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总承包模式发展状态分析

2010-08-15张玉萍

山西建筑 2010年17期
关键词:承包商业主工程

张玉萍 温 欣

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又称为“交钥匙承包”,是指建设工程任务的总承包,即发包人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人,由该承包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发包人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发包人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人要求的建设工程的发承包方式数据资料统计,1979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分包)仅3 000万美元,而到2004年发展为174.7亿美元,跃居世界建筑业国家承包出口服务前5强之列,已经完成的国内项目包括天津建工完成的天津国际大厦,上海建工完成的上海金茂大厦,北京住总完成的航华科贸中心,北京城建完成的城建大厦,浙江东阳建总完成的海陆空大厦,中建一局完成的LG大厦等。

1 影响总承包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总承包模式类型分析

1)采购—施工总承包(PC)。当前我国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的大型建筑业企业开展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多数还局限于部分采购—施工总承包。2)设计—施工总承包(DB)。如天津建工集团兴建的津江广场、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枣庄新城政务区等项目都采取了以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与业主签订合同,对项目负全责,然后再进行设计施工分包;还有一种就是施工总承包方根据业主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3)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如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总公司承建的首钢冷轧项目、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完成的北京乐喜金星大厦(LG)工程实行以扩大初步设计为基础的总价中标、中建八局承建的阿尔及利亚松树俱乐部项目等全部采用EPC,基本达到和实现了“总包负总责,竣工交钥匙”的总承包管理目标。4)工程专业总承包模式。一般指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从技术方案、施工图设计、采购、施工及协调运行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南京地铁、京津轻轨等建设工程项目都采取了这种分专业进行总包的管理模式,并且在不断向装饰装修、大型幕墙、机电安装及消防等专业工程延伸。5)资源开发和融资承包模式。一些大型总承包企业除了大力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同时还结合自身优势,在保持主业经营不动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加强对房地产与高科技领域及中介机构的投入,进行多元化经营,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有利于拓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有效途径。

1.2 总承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1)工程的性质。一般说来,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适合于石油、化工、电力、冶炼和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而生物制药、微电子、医疗设备、洁净车间、智能建筑等高科技项目因为有技术秘密要保守,所以适合采用设计—施工合同。2)业主的选择。由于大量新技术项目快速出现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设计—施工、设计—采购—施工和交钥匙合同在发达国家出现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避免了设计与施工由不同的公司承担时常发生的大多数矛盾。3)承包商的能力与可用资源。项目承包商必须十分谨慎地研究项目技术要求说明书,明确自己在设计工作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但就建筑物的建造而言,我国目前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都令人满意的企业极少。多数房屋建筑的业主都愿意选最好的设计人,最便宜、质量最好、干得最快的施工企业。总承包难以做到这一点,若用于所有的项目,又限制了业主的选择。4)资金来源。采用设计—施工或者交钥匙合同对于业主的优点之一是项目所需资金可由设计—施工承包商垫付。竣工后返租给业主的设施就是如此,具体有库房、发电设施或商业办公楼等,这些设施在租约期满时所有权全部交给项目业主,使业主的资金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受到业主的欢迎。

2 当前我国总承包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当前我国总承包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业企业普遍缺乏设计功能。随着CM方式,即“边设计、边施工”模式基于其能够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投资风险的原因而越来越多地被业主采用,建筑业企业单纯的按图施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建设市场的要求。2)融资能力不足是一大难题。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总承包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较低,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核时间长、审批程序复杂。3)组织管理体制与项目管理目标体系缺乏。当前不少建筑企业在实行“总公司一级法人—二级法人公司—项目部”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相对不健全,管理职能存在交叉,缺乏资源支持,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4)人才结构不能适应需要。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的是善经营、精管理、通商务、懂法律、会外语的经验丰富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而建筑业企业在这方面人才匮乏,尤其是在设计和专业采购方面。5)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主要承包市场仍然在亚洲,亚洲地区占到对外承包额的57%。6)自身机构庞大,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国总承包商内部组织层次设置较多,组织繁杂,信息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时会产生缺失。

2.2 当前我国总承包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1)积极推进国内金融保险机构的建立,完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担保以及保险政策应该尽快和国际惯例接轨。总承包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应该认清形势,制定可行的“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途径。2)企业应该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强自己在咨询设计方面的能力。有实力的总承包企业可以适时地兼并一些国内或国外小型咨询设计公司,有计划地对咨询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掌握最新的国际动态,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设计咨询团队。3)利用各种技巧,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总承包企业应善于把握国际总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趋向,通过为国内企业在先进国家的投资提供服务,从名义上先进入市场,借机熟悉市场规则和运作模式,积蓄营销的基础,进而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彻底打破壁垒。4)加快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使管理结构扁平化。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应大胆培养和选拔青年科技人员,引进国外企业先进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团队精神共同搞好项目管理。5)不断提高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具有国际与国内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能力的企业代表了我国建筑业先进生产力水平,要围绕核心业务,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及应用体系。

3 我国总承包企业今后发展趋势分析

1)工程总承包方式所占比例不断扩大。业主将会从强调购买项目本身,发展成为购买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功能与服务。同时业主希望简化合同管理、事先确定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风险;作为承包商也愿意化解风险、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实现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2)投资主体多元化,带资承包现象普遍。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建筑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使得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竞争加剧,业主为了分担风险、加快建设速度,往往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资金问题。3)市场准入壁垒难以突破。目前,尽管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市场是开放的,对外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但其普遍实施的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人员注册资格制度,仍对我国企业的进入有着很强的技术壁垒。4)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这样公司的决策就能更加科学。因此近年来,一些国际大承包商十分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5)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与重组愈演愈烈。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规模正在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一般企业很难独立承担项目的巨额融资资金和高度风险。所以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兼并和重组不断发生,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兼并中获得了新的金融和技术支持,竞争力不断提高。

4 结语

面对建筑工程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总承包企业应秉承“高品质管理,低成本竞争”的市场策略,不断缔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拓展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同时,总承包企业应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对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控制投资,节约资源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为国家节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建设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

[2]建设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管理规范(试行)[S].

[3]杨家和.建筑项目总承包经营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2007:10.

[4]刘振宇.建筑总承包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007:9.

猜你喜欢

承包商业主工程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子午工程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工程
工程
工程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