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0-10-17欧阳仲毅黄登鹏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使用率儿科处方

欧阳仲毅,白 帆,黄登鹏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连州 513400)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医学新技术、新药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更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儿童的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现对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儿科门诊处方共14750张。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情况。并根据药品说明书、《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及公开出版的书籍,对抗菌药物合理性使用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及给药途径

调查处方1475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6316张,占总处方数的42.82%;静脉给药处方2079张,占32.92%。门诊抗菌药物具体情况,见表1。

2.2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抗菌药物单用处方5839张,占92.45%;二联用药处方473张,占7.49%;三联用药处方4张,占0.06%。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见表2。

表1 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率及给药途径统计

表2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2.3 不合理使用情况

不合理使用处方949张,不合理使用项目情况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使用概况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药,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完全清楚这些药物的用法。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1]。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②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黏菌素和短杆菌素。③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④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此类药物也和其他药物一样,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外,也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此类问题上的认识模糊,因滥用抗菌药物所致的医学问题日趋增多,值得临床关注。

抗菌药物的生产供应大幅度增长,在整个药物费用支出中占的比例较大。不可否认,品种繁多的各类抗菌药物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救治严重感染患者和提高感染治疗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滥用现象,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多问题。用药不足、过度用药及无针对性用药都会延误对患者的抢救治疗时机,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危害患者,还会造成微生物耐药性上升,加大治疗的难度,增加政府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浪费社会资源[2-3]。抗菌药物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难度高的治疗用药问题,临床上,常见病原菌的用药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可根据临床所见判断可能的病原菌,并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本身是一个药物,广泛使用以后可以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4]。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5]。不良反应各式各样,基本上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只不过每一种药物的侧重点不一样。第二方面抗菌药物可以产生耐药,其他药物使用没有这个问题。抗菌药物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就像我们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耐药,是细菌保护自己的措施。如果我们滥用抗菌药物,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到损害的是人体。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82%,基本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的标准[6];且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多是对儿童安全性较好的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且口服剂型基本选择儿童剂型。但也存在着联合用药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当、重复用药等不合理之处,与相关报道结果相符,例如,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其极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也应予以高度重视[7]。吴丽卡等[8]随机抽查统计其医院2004年7~12月份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072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占56.36%,二联及二联以上的占43.64%,得到结论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医生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应加强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控。熊健等[9]的研究中也强调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综合以上论述可见,我院儿科抗生素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杨祥明,敖钢成,侯静.2004-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70,141.

[2]王君耀,赵峰.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生素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7):419.

[3]苏日娜,罗志海,张佩珠.内蒙古包头铝业集团职工医院儿科药物利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1):42-43.

[4]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47.

[5]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3):48-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发[2000]431号.

[7]张毅,陈志东,张剑萍,等.我院门、急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抽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05,14(5):58.

[8]吴丽卡,黎海燕,莫婵.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06,6(5):50.

[9]熊健,欧阳谨.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33.

猜你喜欢

使用率儿科处方
儿科专栏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处方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