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新课标” “活”用新教材
——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

2010-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仁爱英语教材新教材

曾 霏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围绕“新课标” “活”用新教材
——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

曾 霏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本文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谈,试图通过结合一些案例来分析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新课标,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材原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替换和活化,“活”用教材,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更好地体现新课标,实现教学目标之目的。

新课标;新教材;“活”用

一、对“仁爱版”英语教材的一些思考

新课标下的“仁爱版”英语教材以“三维目标”为指导,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倡导把任务型教学与交际教学法灵活运用于英语课堂。每个单元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组织编排听,说,读,写活动。提倡学生通过参与和和实践任务型活动,感受和体验英语,从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但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编制者自身等因素的限制,教材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有些内容零散杂乱,需调整;有些内容枯燥过时,需活化,替换或删除;有些内容偏易,学生“吃不饱”,可增补;有时内容偏难,学生易“撑着”,可简化或细化。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尝试

(一)树立新教材观

传统教材观是将教材神圣化,把教材当成金科玉律,唯课本是从。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限制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鉴于此,我们应深刻理解和全面领悟新课标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新教材编写的理论支柱是新课标;明确新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正确利用教材,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给学生训练技能、为学生指导方法,实现教材资源的最充分利用;明确教师和教材的关系是主从的关系,教师是教材的主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能动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合自己的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明确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教材的内容应贴近学生。

(二)依据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依据贴近学生的原则来选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包括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的话题,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所学的内容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平时经历的事,让学生能将所学随时用于日常活动之中。比如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1Topic1 “Getting to know you”(与人交往),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常用的日常交际语言,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贴近学生还包括贴近学生实际认知特点,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多考虑到学生知识背景,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等。如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铺垫或提示材料,从而降低难度;对教材中难度较小的内容,可通过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来提高要求,完善教材。

(三)依照新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调”“补”“删”“替”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材是可改变的,可发展的和可开放的,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调”是指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以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若单元之间有相关的语法项目,教师将相关的语法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

若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可将教材中此部分内容安排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前后进行教学。比如,可以把仁爱版七年级Unit 1 Topic 3安排在校秋季运动会前后学习。这样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补”是指对于教材中的不足的部分或为了学生的需要对教材增添一些内容,也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补和拓展教材内容。

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3“We want to go to the zoo”(我们想去动物园)。在此单元的动物词汇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与动物词汇相关的内容,比如说“dog”(狗)在外国文化中是一种忠诚,受人喜爱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之说,有“a lucky dog”(幸运儿)之说。在英语中black sheep并非“黑色的羊”之意,而是指“败家子,害群之马”。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适时增加一些西方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还可以开扩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对学习语言的兴趣。

“删”就是通过删减不必要的内容,以便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6Topic3“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去邮局的路怎么走?)。Section A教师若已设计了类似于让学生画路线图并用英语说出自己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的符合学情、生情的课堂活动,就可以大胆舍去Pair work。

“替”就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例如,如某单元的阅读篇章内容适用,但阅读理解练习题设计得不合理或不适合学生,教师就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练习题替换原有的练习题,如把题型换成“True or False”题或者完形填空题。

(四)依托新课标,活化教材内容

新课标注重英语的交际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增强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设法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活动,使学生在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

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1“I have a small nose.”(我长着一个小鼻子)讲的是身体各个部位,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与句型,学生就没有真实感受,只能机械地记住语言知识,而不能灵活运用语言。教师可通过先让学生自画像,然后用英语自我描述。这样不仅能活化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1] 陈周明. 浅谈初中英语教材与教法有效结合的方法[J]. 广西教育学报,2008,4.

[2] 吕琴. 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的整合[J]. 广东教育,2008,6.

G42

A

1008-7427(2010)01-0150-01

猜你喜欢

仁爱英语教材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