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纤酶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122例临床观察

2010-09-17张芳李世学孙艳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10期
关键词:红花神经功能注射液

张芳 李世学 孙艳霞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从本院神经内科 2007年 2月至 2009年 2月来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 122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所有的患者均经 CT或 MRI确诊。且具备以下条件:①发病时间不超过 24 h;②治疗前收缩压≤180mm Hg,舒张压≤110mm Hg;③头颅 CT除外脑出血;④未用其他抗凝或溶栓药物;⑤无出血性疾病;⑥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将 12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62例,男 36例,女 26例;年龄 38~75岁,平均 61岁。对照组 60例,其中男 32例,女 28例;年龄 34~78岁,平均 62岁。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变部位、伴发疾病、接受治疗前发病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红花注射液 20ml加入 0.9%氯 化钠注射液 250ml静滴,1次/d,连用 14 d;治疗组:在应用红花注射液基础上加用降纤酶 10 U+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 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 3 d。两组间均给予口服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片,辛伐他汀等药物。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发病。

1.3 疗效标准 根据 1995年全国第 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第 14天进行评分,进行疗效评定。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100%,病残程度为 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为 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0%以下;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 18%以上;⑥死亡。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以及进步归为有效;无变化、恶化、死亡归为无效。

1.4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Hg、肝肾功能等检测。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 14 d治疗,治疗组显效率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对照组显效率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居神经内科各类脑血管疾病之首,致残率极高,可出现较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而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3]。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数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4],血液黏度增高,可致脑血流量减少,加重脑缺血程度,因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度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降纤酶的主要作用机制为[5]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的 α-链,释放 A肽,但不激活Ⅷ因子,因而生成非交联的纤维蛋白,这种纤维蛋白可以被纤溶系统所清除;另外,它还有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系统,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和抗凝集作用。故具有显著抗凝,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和降低纤维蛋白作用,从而达到抗凝、溶栓效果。资料显示,降纤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生存状态。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红花中所含的红花黄色素具有扩血管、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各种药理功效。红花能有效的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扩血管改善循环,增加脑缺血区血供,建立侧枝循环,减少梗死面积,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细胞损害,减轻脑水肿,具有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

通过临床观察证明,联合应用降纤酶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年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

[2] 陈清堂.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137.

[4] 张临洪,张逸山,张新军,等.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1,3:22-23.

[5] 王天鹏.降纤酶并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 52例观察.山东医药,2005,45(22):60.

猜你喜欢

红花神经功能注射液
红花榜
红花榜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红花榜
红花榜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