地表的温度在早晨和傍晚时高于露地,而在中午时,又低于露地。

②湿度 由于防虫网的覆盖作用,防虫网内的湿度比网外相同位置的湿度提高约5%,浇水后提高约10%。防虫网室内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防虫网目数、风速及浇水状况,当防虫网目数越高,风速越小时,防虫网内的湿度相对越高,否则,湿度相对越低。

③光照 由于防虫网具有遮光和反光的作用,所以防虫网内的光照强度低于防虫网外。网室内光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防虫网的透光率和反光率。当防虫网透光效果越差,反光效果越好时,防虫网内的光照强度相对越低,否则,光照强度相对越高。一般25目无色透明防虫网的遮光率为15%~20%。

④风速 在防虫网覆盖条件下,防虫网内的风速低于防虫网外。室内风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防虫网的目数,防虫网目数越高,防虫网内的风速相对越低,否则,风速相对越高。据测定,25目防虫网条件下,室内风速比露地降低15%~20%;30目防虫网条件下,室内风速降低20%~25%。

2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豇豆病虫害发生规律

2.1 虫害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可以防豇豆荚螟、夜蛾类害虫等“大虫”;但不能防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小虫”;也不能防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①蚜虫 蚜虫是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体型较小,繁殖迅速,其幼虫可以自由穿越防虫网,而有翅蚜可以穿越较大网眼处进入网室内,特别是当防虫网外周边有大量寄主杂草存在时,使得虫口密度大,导致蚜虫可反复侵入室内。蚜虫为害具有毁灭性,发生严重时,可导致作物绝收。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蚜虫以“群居”为害为主,即在某一片或某几株植株上大量繁殖和为害。蚜虫发生规律与环境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中温、干燥环境有利于蚜虫发生和传播;相反,高温、高湿环境不利于蚜虫发生和传播。

②蓟马 蓟马也是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体型更小,且繁殖迅速,无论成虫幼虫都可自由穿越防虫网,具有毁灭性。蓟马成虫飞翔能力弱,一般借风力传播。蓟马与蚜虫一样,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影响作物的品质。其为害范围包括豇豆叶片、花和嫩荚,对花的为害尤其严重,严重时往往在一朵花里有几十头蓟马;其次是对嫩荚的为害,由于刺吸式口器不断刺吸嫩荚,导致嫩荚表面形成许多暗红色小斑点,严重时小斑点连成一片,在豇豆荚上形成褐色不规则斑块,从而影响豇豆的外观品质和产量。蓟马的消长规律与温度关系不大,在豇豆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蓟马都能生长发育,但多雨高湿环境不利于蓟马发生。

③潜叶蝇 也是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不具有毁灭性。为害豇豆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其成虫可以通过较大网眼处穿越防虫网,18~35℃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均能正常生长发育,32℃为其最适生长发育温度。湿度对美洲斑潜蝇影响不大。

2.2 病害

病菌孢子微小,随风传播;土传病害随水传播;病毒由蚜虫传播,因此防虫网对病菌孢子、土传病害和病毒病没有任何防护作用。并且,大部分病害喜欢高湿环境条件,由于防虫网条件下的小气侯环境的湿度明显比外界高,有利于大部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①锈病 锈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当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75%以上时最易发病,发病率可达70%以上。一般日平均气温24℃,若遇到频繁的小到中雨,或长时间降雨,则该病易发生流行。在防虫网覆盖条件下锈病发生相对较重。

②煤霉病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7~35℃,最适30℃,而25~28℃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高湿或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因此,各地梅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在相同条件下,有防虫网覆盖的煤霉病发病较重。

③根腐病 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可寄生10 a以上。发病程度与豇豆开花之前生长期的雨量密切相关,一般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早春至初夏,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0℃以上,田间相对湿度80%以上时,该病即发生流行。在相同条件下,有防虫网覆盖的根腐病发病较重。

④病毒病 为豇豆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以豇豆蚜传播花叶病毒(CABMV)为主,病毒流行是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造成的。发病气候条件与蚜虫对环境条件要求基本一致,即中温、干燥环境既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和发展。要防治病毒病,首先要防治蚜虫,特别在豇豆幼苗期,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蚜虫虫口基数。

3 防虫网覆盖条件下豇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1 虫害

按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方针进行。

①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株、老叶和杂草,进行无害化处理。土壤深耕冻(晒)垡,水旱轮作,减少虫源。

②物理防治 a.银灰网避蚜。在防虫网中加入避蚜银灰线,透明纬线与避蚜银灰线的比例为(5~ 10)∶1,做成银灰防虫网,在基本不影响透光性的前提下使用,起到防蚜避蚜的作用。

b.高温灭虫。在夏季,土壤浇水后,贴地覆盖塑料膜,四周压紧,覆盖15~20 d,利用夏季高温,杀灭地下害虫、虫卵及病菌。

c.黄板粘虫。在防虫网内挂置粘虫黄板,5~10 m2挂1张,诱杀有翅蚜虫和潜叶蝇、蓟马成虫。

③生物防治 蚜虫主要天敌是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草蛉等;潜叶蝇的寄生性天敌有潜蝇茧蜂、潜蝇小茧蜂、潜蝇姬小蜂等。应注意在防虫网内合理施用农药,引进并保护好天敌,以虫治虫。

④化学防治 当以上防治措施无法控制虫害,并且虫口密度已经影响豇豆正常生长时候,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 T8321的要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a.蚜虫。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螨蚜杀净(0.5%齐螨素)2 000倍液喷施防治。根据植株虫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蚜虫聚居的植株或群体,进行重点防治。

b.蓟马。每667 m2交替使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 g,17.5%的蚜螨净可湿性粉剂20 g,好年冬(丁硫克百威)喷施防治。喷药时间应在早晨开花后至11:00前,重点喷施开放的花朵,尽可能喷到花朵里面。

c.潜叶蝇。使用含有阿维菌素的生物农药,如0.9%的爱福丁乳油2 000倍液或1.8%的虫螨克乳油2 000倍液喷施防治,其次是害极灭 (阿维菌素)、绿菜宝、康福多(吡虫啉)、灭扫利(甲氰菊酯)等。豇豆幼苗2~4叶为重点防治时期,喷药时间应在晨露干后至11:00前,此时,成虫和老熟幼虫活动频繁并暴露在叶面,防治效果好。交替施用不同种类的农药,虫口密度较大时,每4~7 d喷一次。

3.2 病害

表1 豇豆抗(耐)病品种

①农业防治 选择3 a同科作物不重茬的田块,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株、老叶和杂草,进行无害化处理。土壤深耕冻(晒)垡,减少病源。

②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豇豆品种之间,抗(耐)病性差异很大,且在同等条件下,覆盖防虫网的发病较重,故应根据不同地域豇豆发病规律,合理使用抗病品种,从而达到抗病、增产、无公害的目的。抗(耐)病品种如表1所示。

③生态防治 豇豆主要病害中除了病毒病适宜在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下发病,其他如锈病、煤霉病、根腐病等,都适宜在阴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因此,只有控制了湿度才可抑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生产中,在充分保障豇豆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少不合理灌溉;膜下滴灌;高畦深沟,及时排灌;大棚防虫网上顶膜,雨天覆盖,晴天收起等措施,降低防虫网内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④化学防治 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均无法控制病害时,使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以防为主,发现病害后,定期喷药。a.锈病。用25%的粉锈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的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b.煤霉病。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7%的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c.根腐病。用15%的恶霉灵水剂450倍液,4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灌根防治。

d.病毒病。可用20%病毒A 500倍液,20%的病毒必克1 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1]吴松.豇豆锈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上海蔬菜,2007(5):99-100.

[2]司凤举,司越.豇豆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6(7):35.

[3]陈丽芳,陈国庆,周福才,等.扬州地区蔬菜潜叶蝇发生规律的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1999,20(4):24-28.

[4]孙小丽,杜大伟.蔬菜潜叶蝇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25.

[5]杨玉洁,王学平.2006年如皋豇豆根腐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7,27(7):14-15.

[6]邱敬萍,薛宝娣,韩国安,等.豇豆病毒病的防治[J].江苏农业科学,1995(1):51-53.

[7]李小荣,朱金文,王连生,等.豇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5,31(6):93-94.

[8]李慧英,于绍兰,马金贵,等.乌鲁木齐地区蔬菜潜叶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1999(4):17-18.

[9]陈庭华,陈彩霞,蒋开杰,等.新害虫棕榈蓟马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18(2):23-25.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Insect-proof Coverage on Cowpea Diseases and Pests

WANG Qiang,DAI Huixue
(Nanjing Vegetables Research Institute,210042)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cowpea diseases and pests and special climate environment of insect-proof coverage were expounded,nuisanceless control technology were explored and summarized that were based on agriculture,phy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prevention as complementary approches.

Insect-proof;Cowpea;Diseases and pests;Prevention and control

10.3865/j.issn.1001-3547.2011.04.022

王强(1962-),男,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与

育种,电话:025-86165330,E-mail:85423541@163.com

2011-02-09

猜你喜欢

小气候防虫网蓟马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