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泉州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0-08-15黄迪森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年12期
关键词:晋江泉州市水资源

黄迪森

(福建省泉州市金鸡拦河闸管理处 362000)

1 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水是生产循环和生态循环中不可替代的物质要素,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繁衍、进化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上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四大问题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

在我国普遍使用水资源这个词,也就是说把水作为地球的自然资源来看待只是20世纪后期的事。水资源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远没有水利或水那么深刻和熟悉。1988年国际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召开的水资源会议上给出的定议为:“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而我国对水资源的定义更为简洁易懂,按照水法规定,水资源指的是较容易被利用,可以逐年恢复的淡水资源。按照这个概念,占地球总水量97.5%以上的大海盐水,千年不化而数量可观的两极冰山、冰川、积雪,几千米以下的深层地下淡水均不属水资源之列。因此,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36%。但它维持着人类的生存,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严格管理、控制使用数量有限的水资源。

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必须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水资源有着和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殊性,即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及动态性,这些特性表现为补给的循环性、变化的复杂性和利用的广泛性以及利与害的两重性。

a.不可替代性。其他资源如石油、矿产等可以由别的替代产品,但水是不可替代的,若地球上没有水,地球就会像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一样成为没有生命的星球,因为水维持人类生命、维持工农业生产和维持山清水秀的良好环境的三大作用不是其他资源可以替代的。

b.有限性和可再生性。这反映出水资源有动态资源的特点。和其他矿产资源不同之处在于其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恢复和更新。水循环过程是无限的,但受太阳辐射等条件的制约每年更新的水量又是有限的,尤其是人类开发、利用的活动会使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水资源出现衰退现象。因此,多年平均利用量不能超过多年平均补给量。循环过程的无限性和补给水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水资源只有在一定数量限度内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c.多功能性。同一水体既能行舟又能养殖,既能发电尾水又可供水和灌溉。多功能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发时可以综合利用。

d.变化的复杂性。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同一区域年内和年际间也分布不均,这一特点给我们利用水资源带来一定的困难。

e.利与害的两重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水利与水害的双重性是水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突出特点。

弄清水资源的这些特点,有益于本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结合必要的经济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调度,科学分配,使水资源可持续地利用,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2 泉州市水资源现状

2.1 泉州市地理位置、地形、气象、水文特点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长428km。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戴云山脉纵贯泉州市北部和西部。辖区所属12个县(区、市)中除安溪、永春、德化、南安(小部分)属山区片,其余均属沿海片。

泉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自然地形和季风气候影响,全市降雨径流量在时间和地域上分布不均,在年际和年内变化也很大。在时间上,全年降雨多集中在4~9月,其径流量占全年的77%。其中,4~6月为梅雨季节,降雨强度小而历时长,7~9月为台风雨,强度大而历时短。在地域分布上,西北山区为多雨径流丰富区,东南沿海为少雨径流贫乏区。例如,沿海石狮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318m3/(人·年),而德化县多雨地区可达7884m3/(人·年)。在降雨年际变化上,沿海变化大而山区较为均匀。市域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2000mm,由沿海向山区递增。沿海降雨量一般为1000~1400mm,山区一般为1700~2000mm。

2.2 泉州市河流水系

泉州市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因而研究水资源必须研究河流水系。泉州市河流分属于晋江、闽江、九龙江水系。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34条。晋江是泉州市主要水源,发源于戴云山麓,流域面积5629km2,上源分东、西两溪。东溪源于永春县锦斗乡,全长120km。西溪是晋江的正源,发源于安溪县桃舟乡的梯子岭,全长153km。东溪和西溪在南安市英兜双溪口汇合成干流,干流长29km。德化县境内的河流大部分属闽江支流的大樟溪和尤溪,安溪县西南部河流属九龙江水系,除此之外尚有单独入海的洛阳江、黄塘溪等5条小河流。

2.3 泉州市水资源总量

全市地表水资源皆由降水补给,河川径流在水资源利用上占主导地位。泉州市多年水资源总量为95.5亿m3,全市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576m3/(人·年),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60m3/(人·年),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3750m3/(人·年)],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650m3/(人·年),需水大部分靠晋江补给。

2.4 泉州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使泉州市水资源更加紧张。全市水资源多年平均人均拥有量为1576m3/(人·年),已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700m3/(人·年)的水资源安全线。而且降水及径流时空变差大、河流集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洪水大多汇集后流入大海。水资源地域配置上不合理,即山区片水资源丰沛,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片水资源贫乏。水资源紧缺主要指的是晋江下游及沿海区域,因此本文探讨的是该区域的水资源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用水量将逐渐增加,现有水源明显不足。城市水资源系统要充分利用本地和邻近流域的多种水源,经过科学论证、合理开发、联合调度运用。既要满足生活、生产用水要求,也要满足生态用水要求。开发水源,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才能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经济社会不同的要求下,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和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防洪减灾体系。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状况,标志着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程度。在市域内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中承担和控制泉州市晋江下游缺水区域水源供应的关键水利工程有七个,即龙门滩引水工程,山美水库,金鸡拦河闸,闸前的南、北引水干渠,惠女水库,洛阳桥闸。例如,山美水库是串在晋江上的一颗明珠,它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生活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的大型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基本上控制了东溪的水量和龙门滩引入的外流域的水源经水库调节后,不但削减晋江下游的洪峰,而且为下游提供较为优质的水源,造福于泉州人民。金鸡拦河闸枢纽工程,当初建设的初衷是作为山美灌区的控制枢纽,而目前除工农业供水外,主要任务是作为晋江下游缺水地区的集中水源供应地,因此泉州市民把晋江称为母亲河、把金鸡水闸称为生命闸,一点也不过分。拦河闸上游左右岸建有南、北干渠,通过这两条大动脉向鲤城、丰泽、洛江、惠安、晋江、石狮、南安(小部分)及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区供水。

3 对泉州市水资源保护的建议

a.晋江下游水资源供需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鸡拦河闸闸前水库是原山美灌区和沿海8个县(市、区)供水的水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供水向经济发达而严重缺水的非山美灌区的乡镇发展,例如目前向南安市的官桥、水头、石井的供水方案正在研究中,说明晋江下游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正在扩大。而由于对水资源重要意义认识的提高,从泉州市外跨流域引水亦会遇到十二分的阻力。因而在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除开源外必须节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强化统一调度。晋江流域要加强水环境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植树造林以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输水渠道要进行整治,加强防渗措施,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渠道利用系数。沿海缺水地区要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控制产业结构。在农业上改进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水平,推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同时依法计收和征收水费和水资源费,利用经济杠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开源上有计划地在西溪上分期兴建一批具有调蓄能力的中、小型水库,由政府出面,锲而不舍地争取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缓解21世纪前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为了防治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行政和技术等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积极保护和科学管理是泉州市的当务这急。水作为资源既要在水量上满足社会需求,在水质上又要达到使用的标准,因而水资源保护实质上是对水量和水质的双重保护。按照环保局确定的金鸡水闸至双溪口是集中饮用水源地,南、北渠是生活饮用水源,水质都应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目前金鸡闸前水库水质尚能达标,但受上游及周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增加的威胁,水质会逐年变差,尤其使人感到忧患的是,2003年市水利局在枯水期对山美水库库区布设断面进行水质监测的结果显示:以地表水Ⅱ类为基准,24个采样点有11个超标,占总数的45.8%。从超标项目看,整个水库基本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已达不到Ⅱ类水的标准,这是山美水库水质的主要问题。而西溪仑苍镇电镀工业的发展,虽然目前无监测资料表明该河段有重金属污染,但任由该产业的发展而不重视污水处理,使河段受氰化物污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b.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广大群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治理、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沿江一些企业没有按照环境评价的要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已建设但为了降低产品成本而不使用,直接向河道排污。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日益增加,这也是晋江水系水质氨、氮和有机类污染物超标的原因,例如上游城镇垃圾浅层填埋或直接倒入河道。针对这些问题,为使下游引水区的水质达到要求,应采取下列措施:

晋江双溪口以上河段,应在进各县城和出县城河段设立监测断面,各县分段包干管理;注重开发区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限制水污染严重的漂染、电镀、制革、造纸等行业的发展,设立污染企业控制区使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各县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控制城市排污总量。这一点以前中心城区应予重视,已建和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发挥排污作用。南、北渠近几年进行整治后有所改观,设立挡污墙、外侧设截流排污沟并与跨渠的倒虹吸管联起来,使污水进入城市排污管网至污水处理厂,拆除渠道两侧的猪舍和厕所,建立乡规民约,制止直接向渠道排放污水、在渠边洗衣等不良行为。加强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同时以执法队伍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保障水资源达到规定的使用功能。

水作为一种可以更新但不能替代的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采取经济、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使泉州的水资源在水量和水质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4 搞好水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近年来,连续遭受严重干旱,2009年的大旱造成农作物减产,部分县(市)农村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县(市、区)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1998年大水以后,泉州市防洪投入增加,重点堤防的工程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防洪工程系统仍然没有达到已经审核的规划标准。河流湖泊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地下水严重超采,甚至枯竭;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肆虐。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泉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对水的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新时期水利建设的方针,强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要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指导方针,总结治水经验,坚定不移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治水思路。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特别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对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统筹考虑,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加强科学管理;认识到水是资源,是商品,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注意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概括地说,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解决我市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a.按照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推进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要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确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以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只有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最终经济社会发展也失去了基础。要努力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途径:一是节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二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在水资源充裕和紧缺地区打造不同的经济结构,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b.着眼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提高,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一定的水域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确保各种水域能够永续使用。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也要充分考虑生态和环境用水。要全面节水,推进清洁生产、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跨流域调水是国家对战略资源的宏观配置,是对缺水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补充。调水必须促进节水和治污。节水不仅可以减轻缺水的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治污的负担,因此,不论水资源短缺地区,还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都要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c.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条件下,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会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会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体制、机制。界定并明晰水的使用权,逐步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动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d.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同时,统筹考虑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

5 结语

泉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晋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要加强源头地区的生态治理工作,保护好晋江流域的水环境。要认真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水平;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要积极推进改革,加强水利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运行效益;要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晋江泉州市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