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2010-08-15林晓惠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基础

林晓惠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揭阳 522000)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林晓惠

(揭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揭阳 522000)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实践训练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践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课前教学安排、课堂授课、课后训练和考核测试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实践训练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个环节是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教学安排、课堂授课、课后训练和考核测试等方面。教学中,如何在这些方面融入实践性,开创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教学计划灵活安排,创造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往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数制转换等,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往往在几个星期的理论课讲完后,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在教学计划上,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而不必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如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时,可选取一个实用或典型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导入到教学内容的开头,先行教学,至于枯燥的理论,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适时穿插进行。如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资表”入手,通过讲解“工资表”的功能、应用方法,并上机操作运行,以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是有实用价值的,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二、授课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授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实践示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硬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以前那种“粉笔+黑板”的旧教学模式,上计算机课根本不适合。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完完全全表达操作过程是极其困难的,学生也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就算是利用投影仪进行讲解,也是事倍功半。配置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种新型的、直观的、可视化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师通过“教学示范”功能,亲自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详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才能真正理解。此外,还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电子举手、辅导答疑、语音对话、监控管理等功能,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处于共振状态,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抓住重点,精辟阐述

教材是实践的基础,重点内容又是教材的根本。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而课堂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面面俱到,面面精讲细讲是不可能的。如何在全面系统讲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精辟阐述显得很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属于重点内容的包括:1.模块间相似的内容。如 Word、Excel、PowerPoint中对文本的编辑。2.本模块特有的内容。如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动画效果的设计等。对这些关键内容,要做到精讲细讲,讲深讲透。比如在讲解Word对特定文本的编辑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容要讲透。对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等内容都要讲透。其次,操作方法要讲深。如设置字体、字号有三种方法:(1)单击格式工具栏的按钮直接设置;(2)右击被选定的内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项,在字体对话框中设置;(3)选择菜单栏的“格式”项,在其下拉菜单中再选择“字体…”项,在字体对话框中设置。同时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加深理解。第一种方法最快捷,但功能不全,如下划线只有单线这种线型。后二种方法功能较齐全,都能对被选定的内容作综合的设置,如可以设置下划线为单线、双线、波浪线等,但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快捷些。再次,注意的问题要讲全:(1)要设置的文本先选定,否则设置的效果只对键入的文本有效;(2)在用快捷菜单设置时,要注意对准被选定的文本右击,所设置的效果才能反映在被选定的文本中。只有把重要的内容讲深讲透,学生听起来才会心领神会,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三)注重启发,抛砖引玉

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说:“给学生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很强,教师在授课时应讲究方法,对学生不要“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要重在点拨,学法引导。如在讲解例子时,可以选择各种题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讲解,注重告诉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其他的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自行练习和操作,或共同讨论完成,最后教师再公布答案。再如,在课堂练习中,当发现学生出现操作错误时,教师不要直接点出和纠正,而要通过提示,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印象才会最深刻,记忆才会最牢固。

(四)合理分配时间,讲练交替

“计算机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这是计算机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如何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融为一体,靠的就是操作实践这条主线。因此,要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教师演示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应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已练习。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统一控制学生用机的功能,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适时开放学生用机,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完成有关操作。这样教师讲和学生练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新内容,巩固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后强化训练,娴熟操作技能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娴熟的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作前提,而课堂的练习是宝贵且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强化训练。

(一)充实实验例子,强化训练

加强训练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自我测试光盘》是与教材相配套的CAI课件,具有题量广、可随机抽题、能自动评分等特点,而且操作环境与考试的环境非常相似。因此,应将《自我测试光盘》作为学生课后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俗话说:“十指伸出来有长短。”由于学生之间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内容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教师可结合实际,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问题入手,挑选一些操作性强,并且切中学生胃口的项目,凭借教学经验自创实验例子,充实实验内容。最好是自创开放型的实验例子,虽然开放型的项目,学生完成起来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其益处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可以尽情发挥,且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使每个人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从而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热情。诸如在完成了Word的基础学习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实验例子,要求学生编辑一张包含文字、图形、表格的小报,并打印出来。再者,可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等手段,鼓励学生学用结合,自己设计一些应用型的项目。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针对该专业的特点,运用Excel的知识制作会计报表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技巧。

(二)加强信息反馈,及时交流指导

控制论告诉我们:“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是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学生课后训练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活动,教师应加强控制。因此,师生之间要重视信息的反馈。为了学生学习的方便,也为了信息反馈的需要,师生之间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沟通:1.教师可将重点习题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动画课件,挂在本校的网站上,让学生在练习或自学感到迷惘时参考;2.教师可将自己的QQ号及电子邮箱告诉学生,以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与教师交流。通过信息反馈和交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及时找到答案或向老师提问,教师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释疑和指导。同时,对训练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动态了解和掌握,在进行深入分析后,根据需要修正教学方法,或调控教学进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坚持无纸化考核测试,促进积极参与实践

考核测试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导向,用什么模式进行考核测试,将引导学生朝哪一个方向努力。实践证明,坚持《计算机应用基础》无纸化考试模式,对学生平时上机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考试模式,不论是理论内容题,还是实践操作题都在计算机上进行,要求学生在真实操作中完成考试,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在这种考试模式的导向下,许多学生都能自觉地争取时间积极参与上机实践,为学习计算机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计算机实践性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实践性教学将越来越凸现其重要地位。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教学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科特点,善于总结,不断改进,勇于探索,就能够更好地推进实践性教学,开创素质教学的美丽篇章。

[1] 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D]. 西安交通大学,2006.

[2] 龙怡萱,王晓晨. 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J]. 福建电脑,2007,(12).

On th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LIN Xiao-hui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the one with practical training based disciplines.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pre-class teaching arrangements, classroom instruction,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esting are four aspects of how to strengthen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which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practicality; Teaching

G42

A

1008-7427(2010)01-0138-02

2009-09-21

作者系揭阳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讲师。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