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在哪里?——对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反思

2010-11-16魏建亮

电影评介 2010年9期
关键词:阿尔都塞张扬亲情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成功地以“小人物”傅老大对幸福的简单追求诠释了今天物欲横流之下我们对幸福应持有的审慎的、知足的心态,并且由此告诫我们知足才是永葆幸福的真谛,因此感染了千百万观众。

不错,知足常乐,知足就是幸福,中国古代哲人也早就如此说过。尤其是在当下喧嚣浮动的、人们欲望升腾的社会,它的现实意义或曰“调理”功能更加明显。但对于剧中老大获取幸福的方式却有些保留意见。不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老大的“幸福”。在没去北京之前,他给别人讲新闻、说故事、做足疗,可以说是自由自在,“乐乐呵呵”的;去北京之后,穿梭于其他人的事务当中,以“忘我”的态度调和着别人的幸福,并不停的教导弟妹要知足,而知足也就成了老大的幸福。但是由此他就幸福了吗?沉寂下来后孤单一人时的表情可以给我们答案,或者我们不从演员的表演而从剧情及其逻辑来看,老大47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倾心的女人,但是来自傅家弟妹们自私的举动却狠狠地将这种幸福的想法扼杀,最终将老大能够现实拥有的幸福稻草吹走。虽然,老大最后“收获”了乐乐这一干儿子,但这能比得上有一个能陪自己一生的伴侣重要吗?毕竟,按常理说乐乐最终还是要回到妈妈身边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大大半时间的自己是他人的、群体的。按照现行的情理逻辑来说,这是应该的,也是该剧能够畅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的,人是社会人,生活于关系当中,不可能脱离别人而存在,这样做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还要记住,人不仅是社会人,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个体,并且首先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消灭了个体、泯灭了个性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社会,今天大概没有人想回到四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了——清一色的服装、清一色的思想,当然更有清一色的言行。既然历史的车轮已经驰到五彩斑斓的现在,那么就需要我们的小我得到自由的伸展。老大伸展了吗?没有,他不停的把感性的、感情的自我抛弃,在所谓的亲情网中把自己掩埋。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亲情的重要,也不是蔑视奉献的力量,而是要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张扬个体,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只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有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倡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也才有健全的人性和社会的构建。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认为老大是幸福的呢?一是上述的群体心理在作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宏大叙述中,从国家生活到个人生活,从政治领域到文学领域,莫不以此为标签。久而久之,我们便以无条件的奉献观念、大写的人取代了个体还要自由发展的意识,并且宣传力量把这种阿尔都塞称之为的“想象”关系[2]固定了下来,当这种想象关系成为社会的一种惯例或习见,或者说成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时候,在它的簇拥下,我们就想当然的认为老大是幸福的。个性张扬的今天实在是有破除这种心理的必要。二是知足常乐的心态在作祟。人是要知足,但不要时时处处知足。当时时处处知足的心态笼罩一个人的时候,他就没有动力了。老大在剧末表白自己“绝对”知足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一个时时处处知足的人,因此也就明白他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准老婆嫁给别人仍然乐呵,自己慌慌乱转一无所成仍然高兴了,他的这种情绪和演员的名牌效应影响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情绪,使得我们跟着认为他这样知足就是幸福的了。该争取的、得到的在时时处处知足的心态下放弃了,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个人是这样,推而论之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当时时知足的心态笼罩它的时候,这个民族离老化就不远了。时时知足要不得!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2.

[2][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李讯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第33页。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张扬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爱,无须张扬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魔高一丈 就要张扬 Ducati XDiavel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阿尔都塞的镜中自舞
——重读阿尔都塞的《论青年马克思》
清明话亲情
低调而不张扬的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