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对影片《春光乍泄》的浅析

2010-11-16全会

电影评介 2010年9期
关键词:王家卫色彩

总有人说,王家卫的作品至始至终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关于拒绝和逃避,关于自由与寻找,关于选择与回归。无论是《阿飞正传》里始终不肯落地的无脚鸟,还是《重庆森林》里一大堆过期了的凤梨罐头;无论是《东邪西毒》里黄沙漫天的大漠,还是《花样年华》里默默聆听的树洞。人与人之间对倾诉和沟通的渴望以及恐惧,被王家卫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他的代表作,《春光乍泄》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故事简介

《春光乍泄》这部让王家卫在1997年登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宝座的影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黎耀辉(梁朝伟饰)与何宝荣(张国荣饰)这一对同性恋人之间的分分合合并且最终的错过。他们都深爱着对方。却又彼此的不信任。终于,爱情敌不过猜疑。屡次的争吵之后,两人形同陌路。就算何宝荣再具杀伤力的让我们从头来过。也不能挽回破碎的爱情。何睡着了,黎会温柔的抚摸他的眼角。黎睡着了,何会静静的蹲在他的床边。只是他们最爱对方的那一刻,互相都没有看到。

分开之后。荣找到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旧居,却发现辉已经离开了,只把那盏瀑布灯和荣的护照留在桌上。荣打扫了房子,在两人曾经共同住过的小屋子里住了下来,只是再没有人会为他做饭、擦身、晒被子,再没有人和他吵架、斗嘴,再没有人满怀醋意地阻止他出街,也再没有人同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寒冷的深夜在窄小的厨房里,款款起舞,深深相拥。再也没有人能够听他讲“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辉的生活失去了方向,迷茫之下他又想起那句话“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于是他开着车去寻找那条本应是荣与他共游的瀑布。大瀑布下,辉倍感孤单,决定返回香港。并且最终有所领悟:要开开心心地在外面流浪,就要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

人物分析

贝拉巴拉兹在他的《影视美学》里写到:“一切事情,归根结底都与人有关,都是通过人而发生的。”蒙太奇理论的创始人爱森斯坦在他的《蒙太奇论》里也说过,“人是一部影片的核心。”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本片的人物形象。

黎耀辉,他沉稳,他克制。他深深的爱着何宝荣,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在荣受伤的时候悉心照料荣,他每日出去工作养家,为荣做饭,还为荣抱不平用酒瓶子怒砸了同荣发生过关系的外国同志,他和荣在深夜的厨房中相拥而舞,这段美好的往事一直留在辉和荣的心中。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多好,因为他做的太自然,另一个人会没有感觉。爱是需要表达的,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相互的信任与沟通。他的这种沉默而克制的性格,他对何宝荣毫无限制的溺爱,最终酿成了他们爱情的苦果。

何宝荣,他任性,他自私,他仗着辉对他的爱,为所欲为。他经常在犯错误了之后,回到辉的身边,用那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来收服深爱他的辉。他之所以这么骄纵,完全是因为他明白辉对自己的溺爱,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怀抱,是为他敞开的,是可以和他从头来过的。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的容忍和包容都是有限度的,没有谁会为谁永远的等待。其实他也深爱着辉,只是他的任性与自私,毁了这份原本应该璀璨夺目的爱情。何宝荣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所以在辉离开以后,他和别人抱在一起,跳着探戈,心里想的却是辉。所以在辉离开后,他会抱着曾经一起睡过的被子痛哭。他会抚摸着曾经生活在一起的每一寸地方,他会买回来好多好多的烟,为曾经的任性而忏悔。他会修好了指引他们来阿根廷的台灯,看着灯上的瀑布,看着瀑布边立着的两个人影,默默的流泪。本来,他是该和辉一起,站在瀑布边的。可是真正去的,只有辉一个人。忽然就想到了一句话:世界太大,偏偏遇见你。世界太小,偏偏丢了你……

色彩运用

色彩具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效果,一种唤起联想和激起情绪的强大力量,色彩的变化可以推进剧情的发展。宋家玲和李小丽编辑的《影视美学》中说到:世界是自然缤纷的,色彩是人和物的自然特征,彩色电影的出现,为影片更真实,更客观的反映物质现实提供了可能。随着时代和电影观念的发展,色彩更多的被创作者当做一种语言形式来有意识的加以运用,制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色彩功能。光影大师斯特拉罗也曾经说过:透过光影和色彩,观众能够下意识的感觉到故事在说什么。在现代电影的创作当中,色彩已经成为视听语言的一种,经常被电影大师拿来作为自己表达主观情感、直抒胸臆的工具。

《春光乍泄》在色彩语言的运用上是一个亮点,从画面色调上来看,影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两人分手,黎耀辉一个人去酒吧当侍者赚钱,何宝荣则到处浪荡,画面是黑白处理的。在一部影片中,黑白和彩色混用的时候,常用黑白来表示过去,彩色来表示现在,黑白的陈旧沧桑感,加强了画面的颗粒感和质感,在观众心中形成一种沉重的感觉,预示着他们最终必然分手的结局。第二部分,两人复合,至此画面有了颜色,一如黎耀辉的心情,主色调是黄、橙、绿,温暖而慵懒。康定斯基说过:“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心,有意识的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震动。”此时,我们仿佛真的能够听到黎耀辉发自内心的爱和欢喜。第三部分,两人再度分开,人声嘈杂时,画面依然以橙为主,但当黎耀辉独自出现在镜头时,蓝色便开始渲染落寞。蓝色是自然界中最冷的色彩,透过镜头中晕染开的大片大片的蓝色,我们彷佛能看到黎耀辉一颗逐渐变冷的心。这些色彩的过渡,十分符合人们审美经验中对颜色的理解,可以说,王家卫在颜色上的运用总是直接而充满情感的。

摄影风格

说到王家卫的电影,就不能不提杜可风迷幻般的摄影风格,王家卫的叙事能力与杜可风对镜头的把握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铸就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春光乍泄》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看完影片,我们不由不惊叹杜可风对跟拍、特写、倾斜构图以及前景后景的运用。

跟拍是一种在纪录片中广泛使用的手法.指的是摄影机始终跟着主人公的运动而运动,例如黎耀辉见到何宝荣喝醉酒回家的情景,摄影机在跑动中进行拍摄,画面晃动,摇摆,完全体现了黎耀辉当时的心情——郁闷,难以发泄,兼有摆脱不了对何的纠缠的那种自我矛盾。

特写镜头是指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巴拉兹说,一部优秀的影片可以通过特写来揭示我们生活中最隐蔽的东西。尤其是人物的面部特写,我们看到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他的面部表情,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到了他的思想感情、情绪和意图。例如何宝荣再次离开后,黎耀辉一个人蹲在船上哭的那个镜头,四周都是冰冷的蓝色海水,将失落的氛围渲染得很浓郁,透过被蓝色包围的黎耀辉的脸部特写,我们彷佛能够读懂他的心情,读懂他沉默中所包含的五味杂陈,读懂他的那种伤心,难舍,心痛,以及暗暗下定离开的决心,以及再也不被何宝荣的“不如,我们从头来过”所迷惑的思想。这样的一个特写镜头深深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心,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他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每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都有许多不同的形状,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不同的解释,和一种不同的心情,摄像机方位和角度的变化,足以改变影片中画面的性质。 一般来说,传统的电影导演首先要求摄影师保证摄影机的水平,这是一项基本功,防止由于水平偏差导致画面的透视和线条发生畸变。水平视线符合人们的基本审美,比较客观地展示镜头所描述的内容,水平的构图表达了平和、宁静、稳定的状态。但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的手持拍摄和不规则构图,表现出了另一种独特的审美。就像黎耀辉和何宝荣刚刚和好时,两个人坐在医院长登上的那个镜头,倾斜的构图表现出了两人的不平等,也预示着两人最终不能happy together的结局。

镜头中位于主体前面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烘托主体和装饰环境等作用,并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反之,则为后景。人的表情不仅流露在脸上,而且还在家具、树木或云彩等前后景的形象里反映出来。在本片中,前后景的运用特别频繁。比如两人和好时后景中明亮的瀑布台灯,这盏灯指引他们来到阿根廷,是他们爱情的象征。比如两人一起躺在铁床上时前景的铁栏杆,一根一根的铁栏杆割裂了他们的形象,也将最终割裂他们的爱情。徒留下支离破碎的承诺和梦想,这些冰冷的铁栏杆彷佛在狰狞的诉说着:你们,该如何从头来过!

音乐元素

在一部有声片里,听觉印象和视觉印象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声音不像画面,一旦消失就迅速退出我们的意识,它会在我们耳边回旋良久,就像俗话说的一样,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这种余音常常能说明并深化画面的含义。一部影片中,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能够对情绪的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片中表现黎耀辉独自一人泛舟水上时,用了Piazzolla的《prologue》,哀伤而厚重的音符,配合黎耀辉昏暗而悲伤的脸,悉数收走观者的心,泪水随乐音浮沉,与镜头的慢移,流向无尽的情绪空间。

在航拍的瀑布上空,一曲《Cucurrucucu Paloma》被低声吟唱,这是一首关于鸽子的歌,“他们发誓说,当听见他的恸哭,天空开始剧烈地撼动,他到底承受了多少伤痛?他们发誓,那只鸽子的灵魂,一直在等待爱人归来,石头永远是石头,鸽子阿,你能指望他们了解爱吗?咕咕咕咕咕,鸽子阿,不要再为他哭泣……”灰蓝色的画面,人声低吟,于是思绪满溢得令人不能承载。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沉默手法的运用。声音上的沉默不但没有中断事情的发展,反而制造出了一种更动人的效果,影视作品中的沉默,就像中国古典水墨画中的留白,饱含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就像和好后又闹矛盾的时候,黎耀辉关着灯,一个人闷做在床边,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话语,我们却更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那种苦闷,憋屈,无奈,痛苦,还有内心的挣扎,在沉默的氛围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深层意义

《春光乍泄》是王家卫思考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部电影。体现出了面临回归时,香港人的真实内心。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依然选择了回归。就像黎耀辉最终选择了离开何宝荣,独自回家。王家卫在谈到这部影片人物时说:"想离开香港,来到世界另一头的阿根廷逃避现实,却发现越想逃避,现实越发如影随形的跟着自己,无论到哪儿,香港都存在"。其实与其一直逃避,还不如去接受现实。

影片中何宝荣和黎耀辉的逃避,是对社会的逃避,对现实的逃避,对家的逃避。可惜他们并没有成功,逃避的最后是回归,是对现实的归属。这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我们的宝岛台湾啊,不管你做错了什么,怎么样的任性妄为,永远都会有一个怀抱,在海的这边默默的等待着你,等你回家。祖国母亲永远会给你这个从头来过的机会。

小结

如果你有看完电影画面,就直接关掉播放器的习惯,那么你就不会发现在影片结束之后,助理摄影的名字赫然写着:黎耀辉,何宝荣。也许这样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了,没有争吵,没有伤害。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彼此依偎着,再也不会分开。字幕缓缓的划过屏幕,空气中彷佛也呢喃着何宝荣的低语: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98年12月,张国荣、梁朝伟皆凭《春光乍泄》角逐第17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梁摘得桂冠,张得票为0。03年4月,张国荣坠楼身亡,终年46岁。08年7月,梁朝伟刘嘉玲举行盛世婚礼,有人问他,你还记得何宝荣吗,他默默转身,低头不语。

[1]贝拉巴拉兹:《影视美学》。

[2]宋家玲、李小丽:《影视美学》。

猜你喜欢

王家卫色彩
秋天的色彩
王家卫:墨镜背后有故事
缤纷夏日
王家卫获颁卢米埃尔奖
神奇的色彩(上)
王家卫携新书做客美国电影艺术学会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香港武侠电影中的“情圣”形象——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