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中山区玉米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2010-12-05李卫平廖华松

作物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奥利中农新品种

李卫平,廖华松

(新化县农业局 ,湖南新化 417600)

新化地处湘中偏西,境内多为山地。玉米是新化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粮作物,2007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达1.75万公顷,占全县旱粮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强。不断引进筛选和推出适于当地生态条件栽培的玉米新品种,对提高全县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十分必要。为此,笔者于 2008年从全国各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引进 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适宜于湘中山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共10个,分别为奥利23号、科玉3号、联农1号、隆单 9号、永 152、中农大 236、航玉 6号、湘永单3号、承玉20,以三北6号作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新化县坐石乡八房村进行。试验地海拔 532 m,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石灰岩母质,前作冬闲。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重复 3次,小区面积 21 m2,宽窄行种植,规格为(60+90)cm×35 cm。于 4月7日播种,每穴播种3粒,3叶期间苗,每蔸留壮苗1株。播前每公顷施栏肥 15 000 kg和 25%三元配方肥 900 kg作底肥,间苗时结合中耕,每公顷用人畜粪水 3 750 kg+尿素 37.5 kg对水淋于苗侧提苗,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尿素 300 kg+钾肥 150 kg沟施作穗肥。

在玉米各个生育阶段及时进行田间记载,成熟收获,分小区脱粒晒干计产。收获前每小区在中间行连续取 10株量株高和穗位高,并将果穗收获后晒干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从表1可见,平均产量比对照三北6号高的有奥利23号、科玉 3号、联农 1号、隆单 9号、永 152,产量比对照低的有中农大236、航玉6号、湘永单3号、承玉20。经方差分析,确认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新复极差(LSR)法检验可知:奥利 23号、科玉 3号、联农 1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三北 6号,隆单 9号、永 152、中农大236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航玉6号、湘永单3号、承玉 20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

日产量比对照三北6号增产的有奥利23号、科玉3号、联农 1号、隆单 9号、永 152,分别增产 15.5%,16.1%,12.1%,0.6%,1.3%,比对照减产的有中农大236、航玉 6号、湘永单 3号、承玉 20,分别减产 1.7%,10.4%,13.7%,15.6%。

表1 各品种产量结果比较

2.2 生育期

参试品种生育期变幅在102~110 d,比对照三北6号生育期长的只有隆单 9号,永152、湘永单3号与对照相同,其余 6个品种生育期均比对照三北 6号短,其中最短的是承玉 20,出苗至成熟为 102 d(表 2)。

表2 各品种主要生育期

2.3 主要经济性状

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果见表3。

(1)株高、穗位高。植株以中农大 236最高,永 152为次,科玉 3号最矮;穗位高则是湘永单 3号最高,永152较高,航玉 6号最矮。

(2)穗长、穗粗及秃顶长。以奥利 23号果穗最长,达 26.5 cm,承玉 20最短,只有18.9 cm;除中农大 236、湘永单 3号棒子较细外,其余品种穗粗在 5.8~6.2 cm。承玉 20秃顶最短,仅 0.4 cm,隆单 9号秃项最长,为2.9 cm。

(3)穗行数、行粒数。穗行数以航玉6号最多,其次是隆单 9号,湘永单 3号最少;行粒数以中农大 236最多,航玉 6号最少。

(4)百粒重。以联农 1号最大,奥利23号、永152居次,中农大 236最小。

(5)理论产量。以奥利 23号最高,达10 611.0 kg/hm2,承玉 20最低 ,为 7 555.5 kg/hm2。

2.4 抗逆性

参试品种均未发现大小斑病,纹枯病的发病率在13.3%~31.7%之间,以承玉 20和奥利 23号、联农 1号、科玉 3号较轻,航玉 6号、中农大 236较重,发病率分别为 31.7%,26.9%(表 3)。

表3 各品种植株及果穗性状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在湘中山区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笔者认为,奥利 23号、科玉3号、联农 1号为中熟或中熟偏迟品种,株高适中,综合丰产性好,可扩大示范推广;隆单 9号、永 152属中熟偏迟类型,在本试验中产量较高,但比对照增产不显著,有待进一步试验;中农大 236、航玉 6号、湘永单 3号、承玉 20为中熟或中熟偏迟品种,产量明显低于对照,其中航玉6号、中农大236纹枯病较重,湘永单 3号抗倒性较差,承玉 20后期早衰,这 4个品种不宜在湘中山区推广。

[1]黄剑秋,徐铁男.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及综合评价 [J].玉米科学,2006,14(增刊 ):17-19.

[2]唐文烨,陈结实.玉米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J].作物研究,2007,21(1):14-15,18.

[3]刘 玲,夏再祥,王军兰,等.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简报 [J].作物研究,2005,19(4):219-220.

猜你喜欢

奥利中农新品种
北京中农金海纳
青菜新品种介绍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中农金海纳
猪一样的室友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Supreme的潮牌故事——奥利奥联名饼干一块卖出7000美元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山河颂
是谁唤醒了春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