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

2010-10-17

科技传播 2010年10期
关键词:竺可桢诞辰中国科学院

纪念竺可桢诞辰120周年

名言语录:

【座右铭】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求是精神】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名言】“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名言】“科学永远对抗着迷信以及一切蒙昧无知的思想。”

今年3月7日,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1890—1974)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3月2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会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和教育界要继承和发展竺可桢先生未竟的事业,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用科技引领和支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发扬光大他崇高的精神,特别是他毕生倡导的“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情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治学态度,联系实际、不骄不躁、循序渐进的严谨学风;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唯实,开拓创新,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3月2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会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和教育界要继承和发展竺可桢先生未竟的事业,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用科技引领和支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发扬光大他崇高的精神,特别是他毕生倡导的“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情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治学态度,联系实际、不骄不躁、循序渐进的严谨学风;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唯实,开拓创新,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要成就:

作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先生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我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竺可桢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使浙江大学成为全国著名大学之一,他执着的求是精神、注重通才教育、尊崇思想自由、教育研究结合等卓越的教育思想,更成为我们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竺可桢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管生物和地学领域,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平简介:

竺可桢,气象学、地理学家。浙江上虞人。 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二、三十年代开创气象教育事业,创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精辟地指出台风眼中有下沉气流存在,西太平洋台风路径之变化受远东四个大气活动中心所控制。在中国首先提出季风系统这一概念。首创区域气候研究,提出划分亚热带的指标。确定中国八大气候区,确立了气候区划和自然区划的基本轮廓。研究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贡献。主持并参加我国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沙、黑龙江流域、新疆、西部南水北调、华南热带生物、云南热带资源等综合考察,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来源:中科院网站)

猜你喜欢

竺可桢诞辰中国科学院
中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求是前行的竺可桢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胡适与竺可桢打赌
《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刊30周年
回顾与期待——纪念沙汀诞辰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