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0-10-27徐政坤卢端敏宋新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模具实训体系

徐政坤 卢端敏 宋 斌 宋新华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徐政坤 卢端敏 宋 斌 宋新华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特点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重点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与途径的改革,并对实践教学基地、教材、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等进行探讨。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形成岗位职业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模具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生既应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理论,又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现场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所以,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整体教学方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是使毕业生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改革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内容、方法、途径以及实践教学基地、教材、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高职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职业技术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高职模具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应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教学结构,与此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可由基本技能训练、专向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构成(见图1)。各个训练模块的实践性环节打破了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参观为主的教学形式,并且每个环节都融入了素质教育的内容。(1)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专业学习之前或穿插在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初级阶段。(2)专向技能训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实训周)的形式,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中级和中坚阶段,是实践性教学的主体部分。(3)专向综合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和条件,采用工学结合,一般应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在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进行。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应坚持基础知识、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强调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质。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和基础性实训来完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模具专业的各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采用参观、认知实践、演示、动手操作和实验等方式,或采用专业教室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来实现,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条件的应在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室或实训车间内完成。

图1 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注重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内实习实训来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一般能力,如收集(检索)和处理现代信息的能力、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组织能力等。重点强调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上岗要求和技术主管部门的基本技能要求为主,配合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做到基础过关、技能过硬、灵活运用。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坚持由浅入深的级进方式进行,突出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模具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模具CAD/CAM技术应用能力,要通过计算机绘图→计算机三维造型(CAD)→数控编程与仿真(CAM)→数控与电加工实训→模具CAD/CAM实训→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来完成,最好能够反映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可安排到对口的生产单位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从产品设计入手,按企业要求进行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及加工,模具装配,最后形成合格产品。将专业知识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教学改革中必须注意加强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显现出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教育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科学观和人生观,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光明磊落、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和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实践教学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践环境施教、因生产单位的发展需要施教,积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或案例式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采用视频录像片、电子教案、光盘、CAI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实践前有预习,明确每个实践模块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独立拟定实践环节的方案;实践过程中有步骤,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仔细观察,牢记要领,勤学好问,勤于动脑、动手,勤于分析与训练,掌握技能要领;实践后有总结,及时写总结报告,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实践教学途径应逐步完善并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教学机制,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广泛开展生产、教研、科研活动 通过学院的科研部门、实训中心或校办工厂等,启动对外的生产加工业务,如CAD/CAM技术开发与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零件数控或电切削加工等。这样,既可以为学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以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大力度推进“双证书”制度 应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分,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自然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零培训”。另外,要依托行业和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基本上都是各专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要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既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又利用他们广泛的外界关系。可以邀请他们来校进行专业讲座,也可以让他们指导学生校外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的教学基地、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合并、重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改变实验室松散管理及专为某一课程或专业服务的状况,根据功能和专业特点进行改革,集中设置、融合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为一体,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效益。(2)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实训条件。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学院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用于学生实践的场地和设施仍然不足,这表明已不能完全靠投入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只有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院应建立灵活的体制,引入市场投资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和行业优势,建立稳定的、充足的模具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提供保证。(3)建立虚拟模具厂,可以用较少的经费满足对实践场地和设施的大量需求。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进度,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部分的基础训练要尽可能采用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将来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缺少正规教材的实践环节和专业技能实训以及综合实训,学院应组织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自身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能够体现岗位(群)的针对性,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招聘与引进相结合。在优化现有实践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年轻有为、专业急需、具有工程师(高级技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士作为专职指导教师;招聘从生产企业退休但身体健康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聘任一批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2)进修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积极为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创造培训和进修的条件,可以采用到国外进修、到国内高校进修或到生产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例如,将新分配来的教师派到企业顶岗锻炼半年到一年,青年教师每年利用带队实习机会到企业学习2~4周。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计划是实践性教学的“法规”,可以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2)实践教学大纲是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格式要求规范统一,应包括实践性质、实践目的、实践内容与要求、建议实践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和有关说明等内容。(3)实践教学的考试考核方法要采用操作、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的应知应会部分,并注意过程控制。(4)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与“双证书”制度接轨,要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配套,纳入全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评估体系之中,并且要占有重要地位。(5)改革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采用学院统一管理和系(部)分工负责的“专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完善和修订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由学院管理公共职业环境及以技术基础为主的院内实践基地,由系(部)管理专业大类的专业实践基地或实验室,努力做到资源共享、责利明确、制度严格,尽可能大地发挥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要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和项目,便于学生对相关技术和实验实训基地的综合利用,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1]朱方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73-80.

[2]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90-92.

[3]朱香奇,胡新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0.

[4]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黄学光.论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12):148-149.

[6]黄立志,李祥峰,等.新世纪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6-9.

[7]冯俊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56-57.

[8]孙兴民.构建高职高专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3-55.

G712

A

1672-5727(2010)06-0115-0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8CZC054)的部分成果

徐政坤(1962—),男,湖南湘阴人,硕士,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材料工程。

猜你喜欢

模具实训体系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