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斯卡对唯技术论的善意敲打

2010-11-16□禾

声屏世界 2010年4期
关键词:卡梅隆阿凡达凯瑟琳

□禾 刀

美国当地时间3月7日晚,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如期揭晓:《拆弹部队》一举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一直呼声甚高的《阿凡达》却只收获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三个技术奖项。这份榜单不仅成功推出了奥斯卡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最佳导演,更传递出对电影发展路线的明确态度。

在 《阿凡达》5亿美元的新高投资以及全球20亿美元的票房面前,1500万美元打造的《拆弹部队》无论是投资还是最终票房,均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较于卡梅隆对新技术的痴迷,凯瑟琳的《拆弹部队》取材于现实,极力表现角色心态、环境等细微变化。卡梅隆抓住的是观众的眼球,而凯瑟琳抓住的却是观众的心。

《阿凡达》之于3D的划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卡梅隆带头发明的一些拍摄技术,很可能引领电影技术发展走向新纪元。但是,这部过于专注于技术的作品,除了简单地将过去好莱坞司空见惯的剧情移植于另一个星球外,其故事老套,缺乏想象力和表现张力。

我们不能否认卡梅隆对电影技术发展的贡献意义,但回顾近年来世界电影的发展,特效电影引领大片风头,一方面投资节节看涨,另一方面特效营造的火爆场面几乎不容观众松一口气。这样的作品除了能给人以电影发明时的那种视觉新奇与冲击快感外,基本不会再有别的更深感触。

电影是应该尊重市场,但市场不是电影的唯一根本。靠技术特效打造的作品,也需要剧情灵魂的支撑。特效的兴起,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好时代,但技术的车轮不可能无限突破,特效噱头不可能永无穷尽,人们的审美情趣不可能总是这般浅显浮澡。从这层意义上讲,第82届奥斯卡对卡梅隆的大胆弃爱,更像是对唯技术论的一次善意敲打。

猜你喜欢

卡梅隆阿凡达凯瑟琳
完美的鲨鱼
重返阿凡达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闭上眼睛数到十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贾宝玉与凯瑟琳·恩肖的三角恋比较研究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
完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