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培养

2010-11-16□张

声屏世界 2010年4期
关键词:晚会综艺心理素质

□张 斌

栏目责编:曾 鸣

主持过电视综艺晚会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每一场晚会都是对主持人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对主持人综合业务能力的集中检验。综艺晚会节目内容的综合性、节目形式的参与性和主持人功能的丰富性,都需要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观众,以丰富细腻的心理感受理解、驾驭节目内容,以情感丰富、善解人意的交流实现与对象的沟通,以快速机敏的反应能力应对主持现场的各种突发事件。

综艺主持中心理素质的表现

心理素质对节目主持人到底有多重要?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汇编》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心理素质是基础,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是保证”,把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成节目主持人成功完成其职能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无论你具有多么强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也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

心理素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从理论上说,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能力,而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又称为心理现象。主持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主持人心理活动的能力,因此,也成为主持人心理素质高低的评价标准。

主持人节目驾驭中的创造性思维。驾驭节目、引领节目进程是主持人在综艺晚会中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控场能力。有人说控场能力是综艺节目主持人主持艺术的核心。一般来说,综艺晚会中的控场可以分为“常规控场”和“应变控场”两种。前者主要指主持人能完整准确地驾驭晚会进程,串联节目内容;后者主要是指主持人能够灵活机敏、迅速得体地处理突发事件,保证节目顺利进行。无论是“常规控场”还是“应变控场”,都与一种心理素质相关,那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应变能力是主持人创造性思维在节目中的具体表现。应变能力在主持过程中一般可以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能够理解节目宗旨,了解导演意图,快速弥补场上的各种疏漏;思维的流畅性——发散,能够一气呵成,不受各种干扰,完成串联、开场、访问等各种主持环节;思维的独特性——独创,特别体现在当场上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不动声色地调动语言,机智地化解矛盾和危机,形成良好的节目气氛。

主持人形象塑造中的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成功主持节目的重要前提。主持人在镜头前保持与观众交流的强烈愿望,使主持人在节目中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时会处于主动状态,呈现出积极交流,有表达和了解别人的愿望;在主持串联时充满自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调动场上的气氛,使综艺晚会呈现出意料之外的高潮状态,这种出于导演预料之外的成功常常是主持人获得观众认可和导演信任的重要因素。自信心源于对自己主持能力肯定的积极心理暗示,也源于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信。而这种职业信任源于有备而来的自信心。所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的案头工作,对节目的主题、内容、串联形式、流程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主持时才能镇定自若、收放自如。

主持人语言表达中的情绪智力因素。一个人的成功,情绪智力的因素十分重要。它被称为情商,简称IQ,是指个体监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作为综艺节目主旨与风格的体现者和代表者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可以用“现场的导演”来描述。他们要把容纳多种艺术形式、多重时空语境的综艺节目串联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完成场景转换,体现编导意图,灵活应变以保障节目安全顺畅播出,可以说任务非常艰巨。有了主持人现场的组织和串联,才能产生观众与节目、场内与场外的情感互动、情感共鸣。

综艺主持时心理障碍的成因

隐性的自卑心理。主持人在舞台上光鲜靓丽、风光无限,实际上,在主持过程中因为内心自卑导致心理紧张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某件衣服和整个晚会的现场不太协调,与某位明星大腕同台,或者导演在导播时的不当语气、手势、眼神都可能让主持人压力倍增。由于心理自卑,主持人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不知道自己如何找到激情,对于晚会现场的控制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更不要谈什么随机应变了。而如果开场的主持一切都很顺的话,主持人就容易达到妙语连珠、收放自如的境界,也常常会创造出一些主持的奇迹。

主持时的过度紧张。由于过度紧张,主持人会全身反应失常,心跳加速,气息上提,口干舌燥,双腿颤抖。这种情况几乎每一个主持人在从业初期都有过,而综艺节目主持人感觉最甚。

基本功不过硬引起的心理障碍。主持人如果对自己某一方面的业务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加重主持负担。

得失心造成的心理障碍。因为私心杂念多,怕丢面子,主持时心里很紧张,完全不顾对节目的处理和安排,也会使主持人的主持水平下降。

综艺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强化积累,做好知识储备。我在主持《加油!东方天使》的比赛时,导演希望让评委多阐述,而主持人应把语言凝练到最少、最精。记得有一组选手在才艺展示之后,评委对她们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她们三个人有的跳的是印度的肚皮舞,要把肚子露在外面;有的跳的是东北的秧歌,穿着小棉袄。因此,我在评委点评后说:“她们三个中有的穿的有点少,有的穿着小棉袄,但好像也反映了她们此刻的心情——有的比着比着轻松了不少,有的还在慢慢地寻找感觉。希望她们发挥得越来越好!”这样的语言既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又顺便把这一组三人的表现和心态总结了一下。在第二组的选手表演之后,有一位选手被淘汰,在选手即将离开舞台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东方天使展翅飞,多才多艺尽发挥。哪怕输了不气馁,为了梦想朝前追!”看似安慰选手的几句简单的打油诗,却是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再比如,一位选手在演唱《明月几时有》之后,评委问选手“你知道这首歌词是谁写的吗?”选手答“苏轼”;评委又问:“你知道这首词是苏轼写给谁的吗?”选手摇了摇头,把目光投向了我,向我发出了求救信号。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是评委即兴出的题,并不影响选手的成绩,于是我顺势接了过来,说:“其实这首歌啊,是东坡先生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以表思念之情的。”选手顿悟,说“我还一直以为这是首爱情歌曲呢!”评委紧接着说:“所以啊,你刚才演绎的时候,处理得有点欠妥,下次注意啊!”这个小插曲也可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有所收获。然而这个临时冒出的问题也提醒了我,其实每个人都有盲区,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让自己的盲区少一些,才能做一个有文化的主持人。如果说,作为一名主持人,有的时候需要“现学现卖”的话,那我更愿意长期地积累、定期地阅读,让我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游刃有余、画龙点睛,甚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用幽默轻松化解危机,并学会掌握快速应对技巧。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影响到他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思维的角度和方向。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会中规中矩,按照编导的提纲、嘉宾的思路和预定的方案进行节目流程;而性格开朗的人,可能会抓住现场即兴的“点”延伸,临时改变策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反应。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不善于追问或反问,不善于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性格外向的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会善于发现嘉宾的“兴奋点”,继而扬长避短地挖掘新鲜的、有价值的、能让人记忆深刻的素材和故事。我在主持《财富杭州》采访盘石的老总田宁的时候,得知他的父亲也在现场。我就来到他父亲身边,说:“叔叔您好,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成长、成熟、成功,您还有啥希望要对儿子说啊?”爸爸很朴实,说:“呵呵,就是希望啊,他赶紧给我生个小孙子!前两年还说要等奥运的时候,这奥运都开完了,还没啥动静哩。”我紧接着说:“叔叔,您别急,等田总把手头的事忙完,就一定满足您的要求。他也没说清楚,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伦敦’奥运会啊,真是的,怪他怪他……”现场一片笑声,嘉宾和父亲也乐得不行。

所以,平日里应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知足但不满足。带着感恩的心,总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带着不满足的上进心,才会让自己永远像海绵一样。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努力学习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发展观。

参考资料:

1.余小梅:《主持人心理素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罗 莉主编:《实用播音教程:第四册 电视播音与主持》,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

猜你喜欢

晚会综艺心理素质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