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镜头的挑战

2010-09-28朵天林

电影评介 2010年9期
关键词:长镜头影视物理

镜头是影视场景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表情达意的功能,传统的镜头由摄影机或摄像机完成,记录介质是胶片或磁带。影响画面构成的往往是镜头的物理性能和拍摄技巧,画面的效果主要由前期拍摄决定。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影视制作领域,传统镜头画面的构成、产生方式以及我们对镜头画面的固有观念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微观的、新奇的画面令人震撼,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只有没有想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成为了可能,数字技术正挑战着我们对影视镜头固有的认识和观念。

一、没有摄影机也可以拍摄镜头

影视节目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海洋,快速翻滚的云层、震撼的爆炸场面,其中有很多都是虚拟摄影机的杰作。

虚拟摄影机是计算机内动画软件架设的“摄影机”,如图1,图2所示。它在动画制时对于表现视点的作用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机,虚拟摄影机与拍摄的物理摄影机的拍摄对象完全不同,但是他们的功能却极其相似。物理摄影机拍摄的是实景人物或实际搭建好的场景,虚拟摄影机拍摄的是建立在三维软件中的模型或二维软件中的二维图像。

(图1 虚拟摄影机)

(图2 虚拟摄影机视点图)

(图3 虚拟摄影机参数面板)

虚拟摄影机在镜头画面创作中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设备”却可以实现无限的可能性。虚拟摄影机虽然只是一个图标,但它同样具有镜头、焦距、焦点、光圈、景深这些参数。同样可以实现“推、拉、摇、移、跟、甩、升、降、综合运动”等拍摄技巧,可以实现物理摄影机难于实现甚至无法实现的拍摄效果,比如穿墙而过、穿越钥匙孔、穿过人体,从地球表面拉镜头到太空。

第二、易于控制,物理摄影机需要调节的参数在分布在机身上,需要人工操作。虚拟摄影机的参数是集成在一个面板上面的按钮或数值输入栏,只需操作者输入参数或拖动鼠标,有时候几个关键帧就可以确定摄影机的运动路径,如图3所示。

第三、稳定性强,物理摄影机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有有稳定器或运动控制系统,即便这样画面的晃动不可避免,虚拟摄影机拍摄可以达到绝对的稳定。

第四、准确性强,物理摄影机在拍摄“跟”镜头时常常出现目标跟丢的情况,而虚拟摄影机完全可以锁定目标,不会丢失。

当然,虚拟摄影机虽然有诸多优势,不代表它能替代物理摄影机,虚拟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软件产生的模型或图像,最终产生的视频画面要和实景画面合成,运运虚拟摄影机时除了要考虑场景本身的灯光、色彩、模型的真实程度,虚拟摄影机运动方式也要符合物理摄影机的拍摄模式,这样才能接近观众期待的“真实”感。

二、长镜头不等于一个镜头

传统长镜头的定义是“无论有多长,调度如何复杂,只要不曾停机,不曾剪辑,就是一个连贯的镜头”,长镜头追求的是对动作或场景的完整记录。安德烈.巴赞主张,“电影是建立在真实时间上的一种艺术,具有时间上的客观性,事物的影像就是事物在时间中的影像,任何变化都像木乃伊一样被保留下来”[1]。数字时代,长镜头的纪实属性已不再是它唯一所能表现的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目前在影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个“长镜头”有的就是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合成的画面,观众可能并不知道这些,虽然在节目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镜头”,但他的外延却大大扩展了。一个长镜头可以完整的展现人的一生,一个长镜头同样可以表现四季或时代的更替。如CNP保险公司广告《成长篇》,从拎着小提琴的童年,到情窦初开的少年;从当爸爸的喜悦,到女儿的婚礼,直到同样拎着小提琴的孙子,一路上CNP保险公司陪你走过。这个广告片通过花丛、树干、喷泉封挡镜头,形成了一个长镜头的效果,让一个人从小到老的一生像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地展开[2],如图4所示。

(图4 CNP保险公司广告《成长篇》)

三、一个镜头中展现几个时空

展示事件完整的流程、保证时空的统一性是传统长镜头的主要特征。在数字影像时代,长镜头的时空统一性已经被打破,镜头可以以客观的形式来表现主观化的虚拟时空。中央电视台以“站得更高、看的更远”为主题的宣传片,一个镜头内既展现了近景山顶的人,又展现了远景太空中俯视的地球。“5.12”地震后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片中,一个“拉”镜头内部顺序展现了惨烈的灾难场景、众志成城的救援场景和万众一心的震后重建场景。《战栗空间》中镜头在各楼层间穿梭甚至穿过锁孔等等,都是在不同空间运动的镜头所表现出来的。长镜头还可以打破时间在影片表现上的单向性,使观众在某一时间点看到同一事件在不同空间向度上的不同瞬间。如《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片段。[3]还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影片中表现回忆的场景可以将不同的空间以透明的方式叠加在同一个镜头中展现,或者在表现两个同时发生的时间以屏幕分割的方式展现在同一个镜头中。当然了,所有的这些都归功于数字技术。

四、同一画面中的虚拟与真实

影视节目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人物在富有意境中国水墨山水中偏偏起舞(如图5所示),科幻片中人物与机器人或怪兽在同一镜头中打斗,同一个演员饰演的不同角色在同一镜头中对话,等等。虚拟与真实的完美结合,极大地丰富了镜头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所有这些都源于虚拟合成技术,电视制作领域又称为虚拟演播室技术。通常实际人物的表演在蓝箱或绿箱中完成,即背景是蓝色或绿色的一个演播空间,拍摄人物的摄像机要安装特定的跟踪系统(红外线跟踪、机械跟踪等),用于跟踪记录摄像机的各种运动参数,这些参数经过处理输入到图形工作站,在那里根据物理摄影机的运动参数实时渲染虚拟场景或图像。即把物理摄影机的运动参数通过处理、延时匹配给虚拟场景或图像中的虚拟摄影机,这样保证了物理摄影机和虚拟场景或背景的同步,如图6所示。

(图5 水墨画中的人物)

(图6 虚拟演播室)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数字图像技术为影视画面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它不仅影视开阔了创作人员的思路,丰富了画面造型效果,同时也对创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真实与虚拟中要把握好尺度,能让二者相得益彰,在虚拟中彰显真实可靠,让虚拟与真实在完美结合中丰富镜头的艺术表现力。

[1][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p253

[2]方迎丰、袁琳.影视广告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12.p110

[3]梁明、李力.影视摄影艺术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p84-85

[4]夏力、王大纲等.虚拟演播室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p36-37

猜你喜欢

长镜头影视物理
影视展
只因是物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