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潭翠芽”适茶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2010-10-12李凤华周明强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湄潭土壤肥力全氮

李凤华,周明强

(1.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贵州遵义563002;2.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贵州湄潭564100)

“湄潭翠芽”适茶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李凤华1,周明强2

(1.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贵州遵义563002;2.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贵州湄潭564100)

为了对湄潭翠芽茶基地的土壤肥力进行科学评价,分别在茶基地五个产茶区采集有代表性土样,采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微量凯氏法、碳酸氢钠浸提钼蓝比色法、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有机质、全氮、有效钾的含量平均值都达到Ⅰ级水平,有效磷最高只达到Ⅱ级水平,最低处于极缺水平。

土壤肥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高质量无公害有机茶需求的增加,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有机茶的生产不仅要求生产的最终产品符合一系列的卫生和质量标准,同时也要求整个生产过程都满足有机农业的要求[1]。有机茶基地的建设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有机茶园的基本要求,有机茶基地土壤肥力对茶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茶生产的成败。故科学评价有机茶基地土壤肥力水平,是茶基地选址、施肥和土壤改良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2010年3-4月对湄潭翠芽茶基地进行了土壤肥力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与采样分析,摸清了湄潭翠芽茶基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基本情况,并对不同产区进行了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期为茶基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维持、土壤肥力的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湄潭翠芽茶基地的第一产区、第二产区、第三产区、第四产区、第五产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挖掘土壤厚度约20cm,分为上下两层采集,上层厚度 0~10cm、下层 10~20cm,每层采集约 0.5kg。

1.2 测试内容及方法

有机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全氮—微量凯氏法;有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蓝比色法;有效钾—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1999年制定的《有机茶颁证标准》中的有机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指标(见表1),进行土壤肥力等级评价。

表1 有机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有机质

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2]。从表1、表2和图1可见,湄潭翠芽茶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05~27.21 g·kg-1,平均值为21.84 g·kg-1,土壤有机质含量属Ⅰ级水平,其中有机质大于15 g·kg-1的(Ⅰ级)占80%、12-15 g·kg-1(Ⅱ级水平)的占20%;有机质含量D2>D3>D5>D1>表2 湄潭翠芽茶基地主要产区土壤主要化学成分性质D4,其平均值都处于Ⅱ级以上水平。

注:D1.为第一产区、D2.为第二产区、D3.为第三产区、D4.为第四产区、D5.为第五产区

2.2 大量元素-全氮

湄潭翠芽茶基地全氮含量分布图见图2。

从表1、表2可见:土壤全氮含量在0.9~1.76 g·kg-1,平均值为 1.33 g·kg-1,属于Ⅰ级水平,其中含量在 0.9-1.00 g·kg-1(Ⅱ级水平)的占 8%、1-2 g·kg-1(Ⅰ级水平)的占92%,大部分土壤全氮含量处于Ⅰ级水平;五个产区土壤全氮含量D5>D3>D1>D2>D4,其平均值都处于Ⅰ级水平。

2.3 有效养分

2.3.1 有效磷

茶基地有效磷的含量分布见图3。

从表1、表2可见,湄潭翠芽茶基地有效磷的含量在 0.05~19.74 mg·kg-1,变幅较大,平均值为 6.56 mg·kg-1,属于Ⅲ级水平。其中有效磷含量在10.00-19.00 mg·kg-1(Ⅱ级水平)的,占20%,有效磷含量在5.00-10.00 mg·kg-1(Ⅲ级水平)的占40%,有效磷小于1.00 mg·kg-1极缺水平的土样占了40%,各茶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 D1>D3>D5>D2>D4。

3.3.2 有效钾

湄潭翠芽茶基地有效钾的含量分布见图4。

从表1、表2看出,有效钾含量在119.8~127.7 mg·kg-1,变幅较小,平均值为 122.9 mg·kg-1,属于Ⅰ级水平。其中含量在80~120 mg·kg-1(Ⅱ水平)的仅占2%、大于120 mg·kg-1(Ⅰ级水平)占样品98%,各产茶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大小是D3>D1>D4D2>D5,其平均值都处于Ⅰ级水平。

3 结论及建议

(1)湄潭翠芽茶基地所处地理位置的光照、温度、水质等气候条件适合茶的栽培,加之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污染,有利于有机茶基地的发展。

(2)该产茶基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钾含量的平均值都达到了有机茶园土壤肥力分级标准的Ⅰ级水平,最低含量的平均值均在Ⅱ水平以上。但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最高的只达到Ⅱ级水平,有的处于极缺水平,这与贵州土壤特点相符[3]。

(3)在有机茶的栽培过程中,应在茶树不同的发育阶段,注重磷养分的施用,以弥补土壤先天缺磷的弱点,确保茶树的健康发育,达到有机茶生产的要求。

(4)要在该地区发展有机茶基地,应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确保产茶基地的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1]中华人民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J].中国茶叶,2003,(2):2-19.

[2]沈善敏.中国土壤肥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56-390.

[3]秦松,范成武,孙锐峰,等.贵州土壤资源的特点、问题及利用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94-98.

(责任编辑:朱 彬)

An Evaluation of the Soil Fertility for the Growth of“Meitancuiya(Tea Sprout)”

LI Feng-hua;ZHOU Ming-qiang
(Department of Biology,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563002;MeitanTea Engineering Research Ltd.,Meitan564100,China)

Such methods as high temperature external heat potassium dichromate oxidation volumetric method,micro kjeldahl method,sodium bicarbonate extraction molybdenum blue method,and ammonium acetate extraction-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method are applied to make a scientific appraisal of the soil fertility of the base for tea sprout of Meitan(Meitancuiya)an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effectiv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K.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the mean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and available K reach the first level,and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phosphorus reaches the second level and,sometimes is very exiguous.

soil fertility;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effective phosphorus;available K

S571.1;S14-33

A

1009-3583(2010)-06-0096-03

2010-10-23

贵州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2009008mkcz35-7)

李凤华,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与植物营养研究。

猜你喜欢

湄潭土壤肥力全氮
湄潭茶园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煤矸石山上不同种植年限和生长期香根草各部位全氮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比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洛阳丹参基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与培肥对策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