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2010-11-09余海滨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效能环节

余海滨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余海滨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是打造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现代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由决策、行动、回馈三个环节构成,采取管理举措、发出教学管理行动是其核心环节。教师创建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出路是:在教学管理中科学决策、积极行动与及时回馈。

课堂教学管理;有效;实践出路

有效教学是一个在当代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领域内受宠的话题,而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优化、改进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笔者一直穿梭于大学校园与中小学课堂之间,独特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条件为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经验总结、理性思索等手段来探究该问题提供了方便。在工作中,我一直兼任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实践的直观经验与教学理论的理性思索都表明:要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形态,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效能,教师必须时刻将课堂教学管理的改进与优化作为首要问题来关注。如果说课堂教学效能的产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双管齐下的结果,那么,课堂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化同课堂教学方式改进一样是推动教学效能不断提高的两个枢纽环节。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利用系统分析的理论思维来对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及其过程加以分析,对如何在中小学教学中创造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这一问题阐发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系统分析

现代课堂教学活动既非教师的独角戏,也非学生的大合唱,而是师生之间相互配合、集体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教学构成因素都会对教学活动的最终效能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与使命就是对每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全面协调,使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努力形成最大化的教学合力。我们可以说,所有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一次课堂管理实践,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一位不懂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名有效能的教师。所谓课堂教学管理活动,就是指教师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措施来自觉干预、调控、影响教学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秩序、学生情绪、教学氛围、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促使教学活动向正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课堂教学效能持续提升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一个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只要能够确保每一个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效能,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整体效能就能够得到保障,课堂教学整体的效能才可能得以提高。我们认为:每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产生都是一系列因素的集合效应,多因素参与、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是有效教学管理行为的一个鲜明特征。换言之,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需要一系列因素的密切配合才可能形成,一种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就取决于它与这些因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关系。实际上,任何一个课堂教学管理行为都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一切影响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学情景、学生因素、教学组织、文化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氛围等都是在这些环节上生效的。本研究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一般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决策、行动、回馈。完整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大致是由以下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循环过程。这三个环节是:分析教学问题(决策)、采取管理举措(行动)、反馈教学效能(回馈),它们构成了一个“决策——行动——回馈——决策……”的循环过程。

在上述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是通过上述循环过程来逐步实现的:教师分析教学问题,进行判断决策,形成教学行动策略;做出教学管理行动,实施教学管理活动,解决教学难题;开展教学反馈,评估管理活动效能,进行补救性决策,促使教学难题的最终、全面、全部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这三个环节具有各自特征,担负着特定的任务,共同确保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

(1)决策环节。教学决策环节是内隐的,是教师大脑的活动形式,是教学行动形成的前提,是确保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效果、效能、效率的理性准备。教学决策实际上是教学行动的一种前期准备、预先设计和策略搜索活动,教学决策的最终结果——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完备性是决定后续教学行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教学决策环节是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重要首始环节。

(2)行动环节。显然,经过了决策性环节,一种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只是一种可能有效的管理行为,而不可能是现实有效的管理行为。决策只是一种主观的决定,将其付诸于实践才可能检验决策的优劣,实现教学决策的效能,体现教学决策环节的价值。所以,用什么教学管理行动来实现教师的教学决策,用什么教学管理行动来对教师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反应,就成为影响其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效能、效果、效率的重要一环。教学管理行动是教师干预其教学管理活动的效能、效果、效率的自变量和关键因素,是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核心环节,它体现着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质和内核。

(3)回馈环节。教学回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举措,逐步逼近预期教学效果、效能的环节,其根本特征是反复性,因为一次完整教学决策的做出、教学行动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教师多次、反复的反馈调节之上的。反馈环节是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最后一环,也是维系课堂教学管理循环连续推进的关节点。通过教学回馈,教师不断知道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阶段性效果,而且还对教学行动的利弊得失有了清晰的觉知,其后续教学管理活动就有了方向和针对性。

二、教学管理行动与有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关系

由上可见,教学管理行动是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焦点,对该环节的分析是我们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管理活动、创造有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枢纽环节。在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师教学行动一环加以重点分析。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完整教学行动一般是通过三个层面的课堂管理活动构成的,即管理自我,即调整自己的表情、服饰、心态、语言、体态、姿势等以及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信息沟通方式等,它是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一个辅助性策略;管理学生,即通过一些有效手段来调节学生的心境、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积极性程度等;管理教学时空,即调节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空间组织形式,前者包括:调整课堂教学的设计、步骤、节奏、速度、时间分配等;后者包括:调整教学活动的空间结构,如座位编排方式(如该集体教学为小组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对话方式、教师在教室中的身体位置等。总言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自我、学生和教学时空三方面来综合考虑。要系统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我们只有对这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思考才有可能。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动是三个维度的管理活动相互协同、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我们认为:要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教师应该从上述三个层面出发来全盘考虑。这里,我们将考察一种课堂教学管理行动有效性的指标解析为“三个层面六个方面”:

(一)教师管理层面,包括两大方面:信息表达的有效性和教学举止的有效性;

(二)学生管理层面,包括两大方面:显性的管理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即纪律管理的有效性)和隐性的管理学生情绪的有效性(即对学生心态调控的有效性);

(三)时空管理层面,包括两大方面:管理教学时间(即教学节奏、时间安排等)的有效性和管理教学空间(即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

在此,我们将分析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行动有效性的一般模式图示如下:

三、创建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出路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实践中应该考虑从教学决策、教学行动、教学回馈等三个方面着手来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形态。

(一)科学决策,形成对路的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行为首先是科学、可行的决策,针对特定教学问题进行科学决策是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形态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难题,导致这些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执教者要打开思路、多方考虑、全面把握、找准症因,为教学对策的确定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和干预性管理策略,力求使教学策略的做出建立在全面、深入的思考之上,为后续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托。

(二)积极行动,全面提高教学动的效能性。课堂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教学管理行动,从上述六个方面来提高教师教学管理举措的效能性是创造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重头戏。

首先,教师要着力提高信息表达与教学举止的有效性。一方面,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干预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状态,如教学语言、体态语言、服饰语言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表情、手势、身姿、眼光等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状态,善于利用自己的服饰穿着来暗示、提醒着学生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善于利用练达的教学语言来清洗地表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教学举止,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行动来向学生准确地传达信息,确保教学管理活动顺利推进。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行为管理与心态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组织管理学、行为学和教学经验来形成有效的管理举措,确保每一项管理举措都对学生产生实效并落到实处,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井井有条。在教学实践中,纪律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高质量推进的外在保障,是班级授课活动顺畅发展的前提,故没有纪律或不讲纪律的课堂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师纪律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是实现其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活动的外部保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代理推进对学生的心态管理,确保每个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确保一节课在一种和谐、愉悦、欢快的心理氛围中进行。

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时间管理、空间管理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既定时间内(40或45分钟)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如何将这些时间恰当地配置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使一节课在适当的节奏中有张有弛地进行,体现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性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既定的教学时间,向45分钟要质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效率。另外,教师还要科学利用教学空间——教室,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效能。教师对教学空间管理的形式最终体现在它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教师面向小组开展教学还是面对集体或个体开展教学,教师站在讲台上授课还是站在讲台下授课,教师在固定的位置上授课还是在教室中走动式地授课,都决定了师生在教学空间中的位置关系。所以,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变换自己的身体位置,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三)及时回馈,保证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回馈是教师教学管理行为中承前启后,维系教学活动继续沿承的后续环节。它既是教师教学行动的延伸,一个周期教学管理活动的结束,又是新一个教学管理活动周期的开始。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如学生课堂表现观察、教学管理效果访谈与调查、学生教学效果测查等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管理活动的绩效与效应,发觉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成与败,优势、长处与局限、盲区,以为下一周期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明确方向、提供经验,推动课堂教学管理效能的逐步提升。

[1]赵新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余海滨,男,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教师。

2010-03-18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效能环节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