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cIDF的实施及对我国数字内容标识符的影响研究

2010-12-21窦建爽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标识符数字体系

窦建爽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日本cIDF的实施及对我国数字内容标识符的影响研究

窦建爽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日本cIDF是基于内容数字唯一标识符构建而成的,它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版权保护和信息资源的长期利用等问题。但是我国想要构建自己的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cIDF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构建自己的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提供了参考。

DOI;内容 ID;cIDF;唯一标识符

DOI系统借助其唯一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在国外网络出版领域中作为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西方超过70%的出版商都加入了DOI系统,但同时许多国家也在DOI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数字唯一标识符系统,日本的cIDF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个范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无论是信息资源的产生还是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都是日益剧增的,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更加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自主研发能力,为使更多的中文信息在世界互联网上安全而广泛地传播,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积极地开展国际合作。所以我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唯一标识符体系[1]。

1 日本cIDf概述

日本的cIDf成立于1999年8月,是为在 Internet上安全地流通数字内容、推进著作权管理的标准化团体。2007年4月1日,日本公布了最新版本cIDf2.0,它是基于全球化体系标准,将各个数字内容赋予唯一的著作权识别符,即Content ID,同时结合著作权保护的电子水印技术,可以实现以下功能[2]:(1)复制权功能:把握作品的权利关系,使相关的著作权承诺手续易行;(2)收费功能:在交易及二次使用时,可以向一次或二次提供商支付适当的费用;(3)条形码功能:便于记录传播过程、交易信息等市场信息;(4)网络警察功能:容易做到追踪违法复制等网络不当利用行为;(5)门户站点功能:在长期保存数字内容方面,通过统一的标识符,以便实现检索和互利用行为。上述功能的实现,可以为著作权所有者创造出一个低成本、安全的数字内容流通环境。通过对数字内容服务业务的创新,可以促进信息、通讯以及传播业的发展,提高艺术、文化的质量。

cIDF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其内容ID的分配和DCD的构建。所谓内容ID就是由内容发布中心分配给版权所有者所提交数字内容包的唯一编号。而DCD就是用来描述数字内容包及相关的数字内容和分布属性,被称作分布式内容描述符。DCD中的属性包括内容 ID(CIDCMN)和部分数字内容元数据。具体来说,DCD就是把数字内容的各种信息,包括内容ID、数字内容属性、作者属性、版权所有者属性、发布属性等一起,存放在一个XML文档内,并把这个XML文档与数据内容包关联起来,与数字内容包本身一起被发布。其具体属性配置如图1:

2 cIDF中内容ID的发布实施流程

cIDF中内容ID发布的目标是为了在数字内容发布功能的实施中解决关于版权和隐私保护等相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具有以下功能,即能够在参考模型中确认各种不同的使用者,并以此使用不同的方法获取数字内容的元数据属性,以及具有能够保护数字内容的功能。内容ID处理工作流程如下:

(1)版权所有者产生一组数字内容条目;(2)版权所有者发送数字内容条目及其相关元数据到内容ID发布中心,同时也发送一个注册请求;(3)内容ID发布中心发布一个内容 ID(数字条目ID),对从版权所有者处获得的数字内容条目数字进行确认,并且数字条目ID只需要在内容ID发布中心是唯一的;(4)内容ID发布中心把数字条目ID及其相关的元数据在知识产权数据库中进行登记(初步登记);

(5)版权所有者授权许可给聚合/发布者来采集数字内容包中一部分的数字内容条目;(6)聚合/发布者发送与发布属性相关的元数据到内容ID发布中心,并且为数字内容包的发布和采集发送唯一标志符的请求;(7)基于聚合/发布者的请求,内容ID发布中心指派一个CIDCMN来确认数字内容包,同时还创建一个把数字内容包的元数据及其相关的发布属性元数据结合在一起的DCD,CIDCMN也可以选择使用数字水印技术被嵌入到数字内容包中;(8)内容ID发布中心在知识产权数据中心对CIDCMN和发布属性元数据进行登记;(9)内容ID发布中心发送DCD和数字内容包到聚合/发布者处;(10)聚合/发布者创建一个由DCD和数字内容构成的封装包并提供给用户。

这一工作实施流程用图表来表示如图3:

图1 DCD属性的配置

总之,内容 ID主要是由 CIDCMN构成,由CIC进行分配,之后被嵌入到由CIC创建的DCD中,然后在知识产权数据库中进行登记,所以知识产权数据库中的数字内容元数据里包含了DCD的分布属性,而DCD中则包含了之前被嵌入的CIDCMN。其关系等级层次模型如下:

图2 元数据属性的等级层次模型

图3 内容ID处理过程

3 cIDF对我国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构建的影响

我国目前亟需类似cIDF的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来指导和规范我国的数字内容的发布和使用,而我国的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应该同国际通用的DOI顺利转换和沟通,并且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状况,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来构建符合我国自身特点并且能够具有不断扩展功能的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cIDF为我国构建自己的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参考和借鉴。

3.1 cIDF对我国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我们可以参考cIDF的模式来构建我国自己的唯一标识符体系。虽然国际DOI系统具有一些优越性,但必须指出,它还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由于目前DOI系统以美国CNRI开发的 Handle System作为技术支撑,用于对DOI的命名、解析和管理。该系统是美国拥有自主产权的技术,中国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会掉入专利的陷阱中而无法自拔,此外中国每年交纳大约100万元的高额费用。2007年3月,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向 IDF申请成立了唯一的中文DOI注册中心,开展中文正式出版期刊的DOI注册登记工作。但相对于国外的情况,DOI系统在中文数字资源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为此方案中国必须付出高额的费用并且是永远付费,同时考虑到国家信息安全等因素,更多的研究者及版权管理机构倾向建立中国自己的唯一标识符体系(ChiDOIs)。

参考美国DOI和日本cIDF的数字唯一标识符框架体系,我们所构建的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应该能够与国际主流的唯一标识符进行自由转换和对接,以实现其应用范围的扩展和面向国际化的标准。ChiDOI是一种基于内容的唯一标识符管理模式,可以为数字文件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是根据数字文件的内容而生成的,然后通过水印或其他技术将数字内容的唯一标识符和数字内容永久关联,是一种把内容和标识符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同样要实现具有永久指向、动态维护、实现一对多的路径、支持新的应用、保护著者版权等功能,为广大普通用户及会员用户实现DOI解析和查询服务[3]。

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的日益激增,数字内容广泛传播。国内对数字内容的规范和要求更为关注和严格,同时各种新的数字内容技术和商业化的运作也使得数字内容产业有了新的变化,对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当前与数字内容相关的法律、技术、商业环境相当复杂,并且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在会议室内的理论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框架或模型不是总能有效地迁移到现实世界中。cIDF是一个致力于互联网数字内容分发的商业组织或团体,因此cIDF的成员可以创建、完善、发展数字内容标识符的框架,并且在他们自己的商业领域里利用这些成果。再者,他们是自由地定制框架,使框架能适应到它们所服务的商业领域中的特殊需求。为了获得数字内容的安全分配(这样可以在内容上保护任何的智力成果),cIDF被认为是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必备品。通过这种唯一标识符与数字内容的永久关联,消费者可以准确获取他们想要的数字内容,并且可以有效地测量(记录)其使用情况。这样,数字内容的分发与智力成果的关联均得到控制。所以,与数字内容相关的法律、技术和商业环境等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对我国建立数字内容唯一标识符体系提出了应用需求,同时 cIDF也正为我国构建此体系提供了思路和支持。

3.2 我国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

构建我国自己的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一定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土化建设中会出现的特有问题和困难,才能构建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体系规范。

首先,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出版产业链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数字出版产业,虽然已经出现了像方正、万方等这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然而,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从市场份额来看,都显然无法与跨国厂商相抗衡。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较为成熟,大型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也高,因此这些集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字出版产品。而在我国这种实力雄厚的致力于数字出版的大型出版集团还不多[4]。同时,国外很多出版机构既是传统的出版发行商,也是数字网络运营商,实现了出版、发行、营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这就为数字唯一标识符从出版源头进行版权保护和规范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而我国无论传统出版商还是数字出版商的企业规模都相对来说比较小,内容提供商和发行以及营销商往往处于分化状态,并且经常出现一个出版社把拥有的同一内容提供给多个数字服务运营商,版权归属问题存在混乱的状态。这样,通常的DOI单一解析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现有的状况,这就需要在构建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的时候考虑使用Handle System的多重解析机制,以解决一个被标识的数字对象可能会有多个被放置在不同地方的相关资源的情况。

其次,盗版问题全世界都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尤为严峻,同时盗版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盗版问题涉及的使用者范围广,对知识产权的意识淡薄,使得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打击盗版活动出现重重阻碍和困难,同时降低了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对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盗版的危害使许多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出版社和杂志社对数字出版兴趣不高,即使出版商涉足数字出版产业,将自己的版权作品制作成数字出版物,面对严重的网上盗版现实,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经济效益。而我国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规范的建立则可以使众多中小型出版机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化的数字内容发行平台。让每个出版机构(期刊社、出版社、机构、大学、公司甚至个人)都能够自己发布自己的内容,而ChiDOI负责统一向用户收费,从根源上保护数字资源版权,并且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高中小出版机构的积极性。同时ChiDOI根据协议收取一定的佣金,才能使得ChiDOI服务机构能得到持续的发展[5]。

在倡导信息自由获取的呼声中,Copyleft应运而生。它颠覆了传统版权(Copyright)的思想,其许可证赋予所有人自由使用、修改、复制、再发行产品修改及演绎版本的权利,同时规定修改及演绎版本必须在相同的许可证下发布。由于Copyleft产品自由共享,所有许可证接受人对知识产品消费权、收益权、转让权是完全重合的,是一种共有产权[6]。这对传统版权既是一种颠覆和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版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尤其是在OA期刊等一系列开放获取的信息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规范的建立同样也应该引起思考,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结语

我国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是在欧美DOI的发展下,尤其是对日本cIDF的参考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来的符合我国需求的一种规范体系。它是版权保护和网络监管的利器,同时也是信息资源长期利用和保存的利器。作为一个有扩展性和不断更新的有生命的规范体系,对于它的构建、更新、升级都应该有一个保障的政策和稳定的经济作为其坚实的后盾。这样,才能使ChiDOI在一个可持续的内在和外在环境下有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对我国数字唯一标识符体系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一种完善的保障体系。

[1]贺燕.走中国DOI发展之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1-5.

[2]李颖.日本DOI相关研发工作[J].前沿·探索,2007,(2):8-12.

[3]赵蕴华.中文DOI应用现状及建设构想[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6) :855-857.

[4]余琛,赵雪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8,(4) :116-117.

[5]钱建立,吴广茂.DOI对网络出版格局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8,(10):431-433.

[6]聂盛.Copyright与Copyleft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4):63-65.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Japan’s cIDF and Its Impact on the Digital Content Identifier of China

Dou Jianshuang
(College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

The cIDF of Japan is based on the digital content of unique identifier,it can more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long-term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etc.However,China,who wants to build digital unique identifier system s,needs to consider the actual conditions and needs.To a great extent,the cIDF provide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constructing the digital content of unique identifier system.

DOI;content ID;cIDF;unique identifier

X503.2

A

1008-813(2010)06-0075-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0.06.022

2010-09-12

窦建爽(1986—),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标识符数字体系
基于底层虚拟机的标识符混淆方法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区块链的持久标识符系统①
答数字
数字美术馆“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建设需求浅议
数字看G20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唯一标识符体系构建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成双成对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