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化学工业区碳三链规划与投资的思考

2011-01-03施大伟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1年5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丙酮苯酚

施大伟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200120)

上海化学工业区碳三链规划与投资的思考

施大伟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200120)

上海化学工业区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在二期大型乙烯项目规划前期,存在着不同产品方案的选择,文章以碳三链产品方案的规划为例,针对上海化学化工区的特点,从原料的选择、公用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不同产品方案对化工企业产业链发展规划的意义。

碳三 产业链 产品方案 规划

上海化学工业区北起沪杭公路,南至杭州湾北岸,东迄南竹港,西至龙泉港出海闸,园区范围内占地面积共29.4 km2。自1996年开始建设以来,已有许多国际著名的化工公司和国内化工行业的骨干企业先后落户园区,连同浙江乍浦的陈山和白沙湾原油贮备基地、上海金山区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以及位于上海化工区北侧的金山分区、奉贤分区在内,一条石化产业带正在杭州湾北岸迅速崛起。上海化工区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化工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及舟山群岛深水港口群的建设遥相响应,凭借当地滩涂资源、淡水资源和港口资源的独特优势,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为世人瞩目的石化工业基地。

有鉴于此,上海化学工业区2004年开始二期围堤工程建设,利用新围筑的土地投资建造大型炼化项目并为加工能力翻番预留发展用地。这些大型石化产业链中上游装置的建设将为上海化学工业区提供更丰富的烯烃和芳烃原料。新的一轮投资热潮将在化工区掀起,因此做好二期工程的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布局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化工产业链分支复杂、门类众多,产业布局所涉及的各类产品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明细列出,因此文章以碳三产业链的规划为例,阐述不同产品方案对上海化学工业区产业链发展的意义。

1 上海化学工业区现有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划

上海化学工业区一期工程以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石化)的900 kt/a乙烯装置为龙头,发展以基本有机原料和基本合成材料为主的中游产品,如上海天原(华谊)集团的氯乙烯和聚氯乙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高桥分公司)的苯酚丙酮、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异氰酸酯、德国拜耳公司的异氰酸酯和聚碳酸酯等,以及以精细化工为主的下游产品,如德国德固赛公司的色浆、有机过氧化物等下游产品,实现了产品链的上下衔接,布置的整体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二期工程以拟建的10 Mt/a炼油装置和1 000 kt/a乙烯装置组成的炼化项目为龙头;三期工程则以炼化项目的生产能力翻番为目标。

目前一期开发基本完成,部分项目已建成投入商业运作,部分项目正在按规划建设和拓展中。一期开发产品方案组合如图1所示。

除以上主体装置外,上海化学工业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根据业主意向引进其他项目,如德国拜耳公司的280 kt/a聚醚、德国德固赛的9 kt/a聚酯、上海申星化工有限公司的80 kt/a甲醛等。

一期开发建设项目中部分装置和设施已经建成,开始商业和行政运作的有上海赛科石化的900 kt/a乙烯,上海高桥分公司的200 kt/a苯酚丙酮、100 kt/a丁苯橡胶和200 kt/a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异氰酸酯,德国拜耳公司聚碳酸酯,英国璐彩特公司的90 kt/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项目,以及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中心、太古升达焚烧炉、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

图1 上海化学工业区一期开发产品方案组合

2 碳三产业链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在大型乙烯项目规划前期,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有着不同产品方案选择。上海化学工业区一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及聚醚、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特色的碳三链产品方案,上海化学工业区在规划二期扩建项目时,结合现有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划,对碳三系列的产品方案进行了重点规划。

2.1 方案设计

在碳三产业链的规划过程中,选取两种碳三产品链的方案:方案一充分考虑到中国石化“资源集约,产业集成”的发展战略需要,产品链中选择了250 kt/a规模的聚丙烯装置;方案二考虑到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产业特点和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链中拟采用400 kt/a苯酚丙酮装置和160 kt/a丙烯酸及酯装置(见表1)。

表1 两种方案中安排的生产装置 kt/a

2.2 原料选择

两种方案在原料选择方面差异不大,主要是外购苯和丁醇方面的差异(见表2)。

表2 主要原料的变化 kt/a

2.3 公用工程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公用工程消耗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

表3 公用工程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种方案公用工程消耗情况略有不同:各项指标中,方案二的废渣量较方案一有所增加,这是因为方案一是丙烯单元直接聚合,而方案二由于催化剂的增加,以及乙丙苯单元载体和硫化床载体增加等因素,导致大量的废渣产生。

2.4 建设投资比较

从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看,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总投资估算分别为198.7亿元和223.2亿元,由于方案二比方案一多了一套生产装置,故投资总额较方案一增加了24.52亿元(见表4)。

表4 建设投资比较 亿元

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测算

表5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汇总情况。

表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从表5可以看出,方案二的税后内部收益率较方案一高出1.56%。年均税后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经济指标测算结果表明,两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均较明显,投资回报良好,相比之下方案二稍优于方案一。

3 关于碳三产业链投资方案的思考

3.1 比较性的思考

1 000 kt/a乙烯工程扩建无论是采用方案一还是方案二,都将为上海化学工业区二期开发提供更为丰富的各种石油化工原材料,促进上海化学工业区后加工的延伸发展。

(1)目前上海化学工业区有两个以苯酚为原料的项目,一是德国拜耳公司的200 kt/a双酚A装置,每年需要181 kt的苯酚和55 kt的丙酮配套供应;二是上海高桥分公司和日本三井公司投资的120 kt/a双酚A装置,每年需要129 kt的苯酚和40 kt的丙酮配套供应。而目前上海化学工业区内仅有一套200 kt/a苯酚丙酮装置,因此从上海化学工业区目前产业现状及招商引资情况分析,采用苯酚丙酮、丙烯酸及酯作为丙烯下游产品的方案二,在化工区内就有苯酚丙酮后加工用户的情况下,更有利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产品链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2)从中国石化“资源集约、产业集成”发展战略和建设规模、总流程、产品方案要体现“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原则以及“做强、做大核心产业”的指导思想出发,采用产品方案一,其总流程短,产业集中度高,总体上更能符合中国石化的发展规划要求。

3.2 互补性的思考

(1)无论方案一还是方案二,上海化学工业区二期扩建1 000 kt/a乙烯工程产品方案具有世界级的乙烯工程规模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

(2)讨论中的两个方案与上海赛科石化、上海石化乙烯工程产品方案各有侧重,优势互补。上海赛科石化聚合级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和丙烯腈,其中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联建,实现了剧毒氢氰酸产品的就近消耗。上海石化1#乙烯装置易地改造项目产品链短而精,主要生产基础原料,为其已建下游装置扩建解决原料问题,其化工装置主要为乙二醇和聚丙烯装置。而本项目聚合级乙烯、丙烯的下游产品相对于上海赛科石化和上海石化而言,具有明显侧重点,下游增加了环氧丙烷/苯乙烯的方案,该产品为目前发展前景看好的朝阳工业——聚氨酯工业的原料,市场容量大,既可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又填补了上海石化与赛科石化产品的空白。

(3)方案二针对上海化学工业区内及上海周边地区双酚A和聚碳酸酯工业的兴建而推荐了苯酚丙酮装置,就近解决了区内及周边地区拟建装置的原料问题。

(4)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地和基础设施条件成熟,区内已建和拟建精细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等下游产品装置较多,对上游化工有机原料需求较大,因此产品方案二宜侧重于大型、中游化工装置,可就近解决产品出处,缩短运输成本,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化工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

On the Investment Scheme of C3Industrial Chain for Phase II Project of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Shi Dawei
(SINOPEC Shanghai Engineering Co.,Ltd.200120)

With the nearly 10 years’development,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SCIP)has formed a tentative scale.In the preliminary period of programming of large-scale ethylene project for the Phase II project,there exist several alternative products schemes.Taking the programming of C3chain products scheme as example,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P,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duct schemes on the development programming of industrial chain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aspects as selection of material,public utilities and return of investments.

C3,industrial chain,products scheme,programming

1674-1099 (2011)05-0015-04

F424.1

A

2011-09-14。

施大伟,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8篇。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丙酮苯酚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
乙酰丙酮钕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学光谱性质
化学工业
PVA膜渗透汽化分离低浓度丙酮/水溶液的实验研究
4-(2,4-二氟苯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