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0-09-17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服饰美的

张 荣

[摘要]本文结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实际情况,从审美教育的意义、途径、优势三方面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

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指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人成为理性的人并使个性得以完美的重要途径。一个不懂得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欣赏美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受社会欢迎的人。审美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高职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给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这样势必影响其审美素质的发展,普遍缺少敏锐的感觉、直觉、领悟、灵气,看问题、做事情往往呈现出模式化、程式化倾向。这些都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折射出其审美的严重缺失。因此,将高职大学语文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

人们往往会误解美育只是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任务,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的综合教育标志,应贯穿于一切学科及其教学的全过程。大学生在精神、感情、智力上越是充分发展、其审美意识就越是丰富,他们所感知的美就越能唤起各种联想,对他们的发展也就越具有意义。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的愉悦之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教学安排、精湛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引向崇高的美的意境,使其如身临其境,融入教材,诱发他们去联想、去深思、去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言文学知识时突出美的形象成分,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比简单、机械地灌输教学内容具有更多的优势。

二、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发现美。欣赏美

我院选用的任公伟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篇目,其中大部分篇目学生都很熟悉。这些优秀的篇目蕴涵了许多美的因素,如《哀郢》中屈原的人格美、《蒹葭》的意境美、《山居秋暝》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语言美、《林黛玉进贾府》的服饰美及人物语言的艺术性等,无一不流露出美之所在。对待这些文章如果只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作者介绍、背景分析加上翻译课文泛泛的讲授,当然显示不出更多的美的内涵,学生听起来也昧同嚼蜡。因此,要以“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上课时,可结合课文内容欣赏音乐,或是配乐录音,或是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整体性的直观认识。随后,教师再针对文章的中心内容及体现美的内容,从各个角度提问、讲授,从而启发学生对美的领会。

笔者在教学《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课时,让学生欣赏了《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被伯牙与子期间的深厚友谊深深地震撼了,当读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一句时,教室里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学生都沉浸在对友谊及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中。《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名诗,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伊人”的形象,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讨论,最后明确:通过诗人热切执著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她像蒹葭那样柔美修长,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其实,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但他那执著的追求及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之情笼罩着全诗。在欣赏全诗优美意境的同时,学生也萌发了一种体验:在追求一种美好的事物时,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可能就越喜欢。越喜欢,那种得不到的失望感也就越浓重。朦胧也是一种美。这样,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意蕴美的种种表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

1.引导学生学习说话的艺术。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行为道德规范,最终才能培养成为君子。为让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百家讲坛》的“金正昆谈礼仪”,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从个人角度来看,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有助于美化自身型象、美化生活,更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如果人人讲礼仪,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得体与否关系着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结合《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笔者通过重点分析王熙风语言的艺术,使学生领悟了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懂得要做到说话有品位、有分量、有感染力,就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知识丰富了,修养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表达思想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说出的话才能有水准、切中要害,才能让别人人脑人心。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养成习惯,说出话来,才会思维缜密,才不会言语偏激,伤害对方的感情。最后,还要学会“剪辑”,话出口前先想一想,这样说能不能让别人接受,会不会给别人带来消极影响?经过大脑的过滤和剪辑,三思而后出口,这样说出的话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领悟服饰、色彩搭配之美。服饰美是人的外在形体与内在素养的共同展示,享有“日本超级设计师”美称的高田健藏认为:“一个会打扮的人不介意自己身上穿的服装值多少钱,而是讲究怎样通过服装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恰当的美的服饰应更多地考虑到自身的年龄、性别、气质,职业、身材、时间、地点等因素。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都有着对美的追求。一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时尚,但选择的服饰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不但不能彰显个性与气质,反而显得俗气。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之美,对学生进行服饰美教育。还可通过分析,剖析服饰美的其它因素,使学生明白面对五花八门的服装,不应求奇、求怪、求名牌,而要正确地对待服饰美,通过和谐的服饰和整洁的仪表来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形象。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了着装的品位。

3.学习毕业自荐书的设计。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组织他们进行毕业自荐书的设计,从封面色彩的选择、图案的搭配、内容的设置、毕业自荐信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设计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毕业自荐书,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尝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学生选用了玫瑰花与小动物图案作封面,虽然美观可爱,但与自荐书的内容不符;有些学生封面色彩的选择过于艳丽,有些色彩则过于灰暗;有些自我介绍的内容过于简单,有些则过于复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逐一点评,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在美的享受中得到了提高。

四、审美教育的优势

高尚美好的情绪可以把人引向理想的追求,“动之以情”的审美教育手段在运用中其感召力胜过任务强制的学习手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把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审美意识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全方位的语言教学模式,比那种只把语文教学看成简单灌输、机械重复的思维要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从传授语言知识中突出美的形象成份,加深学生对文章审美意境的领悟,使他们如身临其境,融入教材,形成紧密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明确学习大学语文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文学知识与语言,更重要的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感悟,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能够诗意地、乐观地栖居于世,这也正是开设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要义。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服饰美的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打破平衡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猜朝代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