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满族秧歌的发展看满族音乐的发展与融合

2010-11-16奚岩

电影评介 2010年9期
关键词:秧歌歌舞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

满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他们建立的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历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满族人有传统的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有自己的风俗,在各方面来讲满族都是非常出色的民族。

满族及其先民多以游牧围猎为生而又能歌善舞,长期的野外劳动和简单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东北人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这种性格的长期沉淀,使满族音乐旋律俭约、朴实,音程跳动棱角分明,节奏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呈现出热烈欢快、质朴豪爽的风格。

因繁重艰辛的劳动急需松弛休息,故歌舞音乐深受满族人民的喜爱并得以发展。满族歌舞音乐始于民间,用以自娱,始终保持其淳朴之风。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儿歌。其中有渔民号子《跑南海》、山歌《开山调》、牧歌《溜响鞭》、《挖人参》、《蚕姑姑》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儿歌有《干草垛金刀》、《风来咯》等[1]。

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出征及思念前人内容的歌曲。其歌词语言通俗、活泼,其旋律质朴、简明。农村中的满族民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满族人民能歌善舞,祭祀、喜庆、节令无处不歌舞。歌与舞紧密相连,故歌舞音乐是其音乐的主体。

在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中,“满族秧歌”最具有典型。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广为普及。在很久以前,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舞毕而歌,歌毕再舞,达旦而已”。此种娱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参与者多,观看者众。在农村每年春节都办秧歌。从正月初六一直表演到正月十六,很受百姓欢迎。

一、满族秧歌的起源

满族秧歌最早的影子,可以从唐代渤海国的民间舞蹈“踏缒”说起。渤海国是唐代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藩属政权,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渤海国“崇尚华风”、“革命维新”,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可惜的是雄踞北方的渤海国却没有留下一点直接的文史资料[2]。幸运的是从后人的记载中,我们得以考证满人先祖载歌载舞的蛛丝马迹。

满族秧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还具有明显的内容。初起的秧歌多系表演渔猎、耕织、商、工等生产形象。

过年开始表演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高潮,这时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商家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营业。闹过这两天之后大家就要卸去彩装,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二、明朝末年努尔哈赤起兵后满族秧歌的变化与发展

明末,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喜庆之日常举行大宴,席间且歌且舞。明朝万历年间,高丽(朝鲜)使臣申忠一在所著《建州记程图记》中写到:“宴会时,大厅内外,吹洞笙,弹琵琶,爬柳箕,拍手唱歌,以助酒兴。酒行数巡后,努尔哈赤离座,自弹琵琶,耸动其身,舞罢,优人八名,各显其才”。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起兵后,满族秧歌逐渐加入了军事内容,整个秧歌大队摆出练兵习武、驰骋征战的阵势。反映生产和军事的阵式有二十八种,即:“龙门阵”、“长蛇阵”、“六合阵”、“八卦阵”、“葫芦阵”、“五雷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五股穿心阵”、“双龙盘玉柱”、“盘肠阵”、“二龙吐须”、“八卦阵带十字梅”、“长沙阵”等[3]。

三、满族秧歌与汉族秧歌的交融

满族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的是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汉族秧歌队参加人数十几人至上千人不等,按一定的程式表演。

汉族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单纯,仿佛是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的移植,比如挥臂跳跃、扭腰甩肩等。

为增加场面的生动和演出效果,汉族秧歌队一般要配备如扇、帕、伞、棒之类的简单道具[4]。场面不再单调,队伍也不再那么僵硬,即使单个人也不再尴尬,大概中国民间表演者手上都得拿上什么东西,反而才能走得更稳当。汉族秧歌完全可以视为民间自发性的群众娱乐,所以有一些民间粗朴的艺术表演理念,如开场后的演唱有领唱和走戏调,完全就是为招来观众。又比如它的演唱基本就是从流行的民间小调中借鉴,与专业演出团体常为某主题单独创作主题曲就很不一样。现在秧歌不再有以往那种宏大的场面和参与热情,但它为许多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厚营养,有的秧歌本身也发展成了戏曲。

从清朝康熙年间已具雏形的现在满族秧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宫廷礼仪性舞蹈逐渐向民间表演、娱乐方面转化。后来满族秧歌一般主要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表演,正月十五灯节前后是表演活动的高潮。重大节日、喜庆日也有表演。

目前满族秧歌所使用的音乐,是在保留原始满族秧歌鼓点音乐基础上,以满族萨满祭祀音乐中的神歌和鼓点为素材发展创造的。

歌舞音乐满族秧歌的艺术特色正是满族传统民间歌舞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满族秧歌可谓源远流长。

四、由满族秧歌的交融看民族音乐的发展

满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首先在于它能不断吸收和运用汉族的先进经验,从汉文、汉语到汉族音乐都兼收并蓄,用以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这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满族能统治人口众多的中国长达260多年之久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满族音乐能在汪洋大海似的汉音乐文化包围之中得以不断传播和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当然,满族音乐自清代至今的300多年,由于汉族音乐的影响,满族音乐达到了比较高度的融合和同化,而出现了满族音乐自身特点保留较少的情况。从表面上看,似乎满族音乐固有的特制较少被保留下来,更多地被汉族音乐所融合。然而,从满汉音乐达到难于剥离分解的程度中也可看出,一方面汉族音乐对满族音乐产生过影响,另一方面汉族音乐也从满族音乐中吸取过某些积极因素。其实,各民族之间音乐的融合和交融都富有积极意义。满族的歌舞音乐满族秧歌在清代以来几百年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见证。

对满族这样一个富有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进行全面探讨,不仅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由两个以上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区域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我国最早的华夏文化便是由华夏族与羌、戎、狄、蛮、夷、苗等多种族系互相交流、彼此吸收融合,同时又借鉴其他兄弟民族的许多创造和成就而形成的。到了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6世纪至前221年)出现了琴、瑟、钟、磐、鼓、笙、管、萧等音律齐备的乐器及优美动听的歌舞音乐;这一时期还涌现出按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类乐器。《诗经》等古代经典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最初华夏音乐的形成[5]。

到了辽、金及元、清各代少数民族贵族建立政权,使汉族及各兄弟民族音乐的融合出现过多次高峰时期。不过与以前朝代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少数民族在这几个历史时期中为了加强对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的统治,都大量地吸收汉族文化,学习汉语汉文,儒家经典,在宫廷及仪仗音乐中也利用汉族音乐来丰富自己。这种统治的结果,少数民族文化(包括音乐)便迅速地被汉文化所融合。

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说明,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中华民族音乐肌体、血管中也流动着各民族音乐的血液。这种各民族之间音乐的融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直接促进了民族音乐的繁荣。

在这股强大的民族音乐融合潮流中,满族音乐也自然地置身在内。其得失,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吸取的。

[1]张佳生:满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2]光伟、刘桂腾、凌瑞兰:满族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

[3]杨久盛:满汉民歌之融合与剥离[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增刊,1994.

[4]赵志忠:满族传统民歌与满族音乐文化[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增刊,1994.

[5]石光伟、刘桂腾:满族萨满音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5.

猜你喜欢

秧歌歌舞满族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昌黎地秧歌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