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恐龙同行
——从一件恐龙模型浅谈古生物周边

2010-09-27李杨璠

生物进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周边产品古生物恐龙

李杨璠 华 洪 代 珍

与恐龙同行
——从一件恐龙模型浅谈古生物周边

李杨璠 华 洪 代 珍

在家中珍藏一具恐龙化石的梦想对普通古生物爱好者来说是遥远的,但是你可以将一件精美的恐龙模型陈列于案头。

古生物周边的定义与市场现状

古生物周边这个名词是我模仿已流行多年的“动漫周边”一词总结并提出的,大家听着也许会感到陌生,但古生物周边包括的事物却遍布我们的生活。古生物周边是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以古生物学科为载体,对周边潜在资源进行挖掘。包括以古生物为主概念的玩具、模型、工艺品等等实物,同时也包括图书、纪录片、电影甚至是游戏等文化产品。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我们生活中古生物周边的产品随处可见:在各大商场玩具柜台拥有一席之地的各色恐龙玩具、图书市场上各种各样介绍恐龙知识的儿童读物、每年元宵佳节闻名全国的自贡恐龙灯会以及一系列像《侏罗纪公园》系列、《冰河世纪》系列、迪斯尼2000年动画长片《恐龙》、《史前10000年》这样风靡全球以古生物题材的好莱坞大片。但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古生物周边产品(尤其是实物产品)中,绝大部分产品都是针对低龄儿童开发的。这类产品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形象也很是生动可爱,充分重视儿童玩耍过程中的安全性。缺点亦是显而易见的,在满足了低龄儿童需求与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品本身的像真度和细节的丰富性都被忽略。这样的产品显然对成年人群体具备不了太多吸引力。

做为一门探索地史时期中生命及其演化奥秘的学科,其探索发现、包罗万象的学科特点就注定了她特有的魅力。这样的魅力自然拥有着足以吸引各年龄段、各知识结构人群的能力,像《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的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巨大成功就是证明。由此可见,目前的琳琅满目的古生物周边产品并没有满足人们特别是成年人群体的文化需求。成年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孩子们是一样迫切的,做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针对成人群体的科普工作。有别于针对儿童的科普,对成人的科普方式应该采用更深刻、更专业、更具艺术性和内涵的模式进行,充分发挥古生物学科神秘、探索、发现的特性,吸引更多人关注古生物学的发展、甚至直接参与其中。相信任何拥有牢固群众基础的学科都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同时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科学工作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更多元、更具吸引力的科普方式来引领大众走进科学。

有意思的学科应该充分发挥其趣味性吸引观众,高端古生物周边产品的开发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高端古生物周边产品应该在具有高像真性、丰富细节等高级科普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在高端古生物周边的文化产品中,像《侏罗纪公园》系列等多部以古生物为题材的电影就是里程碑式的精品,但古生物周边的高端实物的产品就非常稀少。下面我们将向广大古生物爱好者介绍一款高端古生物周边实物产品中难得的精品:国际老牌模型厂商田宫公司(注1)出品的编号60103副栉龙模型套材以及制作过程,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有更多的爱好者可以通过高端古生物周边产品实现“与古生物同行”的梦想。

关于副栉龙及其模型套材

副栉龙(属名:Parasaurolophus,意为“几乎有冠饰的蜥蜴”)又名副龙栉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副栉龙是一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副栉龙最先被认为与栉龙(有冠饰的蜥蜴)是近亲。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walkeri)、小号手副栉龙(P.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P.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首次记述是在1922年,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藉由在埃布尔达省发现的一个头颅骨与部分骨骸建立。副栉龙为罕见的鸭嘴龙类,目前已知少数良好标本,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与犹他州。副栉龙因它们的头盖骨上有大型、修长的冠饰著名,冠饰往头后方弯曲。副栉龙的最亲近物种应是最近在中国新发现的卡戎龙,两者的颅骨类似,可能具有相似的冠饰。这种结构引起许多科学文献的讨论;现在对于该冠饰主要功能的意见包括:辨别性别与物种类、共鸣器、以及调节体温。

套材中还非常有想象力的附带了一个同比例穿越时空的探险家人形,在提供直观比例尺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渴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与史前巨兽同行的美丽梦想。

副栉龙模型套材中包括的零件

地台上干涸湖床上的龟裂纹、波痕、恐龙脚印

田宫60103号副栉龙情景模型是田宫第二代1/35比例恐龙情景模型系列(注2)套材中的03号产品。此款套材内容相当丰富,内附日版、国际版说明书各一份:说明书印刷精良,逻辑清晰,每个步骤都有图解说明,同时还对副栉龙的特点概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具有很高科普价值。套材中包括的零件可以组装出包括一只小号手副栉龙或者短冠副栉龙(有两套头部零件可供选择),三只夜翼龙(Nyctosaurus)、一棵苏铁、一个超越时空的探险家人形、一块盐碱湖地形的地台。模型比例准确、有着大量精细完美的细节,如恐龙皮肤的褶皱、苏铁木的树干质感、地台上干涸湖床上的龟裂纹、波痕、恐龙脚印以及四处散落的岩石。主体恐龙模型的形态自然生动、神情落落大方。套材中还非常有想象力的附带了一个同比例穿越时空的探险家人形,在提供直观比例尺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渴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与史前巨兽同行的美丽梦想。整个套材可以堪称是古生物科研成果与雕塑、模型艺术的完美结合。

模型的制作过程

1仔细阅读说明书对零件组装过程心中有数;

2按说明书指示将所需零件从流道上剪下;

3对模型与流道之间的水口进行打磨处理;

4在两个零件的结合处涂抹胶水,用胶要小心,避免过量流到模型表面;

模型的制作主要分为零件拼装和上色两大部分。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的工具如(右图)所示。

右图和本页图以副栉龙模型头部制作为例向大家简要介绍零件拼装的过程。

上色是赋予模型生命的过程,一件模型最终从一件工业产品向艺术品的蜕变关键就在与此。由于恐龙的肤色一直是个迷,所以本次制作采取在美观的大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复原推理,本着体现副栉龙植食性恐龙的属性并配合其优美体态的思路最终确定以绿、白为主体色调,在柔和中不失醒目,最后用淡淡的蓝青色喷绘堪称副栉龙最大特色兼亮点的头冠部位(图10),起到点睛之笔。副栉龙完成后的效果既体现出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具备的保护色又能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突出其在整个场景中的主角地位。至于场景中出现的三个重要配角夜翼龙(图11、图12)我遵循了红绿互为补色的美术原则,用略带红色基调的暗黄对其着色,目的是让整个场景的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结果却引来网友的调侃“咦?这几只烤乳鸽的嘴巴好长啊~”(笑)。

接着处理地台,用深棕-土黄色系的颜料喷涂制造出色差表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图13),用黑-灰色系的颜料喷涂散落地台中的岩石并配以渍洗和干扫技法营造出真实的岩石质感(图14)。将套材自带非常逼真的苏铁模型安放到位后(图15),将副栉龙、夜翼龙等众主、配角放入自己的角落。最后加入套材中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元素—涂装完毕的探险家人形(图16)构成真正的“与恐龙同行”!至此一件集科普价值、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与一身的副栉龙场景模型历时一周时间便宣告完成。

5在两个零件接缝处用模型专用补土就行填缝,最后在接缝处用刻刀补刻出皮肤的纹路。

6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将所有另有零件组装到位后,就可以对模型进行上色了。

总结

恐龙只是博大精深的古生物学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生物学中有许多未知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同样古生物周边也有除恐龙之外众多的题材等着我们去开发其市场潜力及其科普价值,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开发上明显处于空白。以古生物周边中的精确模型产品为例,做为模具生产大国,我国拥有丰富的模具研发资源,但类似产品却鲜有问世。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我们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不够,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势必要求广大科普工作者要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开辟出新的科普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古生物周边做为事实已经存在但并没有被我们所重视的一个新模式,除具备知识性、科普性外还具有高趣味性、艺术收藏价值以及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等传统科普模式所欠缺的优势。如果古生物周边这个概念能得到普及实现的话,相信古生物周边产业及其产业链完全有能力成为新时代的科普前沿阵地,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利益。■

注1:日本TAMIYA(田宫)模型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模型厂家之一。它的产品类型覆盖面极广,含盖了飞机,AFV(装甲车辆),舰船,各种民用车辆,以及所有模型相关产品,包括涂料,耗材,工具等等。其产品向来以组合度完美、注重人性化设计著称。在满足细节的同时充分注重拼装的简易程度,即使第一次接触模型的人也能轻松完成模型的拼装过程。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还是田宫出品的军事模型系列,近几年开模的新版模型不管是组合度和精密度都已经是几乎无可挑剔的。

注2:此系列包括6种模型,产品编号60101-60106。分别为三角龙母子(60101)、霸王龙(60102)、副栉龙与夜翼龙(60103)、三角龙与迅猛龙(60104)、迅猛龙(60105)、腕龙母子(60106)。此系列产品完成后都以独立的场景呈现,恐龙神态自然、细节丰富是一套性价比极高的高端古生物周边产品。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

猜你喜欢

周边产品古生物恐龙
小小周边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校园文化周边产品的消费偏好与购买意愿研究
汽车周边产品究竟有多赚钱
等牛来
原角龙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