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余喜文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干部

余喜文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喜文

(南华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运作不规范等。做好学生社团的发展和管理工作,要取得高校的扶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加强社团内部的管理和建设的指导。

学生社团;问题;对策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为满足各种需要自愿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章程成立的群众性组织。以它特有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特点,学生社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学生社团的特点和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对有效指导大学生社团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学生社团大多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负责学生社团的注册、登记、管理、指导、奖惩等工作。这种体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但弊端也是显然的,首先,每个高校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活动类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其次,团委在学校团建党建,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工作中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对于社团建设工作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许多上层次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型活动,需要学校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光靠团委是根本不够,不是做不了,就是做不好。

2.内部运作不规范

其一,规章制度不严。由于没有建立明确的社团章程、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和评价激励机制,学生社团出现了不按章程办事,乱收会费、私刻印章、章程落实不力、无端损害会员的权益、社团资料和活动档案的留存等较为混乱的现象。其二,社团干部能力不强。社团干部普遍在社团内部产生,这些干部一般在任职前没有足够的机会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对社团了解不深,经验少,工作缺少方法,而高校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养与监督也只是一些形式性的开会,因而社团干部总体综合素质不强,影响了社团的发展水平。

3.会员流动性过大

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出自由,面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表面工作,同学们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社团没有一个合理的严格的入会标准,造成许多学生社团会员良莠不齐;会员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只要感觉自己不乐意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

4.缺乏指导教师

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教师指导力量主要来自团委,条件较好的学校,由团委或者社团会员出面,邀请了校内专业教授或校外有关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或者顾问,但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有专业人士介入的社团,还是由团委教师一力包揽的社团,其指导力量都显得薄弱。这有一个机制性的原因: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一般是义务从事的,许多学校担任指导教师并没有固定的劳动报酬,这是导致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的关键所在。

5.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社团资金的筹措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从校团委的经费中划拨,二是会员交纳的会费,三是企业的赞助。这三种途径中,后两者虽为活动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数量有限,且非常不稳定。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不够,校方资金支持无法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对社团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很少有社会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的赞助、支持,使社团发展举步维艰。

6.社团活动的物质基础无保障

这主要表现为活动场地少,活动器材不全。一般高校中都有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多功能报告厅、露天广场等等,但归学生社团专用的场地就几乎没有,而且预先订好的场地一旦遇到冲突就要社团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有限,或是几个完全不相关的专业协会搞在一起,或者混在院团委学生会里,有实际挂靠单位的社团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条件好的还有桌椅、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但绝大多数社团都是以“游牧”的面貌出现的。即使有活动室,也很难有活动器材,很多艺术团有练舞室,但没练舞镜,乐队社团没乐器,棋艺协会活动而没棋牌。

二、优化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1.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

第一,给予政策支持。高校可以制定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政策,如社团注册制度、会员入社的制度,对社团的注册进行严格把关,规范会员退社程序;建立系统的学生参加社团奖惩制度和优秀社团评比制度,进行社团建设及效绩评比,分出优劣。设置“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奖,鼓励教师参与社团建设和指导,对于社团指导教师学校根据实际在教师评聘上制定相关政策,使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得到肯定和尊重,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建立“学生社团导师制”,推广在学生社团中成立党、团支部的做法。

第二,给予专职指导教师的支持。建立一支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工作、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导师队伍是学生社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要选聘那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学术造诣较深,或者有某项专长、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丰富组织管理才能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

第三,给予经费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学生社团解决经费不足的主要方式。学校应为社团开展工作划拨一定的专项经费,同时,也鼓励社团采取寻求社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资金投入有限,学校应允许学生社团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采取有偿服务、接受捐助、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四,给予物质的支持。学校应该根据情况,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学生社团的办公条件和活动条件,添置必要设备和物资,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学生社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合理安排学校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学生活动广场等活动场地,为社团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购置一定的设备,如乐器、棋牌、练舞镜等设备,使得社团活动开展有基础。

2.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模式

高校必须把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建设工程和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由学校团委宏观领导,院系提供支持,专业教学部门、教研组或课题组等具体管理相结合的协作管理机制。从社团的人员构成、内部环境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自主管理与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要求一个学生社团要有一个校内的、相关的单位作为挂靠单位,有一个本校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3.加强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和建设的指导

第一,深化“社团指导教师”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建设指导。让指导教师进驻社团,培养和教育社团干部、把握社团发展方向。使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在主要社团干部的带领下,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二,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对规模大、发展好的社团给予表彰以及经费和设备的支持;对那些热心社团工作,为社团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社团干部加以表彰和肯定;至于在社团工作中悉心指导、全程参与的指导老师应适当给予一定的报酬,在教师评优方面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优待。

第三,强化社团内部档案管理和“传、帮、带”制度。社团的发展和深厚底蕴的积淀是从社团工作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中反映和积累出来的,社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也是社团文化的一种传承。作为某个社团的现任的负责人要尽到培养下一任负责人的责任,为社团今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第四,提高社团骨干的综合素质。社团发展的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的个人能力。培养好一支社团管理的学生骨干队伍,是社团良性发展的人事基础。首先,必须选配高质量的社团干部,把那些品学兼优、作风正派、有热情、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学生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其次,要把学生社团负责人当作学生干部中的一员,组织他们参加团校和党校、学生干部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将表现好的优秀社团干部列入重点培养和推优对象;其次,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再次,学校要把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考核和管理之中,以提高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第五,提高学生活动品位。学生社团活动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活动要创新,通过组织一些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精品活动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其次,巩固活动阵地。为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要依托社团建立各种日常活动阵地,既促进了社团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也能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最后,占领网络阵地。社团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反映社团风貌、开展社团活动和展开社团风采的阵地窗口,为社团形象的展示和互联网德育系统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

积极探索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寻找和培育共青团工作的新阵地,已经成为高校团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出一份智慧,出一份力量。只要如此,高校学生社团就一定能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能使学生社团在高校建设中担当起更为重要的角色,也一定能够使高校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更加蓬勃地发展!

[1] 秦军,苏国红.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研及对策[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 刘玉祥,曹友谊.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思想·教育·理论,2000,(2).

[3] 廖良才.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3,(6).

[4] 白鑫刚. 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 继续教育研究,2008,(3).

[5] 刘燕京. 加强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 夏建国,邓丹萍. 社团导师制的实效性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7,(4).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YU Xi-wen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is the mass organization which is voluntarily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a certain purpose and the constitution to meet the students various needs.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activities,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is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ther forms of education, therefore, it has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depth, with bringing out the issues against the existence of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effectively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G45

A

1008-7427(2010)01-0048-02

2009-11-1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干部
缤纷社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