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用例分析

2011-01-12于桂梅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西厢第二人称复数

于桂梅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用例分析

于桂梅

(天水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中“你”出现频率最高,主要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尔”和“汝”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在《董解元西厢记》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复数的用法,但用例极少。

《董解元西厢记》;第二人称代词;计量研究

代词的出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然现象。汉语的代词系统因受到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演变复杂。“汉语发展到唐代以后,形成了与古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代词系统,奠定了现代汉语代词系统的基本格局”。[1]从汉语史的角度看,第一人称代词的演变最为复杂,第二人称代词次之,第三人称代词相对简单一些。本文主要讨论了《董解元西厢记》[2](以下文中简称《董西厢》)中的第二人称代词系统,以期展示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在金代的基本面貌。《董西厢》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你”、“汝”、“尔”、“您”、“恁”、“贤”、“贤家”、“贤每”、“伊”、“伊家”等10个。 这些代词在《董西厢》中的出现频率和分布情况很不一样,而且其中个别的, 如“尔”、“汝”、“贤”、“恁”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而像“你”、“您”等则依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规范用词。下面试详述之。文中所有列项均在其后用数字标出使用频率,比如“你(135次)”表明“你”在《董西厢》中共出现135次。

一、你(135次)

一般认为,近代汉语中的“你”是由上古汉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尔”发展演变而来。吕叔湘先生指出:“第二身代词你就是古代的爾。汉晋以来,草书里久已把 ‘爾’写作 ‘尔’。……我们可以相信,南北朝人写这个字已经跟现代的情形相似,除必须工整的场所作 ‘爾’外,通常就写 ‘尔’。至于什么时候又在左边加上 ‘亻’旁,那一定是在 ‘爾’的语音跟读音已经分歧之后,借这个来分别一下。在北齐书里(百衲本二十四史,他本同), ‘爾’、‘尔’、‘你’三种写法都有……大概 ‘你’的写法也是南北朝的后期就已经出现,隋唐之际已经相当通行,到了修史的文人或誊写的钞胥敢于录用的程度”。[3]

“你”在《董西厢》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共135次。

(一)“你”单独充当句子成分124次,其中充当主语64次(如本节例句1、例句2)、宾语34次(如本节例句3、例句4)、定语18次(如本节例句5)、兼语8次(如本节例句6)。

1.脑背后个人来,你试寻思怎照顾?[2]卷一,9

2.你把笔尚犹力弱,伊言欲退干戈,有的计对俺先道破。[2]卷二,50

3.欲待飞去欠双翼,甚时见你?[2]卷一,16

4.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斗争斗合。[2]卷二,48

5.我打折你大腿, 缝合你口![2]卷四,88

6.不合上烦,托付你作个媒人。[2]卷三,64

(二)“你+咱”结构。“你”和第一人称代词“咱”构成双音形式“你咱”,义同“你自己”。共3例。例如:

7.你咱说谎,我着甚痴心没去就,白甚只管久淹萧寺?[2]卷三,74

(三)“你”和名词性成分构成同位短语。8例,例如:

8.俺又本无心,把你僧家混耗。甚花唇儿故来相恼?[2]卷二,40

9.莺莺你还知道我相思,甘心为你相思死。[2]卷五,100

《董西厢》中的“你”主要用于单数,如本节例句2、例句3、例句5、例句6等,但有时也可用于复数,如本节例句8。“你”主要用于对听话人的指称,有时也可不用于称代对方,而是泛指“人们”,如本节例句1。

二、汝(19次)

“汝”在《董西厢》中共出现19次,可以充当主语(9次, 如本节例句1、例句2)、宾语(6次,如本节例句3)、定语(3次,如本节例句4)、兼语(1次,如本节例句5)。

1.一将出谓聪曰:“汝为佛弟子,当念经持戒, 如何出粗恶?”[2]卷二,42

2.生曰:“汝欲闻此妙语,吾能唱之,而无和者, 奈何?”[2]卷五,107

3.夫人怒曰:“犹敢妄对, 必不捨汝!”[2]卷六,120

4.夫人曰:“事已如此,未审汝本意何似?愿则以汝妻生,不愿则从今断绝。”[2]卷六,122

5.想夫人处必有佳馔,烦汝敬谒,不拘多寡,以疗宿饥, 可乎?[2]卷五,108

“汝”作定语时,与中心语之间几乎都不加结构助词,在3个作定语的用例中,只有1个加“之”的用例,即:

6.夫人泣曰:“皆汝之不幸也!”[2]卷七,147

“汝”也可兼表复数(如本节例句7),此外第二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也可以用“汝等、汝族”来表达(如本节例句8)

7.如僧再追,汝必齐发弓弩,僧必溃矣。[2]卷二,46

8.汝等作沙场之血,汝族为叛国之囚。族灭身亡, 有财何益?[2]卷二,42

三、尔(12次)

“尔”在《董西厢》中共出现12次。从语法功能的角度来看,《董西厢》中的“尔”可作主语(8次, 如本节例句1)、宾语(1次, 如本节例句3),也可作定语(3次,如本节例句4)。

1.尔为女子, 容艳不常。[2]卷一,18

2.尔等以浑太师薨后无人统制,丁文雅恣其酒色,稍失训练,因为掠闹,想无叛心。[2]卷三,63

3.且国家养尔,本欲安边,是以月终给粟,岁季支衣。[2]卷二,42

4.夫人令红娘命莺莺“出拜尔兄。”久之,莺辞以疾。夫人怒曰:“张生保尔之命,不然,尔虏矣!不能报恩以礼,能复嫌疑乎?”[2]卷三,68

从本节例句1、例句4可以看出,“尔”可以表单数,义同“你”;也可以表复数,义同“你们”,如本节例句3。当然,“尔”表复数时,也作“尔等”,如本节例句2。

四、您(20次)、恁(2次)

“您”在《董西厢》中共出现20次。

(一)“您”单独充当句法成分15次,分别作主语(4次,如本节例句1)和定语(11次,如本节例句2)。

1.随俺后抽兵便回去,不随后您须识我。[2]卷二,47

2.平白地混赖他人妇,若不看您朝廷里的慈父, 打一顿教牒将家去。[2]卷八,166

(二)“您”与名词结合构成同位语。3例:

3.少后三二日,多不过十朝,须要您莺莺偿命。[2]卷五,101

4.相国夫人您但去,把莺莺留下,胜如汤药。[2]卷五,103

5.不索打官防,教您夫妻尽百年欢偶。[2]卷八,161

(三)“您”+数量词。仅2例。例如:

6.这官人与足下非戚非亲,您两个旧友忘形。[2]卷八,162

“您”单用时,可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如本节例句1。在现代汉语中,“您”是“你”的敬称,是一种礼貌式用语,但在《董西厢》中,有时却没有这种区分,如本节例句2。

“恁”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的方言变体,在《董西厢》中仅3例,用作定语(1次,如本节例句7)和主语(2次,如本节例句8例、例句9),即:

7.说恁心聪,算来有分咱家共。[2]卷四,81

8.欲要乱军不生怒恶,恁献与妾身尸壳。[2]卷二,49

9.衣粮俸禄是吾皇物,恁咱有福。[2]卷二,41

五、 贤(7次)、 贤家(3次)、 贤每(2次)

“贤”是表示尊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在《董西厢》中共有7例,可以充当主语(2次,如本节例句1、例句2)、定语(4次,如本节例句3)、兼语(1次,如本节例句4)。例如:

1.怕贤不信,试问普救里僧行、我手下兵卒。[2]卷八,165

2.贤不是九伯与风魔,世言了怎改抹?[2]卷二,50

3.今日以莺莺,酬贤救命恩,问足下愿那不愿?[2]卷六,125

4.明日告州衙,教贤分别。[2]卷四,90

“贤家”在《董西厢》中共有3例,功能同“你们”,分别作主语(1次,如本节例句5)和宾语(2次,如本节例句6)。例如:

5.不当稳便,恁时悔也应迟,贤家试自心量度![2]卷二,40

6.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2]卷二,42

“贤每”在《董西厢》中仅2例,均为复数义,都用作宾语。例如:

7.朝廷咫尺不晓?定知道。多应遣军,定把贤每征讨。[2]卷二,40

六、伊(13次)、伊家(5次)

“伊”在《董西厢》中共出现17次,其中用于第二人称代词13次,义同“你”。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2次,如本节例句1)、宾语(6次,如本节例句2、例句3)、兼语(4次, 如本节例句4)、定语(1次,如本节例句5),在文中均表示单数。例如:

1.你把笔尚犹力弱,伊言欲退干戈,有的计对俺先道破。[2]卷二,50

2.我于伊志诚没倦怠,你于我坚心莫更改。[2]卷七,139

3.谁知今日见伊,尚兀子鳏居独自,又没个妇儿妻子。[2]卷八,160

4.幽情未已,忽观侍婢,请伊归去朱门闭。 [2]卷五,104

5.遣妾将汤药来到伊行。却见先生,这里恰待悬梁。[2]卷五,106

“伊家”共出现6次,其中5次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义同“你”,分别作主语(2次,如本节例句6)、兼语(1次, 如本节例句8) 和宾语(2次, 如本节例句7)。例如:

6.伊家只在香闺,小生独守书帏,纵写花笺无人寄。[2]卷五,104

7.专听着伊家,好消好息;专等着伊家,宝冠霞帔。[2]卷六,126

8.待阎王道俺无凭准,抵死谩生断不定,也不共他争,我专指着伊家做照证。[2]卷五,101

七、结 语

《董西厢》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汝”、“尔”等的出现频率高低悬殊,其具体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董西厢》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及使用频率

《董西厢》中的“你”出现频率最高。就其来源说,“你”上承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尔”,由“尔”转化而来。《董西厢》中的“你”主要用于单数,但有时也可用于复数,义同“你们”。“你”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无异。“尔”和“汝”在《董西厢》中用例较少。“汝”的用法和“你”在语法上并无差异,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表复数时,也作“汝等”。复数词尾“们”缀的出现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在《董西厢》中,第二人称代词继承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个别的代词后加“们”表示复数的用法。在《董西厢》中,“们”均写作“每”, 如“贤每”(您们), 但用例极少。“伊”在戏曲中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因《董西厢》口语化程度较强的性质所决定,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少的“伊”大多用作第二人称代词。

[1]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

[2] 董解元,著.凌景埏,校.董解元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3.

H04

A

1671-1351(2011)03-0104-03

2011-03-06

于桂梅(1977-),女,甘肃武威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艾小刚〕

猜你喜欢

西厢第二人称复数
《西厢记》董王优劣说新论*
评析复数创新题
西厢故事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复数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