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对医院感染管理的促进作用

2010-08-15杨丽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门诊部传染病门诊

杨丽娟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内蒙古 东胜 017000)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对医院感染管理的促进作用

杨丽娟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护理部,内蒙古 东胜 017000)

医院是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的场所,是防治疾病的主要关口,综合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导致院内感染几率增加,促使护理管理者在感染控制工作中必须在转变观念、强化感染控制意识的基础上依法管理,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是世界卫生界普遍关注的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及医学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5].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医院感染在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特点.甲型H 1 N 1流感疫情的蔓延增加了院内感染爆发的几率,同时从客观上也促进了综合性医院对护理管理中的感染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 甲型H1N1流感疫情引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会引发严重的院内感染,医务人员感染几率较高尚有部分病人由于患其它普通疾病到医院门诊就诊而受到感染,甲型H 1 N 1流感的院内高感染率与其传染性极强有关,同时也与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1.1 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极度减弱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重心也在相应转移,一些传染病在逐渐减少或得到控制.1978 年WHO 宣布天花被消灭,近年来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1].以预防传染病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已经转向了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病变为重点的第二次卫生革命,造成人们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普遍淡化.

1.2 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淡漠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自我防护、隔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的观念淡漠,在预防措施上有所松懈,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缺乏严格防护意识[5].

1.3 门诊部是造成院内空气污染的薄弱环节

门诊部是医院的重要部位.门诊部作为医院的“窗口”,人员流量大,病种多而复杂,初诊诊断不明确,甚至有传染病病人就诊,各种潜在感染及带菌情况不明,导致环境严重污染[2].对门诊大厅空气进行监测发现,空气中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环境菌株监测结果表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为耐药菌[3],按规定标准,I、Ⅱ、Ⅲ类区域空气培养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为消毒不合格[4],如果在门诊扩散将会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

1.4 感染管理措施留于形式

在日常诊疗护理过程中,医院的感染控制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注射室、观察室等高危科室,而对各候诊区、各诊室的管理相对薄弱,院内感染管理更多局限于无菌技术、一次性医疗用品等方面的管理,而对传染病的预防在软、硬件管理上都相对松懈,对某些日常诊疗护理用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无消毒措施或措施不能落实,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严格的传染病预检分诊;采样率偏低;感染门诊无感染管理要求的专用通道、厕所等,致使不能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实施早发现、早隔离.

2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2.1 转变观念强化感染控制意识

2.1.1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做好舆论导向

甲型H 1 N 1在院内扩散与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措施上松懈以及忽略了新的传染病会不断出现有关.因此,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掌握基础的感染控知识和新的预防诊疗护理控制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是护士长的责任,自觉学习感染管理相关知识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彻底转变观念,从保护病人免受感染提高到保护病人、家属、自我免受感染的认识高度,使护理人员能自觉、切实、有效地实施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使医院感染各相关因素及环节得到控制及改善.

2.1.2 树立科学的传染病防治观

甲型H 1 N 1流感疫情和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的同时流行,说明传染病仍然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的疾病.1993年WHO发出警告,结核病在世界已处于紧急状态,1980年以来,我国已杜绝的淋病、梅毒等性病又出现蔓延,同时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例如:SARS、艾滋病、0139型霍乱等[1].因此,护理人员要树立科学的传染病防治观,掌握传染病流行的最新动态,把好医院防治疾病的各道关口.

2.2 依法加强门诊感染控制

2.2.1 依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感染控制规范、规章制度的基本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及时学习、贯彻、实施,例如:卫生部针对甲型H 1 N 1的流行出台了一系列诊疗指导原则,要结合实际纳人护理工作流程,使每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2.2.2 注重法律法规对感染管理的作用和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感染管理更多的是依据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技术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管理.政府针对甲型H 1 N 1流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说明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疾病的变化与卫生发展的需要,感染管理必须做到依法管理,加强法律法规对感染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2.3 正确认识护理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积极作用

2.3.1 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体系加强门诊感染控制

综合性医院门诊工作涉及面广、部门多,门诊部的消毒隔离、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大多由门诊护理人员承担.门诊各部门护理组负责人应为门诊部感染控制领导小组成员及部门责任人,负责消毒、传染病管理工作的落实、检查,门诊部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对各部门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感染控制工作规范、规章制度的落实.

2.3.2 完善预检分诊制度

甲型H 1 N 1的流行促进了各医院进一步完善预检分诊制度,做好分诊、导诊工作,能缩短病人就诊时间,减少院内感染机会.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及时隔离,安排到发热门诊就诊.在应对甲型H 1 N 1流行的过程中,全国各大综合性医院门诊部均实行了严格的预检分诊,例如:入口处设体温测量,正常者发放测温卡,挂号处凭卡挂号;发热病人立即戴口罩,有陪伴者也戴口罩,由导医护送至发热门诊,有陪伴者一并到发热门诊接受诊查等,以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隔离.护士长应负责分诊、导诊工作的落实、检查、督促.

2.3.3 加强卫生员的培训确保护理安全

卫生员负责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和一些消毒灭菌工作.但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低,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在操作上不能完全符合要求,这可能引起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因而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一大隐患.护士长应加强对卫生员的培训工作,每个护理人员应自觉对卫生员进行工作指导,避免污染,确保护理安全.

2.3.4 加强流行病防治宣传降低感染几率

医院应在公共场所特别是门诊部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图片、板报、影视、电子屏等形式进行感染防护教育宣传.在甲型H 1 N 1流行期间,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民众对这种疾病有了认识,知道如何防范,对甲型H 1 N 1的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医生和护理人员还应在工作的每个环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普宣传,例如:在导医、候诊、注射、输液的过程中,促进病人增强自我防护和保护他人意识,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也促进卫生知识的普及.

综上所述,甲型H 1 N 1的流行从客观上对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感染控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要防止甲型H 1 N 1这类严重传染病的院内感染,必须树立科学的传染病防治观,正确认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将其融人护理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环节得到控制和改善,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1〕刘学林,郭照江,徐德中.传染病再度肆虐的思考[N].健康报,2003-05-27(2).

〔2〕徐武夷,古东东,潘涛.医院门诊部环境清洁水平的调查 [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1,11(3):202-203.

〔3〕刘利,施金玲,余建华,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 [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13(2):1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法仁〔2002〕282 号.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S〕.2002.202.

〔5〕荣德明,张德辽.由SARS引发对门诊医院感染管理的思考[J].2004,4(2):44.

C 931.3

A

1673-260X(2010)12-0053-02

猜你喜欢

门诊部传染病门诊
石家庄杏林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门诊支付之变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门店收钱服务 美容贷本息由其担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