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刊要览

2010-09-12

决策 2010年5期
关键词:名刊邳州后备干部

名刊要览

上海重返世界之巅

上海习惯于做大事。其人口多达1900万,跻身全球大都市之列,超过750家外国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事处,200多米高的摩天大楼多达30多座。漫步上海街头,仿佛置身于曼哈顿闹市,甚至2007年帕里斯·希尔顿造访上海时都不禁宣称“上海看上去就是未来”。

但上海仍在摸索未来应是什么。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建设永不停歇,声名远播全球——由此激发了自豪和自信。但跟许多上海人聊天,感觉这座城市正遭受某种身份危机。很大程度上这跟是否及如何保存过去有关——不仅仅是保存那些有形的建筑物,还有那些令上海与中国其他地方同类而相异的东西。

上海也曾走过辉煌岁月。而今天,自卑感已经消失,许多上海人渴望重拾昔日的辉煌。

正是这种态度有望令上海世博会焕发异彩。正如对北京奥运会一样,中国全身心投入世博会。但在追逐新潮的过程中,上海正逐渐失去它与众不同的特质。驻上海的作家及顾问保罗·弗伦奇说:“问题是,过去18个月以来,我们失去的老宅子可能比过去几十年失去的还要多。这是最让我难过的。”上海领导人关注一个更美好的明天。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城市化,其他城市将注视上海,看它是如何处理成长痛苦的。

上海享受这种被人关注的感觉。喜剧演员周立波曾在表演中说,上海人习惯于被人关注:做得好时有人嫉妒我们,做得不好时没人同情。他说,上海人宁愿被人嫉妒也不愿受人同情。数以千计的听众高声叫好。他们知道他们的城市正重返巅峰,那才是上海应有的位置。

“最牛书记”李连玉去职

4月15日,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与市长同时调任他职。李连玉在邳州全市干部大会后径直赶往徐州,没有任何欢送仪式,很是低调。

李连玉步入公众视野始自2007年受到邳州干部群众数十里“夹道欢迎”。

“夹道欢迎”让邳州成为全国关注焦点。所谓“邳州现象”是指邳州从苏北落后位次,连续6年跃居徐州市综合考核第一名,实现了洼地崛起。“邳州现象”被冠以“欠发达地区洼地崛起的示范模板”。但随之潮起的是对李连玉的质疑,有邳州网友发帖历数邳州“十大政绩工程”,指责李连玉“作假,作秀,专权滥用,寅吃卯粮”。

狂奔的财富

中国经济大气候使鄂尔多斯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也许在5年之后,这座城市的人均GDP真的可以超越香港。

由此,鄂尔多斯讲述了一个特殊的中国故事,她甚至颠覆了我们以往30年延续的梯度发展理论,形成了一个“反梯度”的案例。

事实上,鄂尔多斯的财富故事并非坐拥富矿那么简单。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积累后,如何使用财富、驾驭财富,就成为政府与“煤老板”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破除“资源诅咒”即是对自身生存模式的革命甚至颠覆。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后备干部”之谜

后备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诸多神秘。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时“用而不备”?诸如此类的悬疑,有待回答。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竞争上岗已成趋势,也就是说,从“选好接班人”到“第三梯队”,再到“后备干部”,不断改进的后任干部选任制度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加快、公众参与度加强、透明度提高等诸多改革创新的挑战。后备干部制度如何创新,将向什么方向演进,如何将真正德才兼备者挑选出来,成为各级领导岗位的继任者、接班人,这是执政党永远的课题,今天尤其如此。

猜你喜欢

名刊邳州后备干部
名刊荟萃,为你甄选
邳州消防出实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风景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校歌
加强盐业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国内外名刊名著
邳州走出一条特色养老服务之路
关于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忆江南·家乡美
创新『选育留用』机制 推进村级后备干部成长
“三一一工程”强化培养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