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0-09-04刘德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刘德锋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48)

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刘德锋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48)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该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入高职院校加快学生 党员发展进程的理论研究、着力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工作体系的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与实践,旨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的新思维、新途径。

高职;党建;党员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随着近年高职院校跨越式快速发展,学生数量激增,加之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模式脱胎而来,受原有工作观念和传统模式的制约,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相对缓慢,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在新形势下,如何基于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工作体系的建构,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的调查

(一)发展现状

笔者以所在学院为样本,并综合其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内高职学院,以点带面,利用数据模型分析2005、2006、2007、2008、2009 年高职学院学生中写入党申请书、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数量的发展趋势以及所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见图示。

(二)现状分析

从图示上可以发现,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一直在快速地发展。然而笔者学院2009党员数量才5.82%,入党积极分子数才达到19.14%左右的比例,要达到高校党建发展要求,并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进程不平衡。据统计,目前全国本科高校学生中党员比例已达12%以上,而高职院校学生中党员比例仅在6%左右,党校培训的积极分子数也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各年级的党员数分布不平衡,学生党员发展基本上集中在二年级、三年级上学期,甚至一部分是入党即毕业,低年级学生几乎没有党员,不利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和预备党员考察,也直接影响党员的教育管理。

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据调查,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脱胎于中专学校,因而学生党支部工作起步较晚,对学生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工作等工作机制缺乏规范化和程序化。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党务工作不专业,考察过程形式化,内容填写一般化,致使党员发展流程简化,加上经费短缺,导致学生党组织机构不稳定,因而影响了学生党支部工作职能的发挥。

三是理论研究不深入。据考察,由于高职院校中的党务工作者,绝大多数都属于兼职人员,因工作需要才走上党务工作岗位的,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缺乏系统化的专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因学制较短、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较低而表现出自身特殊性,不能简单的把普通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要求照搬到高职院校来,需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来深入解读党员发展原则和标准,并制定适合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实际的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

二 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的理论研究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快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进程的理论研究,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积极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是我们党组织发展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高等院校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党的建设是高等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的党员发展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坚定、业务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原则的深度研究

深入研究“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党章对于党员标准的规定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的党员发展质量观来看待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坚持标准问题。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组织发展程序,严格公示管理,落实好中选优,达到牢牢把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目的。正确认识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坚持标准”问题,党员标准的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申请入党的标准是基础,政治标准是关键,义务权利要求是党员标准的具体化。由于当前学生党员发展过多的集中于学生干部,导致结构单一,在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双优”的前提下,尽可能考察和吸收“特长”优秀的青年学生到党组织中来,逐步实现党员结构的合理化。另外,还有过分的偏重学习成绩优秀,弱化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追求的考察,这些更应深入解读“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深入探讨“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党员发展原则,对“成熟”的准确界定,要结合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实际,“成熟”的发展性、阶段性等特征不容忽视,在坚持组织成熟的前提下,来考察思想成熟,也同样需要用科学发展的视角。

(三)加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三对矛盾”辨证关系的研究

首先,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与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度政策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不完善。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党对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作为当前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但其受制于传统的党建工作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制约,而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党员的数量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离具体目标和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们转变党建工作思维;其次,是高职院校学历周期与党员发展周期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党员发展各项数量上的不足。高职学院学生在校只有三年,按照传统惯例,一般新生入校后,通过一年的观察,在进入二年级时,一部分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选入党校学习,培训结束后,个别被列为重点培养考察的对象,再经过一年的综合考察,才能被党组织列为发展对象并可能吸收为新党员,很多意味着发展即毕业。长周期的考察加上发展指标的严格控制,使许多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学生被挡在党组织的门外;最后,是高职学生自身特质与党员发展考察指标之间的矛盾,导致在学生中整体追求进步的氛围不强。学生党员发展的实际操作中,考察指标拷贝于本科院校党员发展,党员考察往往侧重于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学生群体。加之,高职院校的招生在本科一、二批次之后,录取的学生从各方面素质相对本科院校来说较低。因而,党员考察指导严重挫伤了同学们政治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

三 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工作体系的建构

高职院校一贯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系统与操作方式比较完备严谨,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培养了一大批素质优良的学生党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入党教育不够;入党标准把关不够严;发展工作程序执行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工作思路和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未及时处理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和工作人员少与工作要求高、工作量大之间的矛盾,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试图通过“一、二、三、四、五、六”对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工作体系进行全面建构。

(一)守好“一个中心”,保持学生党员发展先进性

从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入党,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到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这个全过程,都要始终围绕学生党员发展先进性这个中心进行。加强对学生党员发展先进性教育的工作体系与机制的探讨和研究,突出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如:动力机制、组织人员协调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二)建好“两支队伍”,提供学生党员发展组织保障

建立好“两支队伍”,为学生党员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即一支由班主任、辅导员、党员责任区联系人构成的学生党员培养发展跟踪队伍;另一支由团总支书记、组织员、学生党支部委员会构成的把关队伍。“两支队伍”人员的选拔,必须经系级党组织审核同意后确定,或由高职院校党委组织部直接选拔或认定。系组织员、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党员关系,原则上放到学生党支部;学校党校和党委组织部结合工作需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提高“两支队伍”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同时探讨合理的有效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保护和调动“两支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三)做好“三级教育”,强化学生党员发展教育

建立班级班会、系级党校、院级(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班三级教育模式,分别对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普通学生的主动宣传和引导是吸纳优秀学生进入党组织的基础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前提,加强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是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强化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教育,必须构建“三级教育”培养体系。

(四)抓好“四早工作”,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

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进程,需要抓好“四早”,即从思想上早熏陶,从政治上早引导,从理论上早灌输,从培养上早着手,做到“一年级早教育争取发展;二年级强化培养重点发展;三年级巩固提高适当发展”。实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重心前伸,纵深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努力争取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通过“四早”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五)立好“五项制度”,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制度化

通过建立“入党联系人制度”、“团组织推优、民主评议制度”、“面试答辩制度”、“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五项规范性制度,不断推进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六)把好“六大关口”,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需严格把好入口关,即团支部把推荐关,党支部把培养教育考察关,系组织员把材料审查关,系党总支把指导审核关,党委组织部把检查关,学院党委把审批关。坚持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标准和要求,确保发展的学生党员质量。

总之,面对高职院校加快学生党员发展这一繁重而又迫切的任务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情况, 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改进工作方法, 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考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管军.对高职院校中共党员发展工作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

[3]胡颖蔓.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调研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5).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校:王晚霞)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Practices— on how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advanced vocational schools

LIU De-feng
(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8,China)

Aimed at the new problem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advanced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deep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new situation.The writing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 current situation in advanced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 development. It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system which helps advanced vocational school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Party members.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intends to actively search for new thinking angels and find out practising approaches through analyse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advanced vocational schools;optimization of Party’s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 Party members

G40-053

A

1673-2219(2010)08-0123-04

2010-05-12

刘德锋(1963-),男,江苏南京人,讲师,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务管理研究 。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