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资关系的变迁研究
——从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角度

2010-08-15韩爱国申丹虹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行会劳资师傅

韩爱国,申丹虹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劳资关系的变迁研究
——从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角度

韩爱国,申丹虹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从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及其变化问题,并且重点分析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同时反应其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形式的变迁。并且探讨在经济中各个阶段的劳资分配,从而说明了由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资本雇佣劳动——劳动雇佣资本的三个阶段实质性的劳资关系特点。

劳资关系;共创制;资本雇佣劳动;劳动雇佣资本

从马克思经济中的劳资关系的本质特征能够看出资本主义各个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社会分工与生产技术、社会中的阶级地位。同时说明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劳动关系,同一社会形态和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本质的劳资关系特征,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同的结合方式,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劳资关系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或企业对其劳资关系的形成与存在提供基础。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组织方式经历了不断调整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协作的手工工厂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出现。第三个阶段是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出现。[1]这一变革过程突出表现了有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到资本雇佣劳动的劳资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到现在化、网路化的企业中表现出的劳动雇佣资本的发展趋势。

一、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初期行会的劳动与资本共创造的劳资特征

资本主义初期的主要生产组织方式是行会,行会手工业作坊实行师傅与学徒之间的关系,在手工作坊生产过程中师傅和学徒都是劳动者,只不过师傅掌握着本行手工业的主要手艺,学徒跟着师傅慢慢学习手艺,学徒经过一段学艺时间以后可以成为帮工,帮工在一定时间后经过考核并聚集一笔自行开业所必需的小额资本就可以成为师傅和行东[2]。师傅与行东为了自己的行业与利润的长期性不得不在行会制度制定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如开业限制、规模限制、技术限制、经营限制、地域限制。[3]

从以上行会制度内看出劳动与资本共同创造的特征,说明了并列制(共创制)企业是生产组织形式最早的形式,劳资关系的历史起源是商品经济初期行会组织的共创制:(1)共创制为行会中师傅(所有者)与其传授者(管理者)集于一身,并且师傅与学徒没有根本性的雇佣关系,只是在行会手工业作坊中师傅带领着学徒一起工作、住在一起是一种宗法制度下的师徒关系。(2)行会手工作坊主要表现为:以少量物质资本与劳动者的技术(人力资本)相结合生产简单的有形产品。因此手工作坊的生产要素是两种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互相平行共同创造的。(3)行会手工业作坊的劳资分配基本上是均衡的,师傅与帮工之间的所得相差不是太大。十四世纪的伦敦瓦匠行东依照季节每日赚得四个半到五个半便士,而帮工则得到三个到三个半便士[4],这说明师傅与帮工在分配劳动成果上是基本平衡,如果劳动不是规定为雇佣劳动那样参与产品的分配的方式,也就不是表现为工资。因此参与生产的一定的形式决定了分配的特定形式同时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5]。行会手工业作坊是共同创造劳动产品,从而决定劳动成果的分配为共同所有,说明了劳资关系的历史起源是资本主义初期行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共创制。

二、第二阶段:资本主义中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劳资特征

随着资本主义行会手工业作坊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不断变化。形成了简单协作的手工场和以分工的手工场,此阶段的劳资特征以共创制向资本雇佣劳动逐步过渡时期。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5],劳资关系对手工场组织的技术和分工进一步的限制,同时劳动者与资方的各种矛盾并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并突破,从而发展成为最具有典型的资本雇佣劳动劳资特征的机器大工业的工厂制。

(1)在以机器大工业工厂制中的劳动资料的性质决定了劳动从属资本,由以前行会中的劳资各方的宗法合伙制逐渐演变成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剥削制。机器的采用,一方面使劳动主体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过去妇女,儿童的劳动主体不参与劳动生产,而到现在妇女和儿童是工厂的主力军,同时降低成年男性工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资本家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增加了劳动者的强度,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和缩短了必要时间,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和减少了生产成本可变资本。另一方面,工厂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要求工人如何操作机器,使工人适应机器,机器的日常维护,产品的检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劳动与管理问题,初步形成了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相协调的科层管理,雇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并控制工人形成了以雇主为顶点,以不同的部门负责并有少数技术人员辅助来控制劳动过程的科层组织二层制。

(2)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阶段主要表现为一种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工厂模式。机器工厂一开始就以一定数量工人,一定的机器设备相结合为起点。如张维迎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资本雇佣劳动的形成原因;他认为个人资产作为个人经营的才能的信号手段,个人资产越多经营才能越高,更能组建大规模工厂并承担经济风险,提出了资本雇佣劳动是一种能够保证只有合格的人才会被选作为企业家(经营者)机制。[6]此阶段从表面上看雇主利用了资本物化(机器设备等)让工人服从于雇主,而实质上是资本的人格化(雇主)利用机器雇佣工人劳动,说明人力资本服从与物质资本,因此机器大工业阶段是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生产要素模式。

(3)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阶段劳资分配是雇主占有大量的剩余价值,而雇工只能得到维持生活的基本工资。工人得到工资表面是劳资双方交易的行为其表现为雇主以货币购买雇佣劳动者的劳动,雇佣得到的工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从而说明购买活劳动使用权所费成本与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之间存在一个差额,为剩余价值论的重要的中介条件[7],资本处于主导地位,雇佣劳动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引起了工资运动本身要服从于利润运动。因此此阶段雇主占有大量的利润并且控制工人工资。

三、第三阶段:现代网络企业逐渐向劳动雇佣资本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市场转变,标准化产品逐渐向多样化,多品种,个性化的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在市场里基本饱和,从而形成了一种网络性、扁平性、灵活性、多样性,全球性的生产组织。[8]

(1)在以现代网络生产中全体人员为了共同利益在一个团体中,雇主、管理者与劳动者在一个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学习的扁平的网络团体中,把来自不同组织部门和科研人员集合在一起的跨职能团体,就要求企业部门中的开发、采购、制造、销售以及消费联合在一起工作,在该项团体中的工人具有多种技能,同时团体中的各个工人对技术与科学信息相互沟通,相互渗透。保持了该产品持续创新与产品信息的共享。保证了生产组织内部不受到市场多样化影响而中断生产。企业需要更迅速和更灵活地对市场和技术的变革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消除高耸的控制取向的层峰制所引起的延续,授权于该团体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管理活动费用的减少与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各个工人的展示自我的能力,层次扁平化说明了劳动概念与劳动执行的统一。

(2)在以现代网络企业阶段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基础的,因为现代网络企业是劳动者团体与知识信息相结合的企业模式。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与发明是工人进行制造性智能活动的载体是人力资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组织或团体自动化、信息化、嵌入化与通信化的综合运用和集成化,使劳动概念和劳动执行在竞争与合作中统一。高素质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占有主导。因此,现代网络企业的人力资本正逐步上升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3)在以现代网络企业为基础的阶段的劳资分配逐渐向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分配模式转变,现代网络企业以人力资本为第一生产要素,企业经营的好坏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的贡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在现代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是劳动者通过自身能力和经验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不断分析、决策并且承担风险的脑力劳动,正如泰勒说:“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的实现雇主财富的最大化。”[9]以人力资本要素为中心的分配模式能够使企业的工人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同时能够反映工人的劳动成果并对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报酬分配的予以肯定,因此在现代网络企业是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分配模式。

[1] 谢富胜. 马克思经济学中生产组织及其变迁理论的演进[A]. 高级政治经济学[C].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3] 厉以宁. 资本主义的起源[M]. 商务印书馆,2003.

[4] 布瓦松纳. 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M]. 商务印书馆,1985.

[5] 资本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 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 王生升. 马克思经济学的工资理论[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辑,2007.

[8](美)德博拉夫·安克拉,托马斯·科钦安,毛润·斯科利,约翰·范马南. 组织行为与过程[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美)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A Research on Changes of Capital and Labor--From the Inspec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Fluxes

HAN Ai-guo,SHEN Dan-hong

From the point view of changes in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the industry relation and its changes are analyzed, and the focus is on the dynamic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n Marx’s economic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are reflec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in various stages i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e substantial industrial 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on of a common capital and labor - capital wage-labor - working capital to employ three stages of the substan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 Characteristics three-stages.

wage-labor relation; joint-creation; wage-labor capital

F01

A

1008-7427(2010)01-0087-02

2009-11-15

猜你喜欢

行会劳资师傅
武大郎要在开封城卖炊饼有多难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完善策略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宋代行会初探
当代中国劳资伦理法律规制探讨
行会 异军突起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