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研究

2010-09-04周圣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柔韧性套路乙组

周圣文

(湖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对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研究

周圣文

(湖南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柔韧性训练对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非常重要,它决定着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成绩的好坏,以及以后发展的方向。如果没有好的柔韧性就会妨碍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的训练特点,训练手段及方法进行研究。

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来说,如果柔韧性不好,这对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服等方面很有影响。

随着武术套路的蓬勃发展,“高、难、新”的竞技发展方向,对运动员的荣辱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柔韧性好,动作幅度大,有助于武术运动员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并且可以减少、防止运动创伤,大部分复杂的形体动作,它首先需要的是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及肌腱、韧带的柔韧和伸展。例如,跳远动作中的旋风脚这个动作,如果仅有弹跳素质而缺乏柔韧性,腿就摆不起来,不能在脸部的前上方完成击响动作,如果腰的柔韧性差,力量弱,腰就拧不起来,便会影响到转体的速度和动作幅度,特别对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动作幅度大小,姿势美与不美,有些错误动作的产生,其原因之一就可能与运动员的柔韧不佳有关。尤其是近两年的新竞赛规则遇到技术难度大,用力突然,连贯性强,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柔韧素质。

根据自己从小训练和带队实践的过程中,更充分地体验到柔韧性训练与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成绩具有必然联系。本文就如可提高和发展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柔韧性,进行分析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河北省沧州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以及河北省黄骅市英才文物学校共1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学资料法

查阅有关柔韧性训练的相关文献,根据运动员项目的风格特点,收集和归纳反映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柔韧水平素质的指标。

2.2.2 访谈法

为使研究尽可能贴近训练实践,在收集和归纳反映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有关形态机能和柔韧素质指标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沧州体校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和黄骅英才文武学校套路运动员及教练进行访谈。

2.2 .3 测量对比法

对河北省沧州体校武术队与英才文武学校套路元动员进行指标测试,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2.4 统计分析法

根据测量的指标结果,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

我将河北省沧州体校武术队(男、女)和英才文武学校(男、女)共10名运动员进行6项指标测试,年龄在12—14岁之间,并且对比记录。另外,为了更好的辨别并把沧州体育运动学校5名运动员代号为“甲组”,把英才文武学校5名运动员代号为“乙组”,进行测量对比,具体对比数据、见表一。

表一:十名运动员6项身体指标测量对照表

比较结果:(1)由此可见,在表一中。“甲组”与“乙组”的指标对照中,测定结果“甲组”各项柔韧指标要好于“乙组”。

(2)表一反映出两组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一般认为,甲组与乙组都是同龄人,而且习武年限也差不多,主要表现在肩、腕、腿、腰等几个部位十分明显。根据对甲组和乙组的访谈中得知,甲组有几名运动员曾参加过省、市级的比赛,并取得过很好的名次。另外,乙组的运动员也参加过市级的武术比赛,并未取得过很好的名次。见表二。

表2 2002年十名运动员参加武术比赛成绩对照表

在表二中可以看出,甲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要高于乙组。其中,甲组的运动员林泽东在省里也取得好的成绩,乙组的运动员尹超只参加过省的邀请赛,但成绩和“甲组”运动员的比赛成甲对照来看,不论是器械还是拳术都比“甲组”差。

通过“表一”和“表二”的对照,柔软性不好就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的好坏,因为套路结构复杂,动作难度大,多数动作是大肌肉群华东,对身体各部分肌肉和关节,以及韧带素质和关节主要活动幅度两方面因素有关,所以下面对如何提高和发展少年柔韧性进行分析说明。

3.2 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柔韧性训练的特点

3.2.1 在少年期间:身心正处于发育状态,各部关节十分柔软,肌纤维的伸缩能力较差,骨骼的弹性较大,硬度小,肌肉也叫柔软。因此训练效果显著,对提高柔韧性和减少伤痛是最佳的期间,而且不易发生肌肉韧带拉伤的现象,随着少儿年龄的增长,肌纤维逐渐变粗,力量增强,柔韧性训练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么柔韧练习应从少儿抓起,少儿一般只需要经过7-8周的柔韧练习,身体个部位能够达到灵活自如的程度。

3.2.2 少儿一开始学习武术套路首先进行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练习。每个关节都需要进行,只不过是有的在强度、幅度上、运动速度和距离比较开阔;有的则是很少范围内运动。如手、足的各指关节。良好的柔韧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时间,持之以恒,成绩是一步一步取得的。

3.2.3 柔韧性训练时应当与力量结合起来,柔韧性与肌力是互为影响、相互相成的,只发展柔韧素质忽视肌力发展,会影响柔韧性动作的完成(如:下桥)。反过来,只注意肌力发展也会限制柔韧性的发挥,使活动范围变小。因此,要注意将柔韧训练与肌力训练相结合。

3.3 影响柔韧性的因素

3.3.1 年龄、性别

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与性别、年龄有关,根据生理解剖特点,少年男子的肌纤维长,横断面积大于女子,伸缩度较大。而少年女子的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小于男子,伸展性好,对关节活动限制小,全身仅有1/2的肌纤维强而有力。因此,女子的灵活性好于男子。

3.3.2 疲劳程度

柔韧性和疲劳程度有关,当肌肉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疲劳时,其弹性、伸展性、兴奋性均降低,造成肌肉收缩与放松的不完善,各肌群不能协调工作,从而导致关节柔韧性的降低。

3.3.3 温度

影响柔韧性的温度有外界环境和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的调节用于补偿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的不适应。当肌肉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加强,供血增多,肌肉的粘滞性减少,从而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得以提高。

3.3.4 心理因素

心理紧张度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体各部位的工作状态,心理紧张过强,时间过长使神经过程由兴奋转为抑制,严重影响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从而影响柔韧性的发展。

此外,由于训练方法不当,温度不适宜,不懂训练规律,往往会在柔韧性训练中,肌肉处于高度紧张,在施有外力的情况下,会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下淤血,在皮肤外表上有青紫肿块,并伴有疼痛感。这种现象在柔韧性训练中是比较常见的。造成这种想象的原因,主要是少儿运动员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甚至在自身练习时就有疼痛感觉,一旦在老师、教练的帮助下,并施有一定的外力,就造成少儿心情过度紧张,肌肉始终处于收缩用力状态,稍不慎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3.4 发展和提高柔韧素质的方法及手段

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可以说身体的所有关节都在参与运动,根据套路运动特点,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时有注意全面性,尤其是要注意发展腰髋和下肢柔韧素质,同时要控制好柔韧性的发展水平,不要过分的给少儿进行柔韧训练,否则会导致关节和韧带的变形,甚至影响少儿将来的体态。对少儿来说,不要采用机械方法或重物拉压法,这样会有损少儿的健康,柔韧性训练是多种多样的,但对少儿运动员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靠自身重的力量进行自然拉压,或适当地加上自己的用力即自我外力。另一种方法是在我难以解决的情况下,需要别人给以帮助,并施加一定外力,既人为外力。两种方法的运用可根据少儿基础条件进行单独运用或配运用。

总结自身的多年习武,教武的点滴经验,根据人体结构,从解剖学原理上讲,人体几大主要关节:肩、腰、髋、膝、踝等,这些关节是人体运动的主体,也就是我要介绍的柔韧性训练的重点部位。

(一)练习方法

3.4.1 肩关节柔韧性训练

肩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对于少儿套路运动员来说,肩部中的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运动的技术,动作的质量。特别是动作的幅度、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等。是向高层次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柔韧性训练中,肩关节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要使肩关节更加灵活,以适应套路运动项目的需要,在进行肩关节柔韧性训练时采用如下方法:(1)正拉压肩训练,主要是在动作演练过程中进行屈伸、外展、内收运动,练习者要在一定的扶持物上进行。(2)侧拉压肩训练,主要是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和相应肌肉的伸缩能力。(3)后拉压肩,主要使关节变得更加灵活。在练习时,要根据少儿基础情况适当安排。(4)转肩,分向前和向后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在练习时最好是同时进行。见图一

3.4.2 胸腰柔韧性训练

在进行胸腰柔韧性训练时,这些肌肉和骨骼都要参加活动,胸腰的柔韧性一般可采用前、后、左、右的运动方位。练习的强度可根据少儿的身体素质基础进行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科学性的训练。主要有三种方法:(1)体前屈柔韧性练习。(2)体侧屈柔韧练习,主要是伸拉侧肌群及脊柱各关节的灵活性。(3)体后屈柔韧练习,其中包括“下桥”,一般可与肩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同时配合,该动作主要是加强少儿的胸腰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请见图二:

3.4.3 腿部柔韧性训练,对于整个人体的柔韧性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表现少儿的基本素质,而且对于提高运动技能、占有重要地位。如下:

(a)正压腿,通过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按膝上,两腿伸直,上体前屈,向下做压振动作,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b)侧压腿,侧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脚步尖稍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紧屈,右臂屈肘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压振,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c)后压腿,背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举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步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压振动作。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d)竖叉,两手左右扶地或两臂侧平举,两腿前后分开呈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步尖勾起,右腿的前侧着地。

(e)横叉,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呈直线,脚内侧着地。

3.4.4 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性练习

(1)膝关节柔韧性练习:主要内容是正面压膝。另外,根据腿形及年龄的少作都有必要采用该方法练习,而侧面压膝一般不采用,只是根据腿的畸形情况及特点来选择训练方法。例如,如果少儿是“X”和“O”形腿采用此法。(2)踝关节柔韧:踝关节的柔性训练方法较少,主要是正面压脚面,使踝关节达到舒展灵活,在做动作时伸直,体现出人体的线条美和运动技能水平。练习方法一般采用跑坐方法压脚面,或者由跪坐开始躺下成仰卧姿势。两种方法都严格要求足跟和膝盖并拢,并且保持正直,不能偏斜,否则达不到训练目的。请见图四:

(二)练习手段

根据少儿武术套路的成套练习,应采取有节奏地、重复同一动作的拉伸练习,每个练习重复次数、每次练习数量及时间可根据少儿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采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肩部练习:通常有手臂绕环、双臂绕环、仆步抡拍、握杆转肩等。

(2)腿部的练习,采用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后踢等腿法。例如:正踢两脚直立,两手立掌或托掌,两臂侧平举,左腿向前上斗步,左腿支撑,右脚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3)踝关节的训练,如直腿并腿连续纵跳,直腿单腿连续纵跳,两腿斗蹲连续纵跳,单腿斗蹲连续纵跳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以上肩部、腰部、胯关节、膝关节、柔韧练习的方法,对少年儿童是非常重要的,柔韧性的好坏与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柔韧性又与各种身体素质相关。

4.1.2 在少儿期间是训练柔韧性的大好时机,因为少年儿童与成人相比关节角度大,关节内外的韧带也比较松驰,对取得优异成绩有很大帮助。

4.1.3 柔韧素质与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成绩具有必然联系。

4.1.4 该必然联系具备前瞻性、确定性、可干预性。

4.2 建议

4.2.1 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柔韧素质提高的前提下,练习的强度和难度要相应的提高,并结合速度、力量、协调等练习,以更好的为武术动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4.2.2 在对少儿柔韧性训练之前,一定要根据少儿本身的条件练习,一定要掌握分寸,不断总结经验,采取科学的新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心发展。

[1]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王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徐才.武术科学探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4]陈丽花.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训练[J].体育函授通讯,2001,(12).

[5]赵珍.对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方法的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1,(1).

[6]梁永文,田勇.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8).

[7]李兴振,李兴海.柔韧素质训练[J].拳击与格斗,2002,(6).

[8]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身体素质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9]陈群.武术柔韧素质的训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7).

(责任编校:何俊华)

G819

A

1673-2219(2010)08-0095-05

2010-04-06

周圣文(1981-),河北沧州人,研究方向竞技武术的理论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柔韧性套路乙组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Airbnb上的套路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